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兴民

作品数:51 被引量:23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8篇印楝
  • 11篇印楝素
  • 11篇楝素
  • 7篇栽培
  • 6篇引种
  • 6篇种子
  • 6篇辣木
  • 5篇植物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种源
  • 4篇干热
  • 4篇干热河谷
  • 4篇AZADIR...
  • 3篇引种栽培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INDICA
  • 2篇低质
  • 2篇对印
  • 2篇性状

机构

  • 50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50篇彭兴民
  • 48篇张燕平
  • 37篇郑益兴
  • 26篇吴疆翀
  • 10篇赖永祺
  • 6篇刘娟
  • 5篇马李一
  • 5篇王有琼
  • 4篇段琼芬
  • 4篇石雷
  • 4篇赵培仙
  • 3篇白世民
  • 3篇廖声熙
  • 3篇程金焕
  • 3篇苏建荣
  • 2篇马呈图
  • 2篇赵元藩
  • 2篇赵保荣
  • 2篇徐建平
  • 2篇胡琼梅

传媒

  • 17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农药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Journa...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印楝区域试验寒害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据印楝区域种植试验的常年观察,尤其是对苗木遭遇偶然低温寒害后的调查结果表明,极端低温是能否造成寒害或冻害的主要因素:极端低温≥2℃,不出现危害;>0℃而<2℃,会产生以枯叶和落叶为主的低温冷害,对植株持续生长无影响;<0℃会发生冻害,导致枝干部分或全株干枯,直至死亡;轻霜对印楝生长无影响,重霜会引起寒害,若伴有结冰,则危害加剧,相对湿度大,危害更重。树势强,树龄大,抗寒能力加强。导致印楝出现冷害或冻害的确切临界温度,尚待试验证实。参照多年气象资料,在极端低温>0℃的地方种植印楝,不会受到低温影响;极端低温<0℃,而出现概率极低的地方也可种植印楝,虽幼树可能会出现轻度寒害,但对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仍能发挥印楝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张燕平彭兴民赖永祺
关键词:印楝寒害干热河谷
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被引量:21
2003年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彭兴民张燕平赖永祺赵保荣赵培仙
关键词:印楝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
印楝属植物表型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结合分子数据确定印楝属内3个种及云南省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的变异类型,特别是变异类型的遗传背景及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方差分析、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引种栽培的印楝、泰楝、菲楝以及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变异类型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印楝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小叶面积变异幅度最大,变异范围为6.09 21.50 cm2,变异系数为51.70%,其次为种子宽与小叶对数,二者变异幅度分别为0.47 0.95 cm和7.00 12.33,变异系数分别为30.34%和30.31%;主成分分析显示,印楝属植物的形态变异主要来源于小叶基部偏斜程度、小叶叶形、果实长、小叶面积、复叶长度、小叶对数。对印楝属植物和外类群近缘属植物川楝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印楝属植物可以归为2个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印楝、泰楝、变异类型,第二类群只包含菲楝;第一类群又可分为2个小分支,印楝和变异类型聚为1个小分支,而泰楝单独聚为1个小分支。[结论]印楝属植物叶表型性状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类型与印楝遗传相似度最大,但是否为印楝的变种或印楝和泰楝的杂交个体有待进一步确定。
朱利利吴疆翀彭兴民郑益兴张燕平
关键词:聚类分析自然杂交
角倍种倍的采收及秋迁蚜收集技术初探被引量:2
1996年
角倍种倍的采收及秋迁蚜收集技术初探*彭兴民关键词角倍、种倍、秋迁蚜、收集近年来,角倍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3],生产面积扩大,种倍需要量剧增。人工收集秋迁蚜的量多,技术要求较高。种倍采收和秋迁蚜收集技术必须跟上为提高种倍利用率的要求,笔者在...
彭兴民
关键词:角倍
印楝属(Azadirachta A.Juss.)植物分类及分布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12年
印楝属(Azadirachta A.Juss.)属楝科(Meliaceae)。印楝属植物由印度-马来亚(Indo-Malesian)特有成分组成,目前,世界分布(天然分布和栽培分布)约80个国家。现在得到公认并广泛使用的印楝属,传统上被归入楝属(Melia L.),由于与楝科的Antelaea、Azedarach和Trichilia的亲缘关系相近、形态特征相似,在属的归属上和种的确定上有较大的争议,被正式描述的"属"和"种"分别为5属、11种。从传统分类学水平,分析回顾了印楝属的系统位置、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并根据其地理分布,综述了印楝属植物的原产地及当今世界分布情况。
彭兴民吴疆翀郑益兴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
以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有机药肥和植物资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植物源有机药肥是将桉树料中添加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对桉树料进行腐熟发酵。发酵产物按比例加...
吴疆翀彭兴民郑益兴张燕平孙启涛张体坤刘剑金
文献传递
角倍蚜越冬期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数量变动被引量:11
1990年
虫瘿内飞出的秋迁蚜到达冬寄主并产幼蚜者,其比例很小,产于冬寄主上的幼蚜也只有一部分能取食而继续生长发育,其中,一部分发育为性母,一部分发育为无翅孤雌成蚜。越冬蚜的死亡率特别高,大约90%以上在一龄若蚜阶段死亡。此种数量变动规律为其遗传特性所决定,环境因子,特别是藓层水分状况对越冬蚜存活的影响也极大。
赖永祺张燕平李正洪彭兴民陈宝珊
关键词:倍蚜虫瘿角倍蚜冬寄主生物学特性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0.81,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彭兴民吴疆翀王有琼郑益兴马李一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表型选择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一种外来经济作物受本地经济作物传粉影响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来经济作物受本地经济作物传粉影响的鉴定方法,涉及林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如花朵柱头上接纳了异种花粉,则该物种就不能正常受精和结实,将最终导致种子产量的下降。本发明基于虫媒携带的...
郑益兴张燕平吴疆翀彭兴民
干热河谷地区印楝林农复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现有5种主要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林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对5种主要印楝农林复合模式的印楝生长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探讨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对印楝生长结实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与印楝纯林相比,印楝与其它物种搭配种植不会显著抑制印楝生长结实,同时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以净现值进行比较,5种林农复合模式经济效益从高到低排序为印楝-辣木间作>印楝-咖啡间作>印楝-甘蔗间作>印楝-玉米间作>印楝-木薯间作。
许冰彭兴民封超年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