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继红

作品数:137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4篇拟南芥
  • 53篇基因
  • 37篇葡萄
  • 37篇灰葡萄孢
  • 26篇蛋白
  • 26篇玉米
  • 16篇抗病
  • 15篇致病力
  • 15篇病菌
  • 14篇斑病
  • 12篇玉米大斑病
  • 12篇转录
  • 12篇霉病
  • 12篇灰霉病
  • 12篇大斑病
  • 11篇玉米大斑病菌
  • 11篇转录因子
  • 10篇真菌
  • 10篇功能分析
  • 9篇相关基因

机构

  • 131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河北省农林科...
  • 6篇河北北方学院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河北省荣军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31篇邢继红
  • 113篇董金皋
  • 23篇司贺龙
  • 17篇瓮巧云
  • 15篇韩建民
  • 14篇张靖
  • 13篇董丽萍
  • 12篇赵福鑫
  • 12篇王冠宇
  • 12篇藏金萍
  • 12篇王凤茹
  • 12篇赵斌
  • 10篇刘颖超
  • 9篇郑会欣
  • 9篇张利辉
  • 9篇李培芬
  • 9篇庞茜
  • 8篇赵斌
  • 8篇郝丛丛
  • 8篇周帆

传媒

  • 34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华北农学报
  • 8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遗传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8篇2014
  • 1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3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灰葡萄孢BcPDR1调控病菌致病力的机制分析
实验室前期获得了一个新的灰葡萄孢致病相关基因BcPDR1,明确了该基因的缺失突变体的致病力完全丧失。为明确该基因缺失导致病菌致病力丧失的机制,本研究对BcPDR1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Ct89和敲除突变体△BcPD...
赵福鑫李培芬郑会欣司贺龙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突变体致病力
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β亚基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EST标签法快速克隆灰葡萄孢钙调磷酸酶β亚基(cnb)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通过基因步行技术扩增得到cnb启动子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nb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25 bp(GenBank登录号ABN54442),编码17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75 kD,等电点为4.28;预测蛋白含约59.77%的α螺旋,7.47%的β转角,4.60%的延伸串,28.16%的不规则卷曲;含有4个高度保守"EF-hand"Ca2+结合区域和几个转录调控元件,如EFI,AP-2,NF-kB和Sp1等。Southern blotting表明,cnb基因在灰葡萄孢基因组中含有1个拷贝。
贾娇邢继红李志勇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启动子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GL‑03,保藏号为CGMCCNo.16931。同时公开了以该菌株为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施用后对禾谷镰孢菌、层出镰孢菌、拟轮枝镰孢菌、玉...
张康邢继红杜月郭浩曹宏哲司贺龙董金皋
文献传递
灰葡萄孢致病基因BcKMO与病菌MAPK信号途径的关系
2018年
为明确灰葡萄孢致病基因BcKMO与病菌MAPK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利用MAPK信号途径特异性的抑制剂U0126处理灰葡萄孢野生型菌株BC22、BcKMO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结果发现,突变体BCG183对抑制剂U0126不敏感,受抑制的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对BcKMO基因与MAPK信号途径关键基因bmp1和bmp3的表达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BcKMO与bmp3均是在7 d的菌丝和菌核中表达水平较高,BcKMO与bmp1、bmp3基因均是在含蔗糖和果糖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中表达水平较高。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cKMO基因突变对bmp1、bmp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bmp1、bmp3基因突变对BcKMO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突变体BCG183中bmp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bmp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 bmp1的RNAi突变体中BcKMO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中BcKMO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结果表明,BcKMO基因负调控bmp1的表达,正调控bmp3的表达;而bmp1负调控BcKMO基因的表达,bmp3正调控BcKMO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灰葡萄孢BcKMO基因调控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机制奠定基础。
苏有科袁雪梅王敏藏金萍曹宏哲张康董金皋张靖邢继红
关键词:灰葡萄孢MAPK信号途径
一个谷子新抗锈基因的AFLP标记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谷子抗源的抗锈遗传规律,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谷子抗锈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谷子锈菌单胞菌系93-5接种十里香和豫谷1号及杂交后代F1、F2进行抗锈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AFLP技术筛选128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从中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根据AFLP分析结果进行抗锈基因连锁分析并进行SCAR标记转化。【结果】根据十里香×豫谷1号杂交后代F2群体(131株)抗感谷锈病分离比例,确定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筛选获得3个与谷子抗锈基因Rusi1(暂命名)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经计算标记与该抗锈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4、9.2和27.4cM。将3个标记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成功地将AFLP标记E+CTT/M+TAC-256转化为SCAR标记。初步构建了谷子抗锈基因Rusi1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谷子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Rusi1是一个新发现的谷子抗锈基因。
赵立强潘文嘉马继芳瓮巧云董立全建章邢继红董志平董金皋
关键词:谷子抗锈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
原核表达拟南芥抗核盘菌转录因子AtMYB73-GST融合蛋白
拟南芥R2R3-MYB家族第22亚族研究参与拟南芥的抗逆和防御反应过程.我们前期研究发现AtMYB73参与拟南芥抵抗死体病原菌水稻胡麻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并且可以影响拟南芥抵抗逆境胁迫;我们通过酵...
樊锦涛蒋琛茜王冠宇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拟南芥GST融合蛋白SDS-PAGE电泳
玉米大斑病菌蛋白激酶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根据已知植物病原真菌蛋白激酶 A 调节亚基基因 PKA-R(Protein Kinase A regulatory subunit)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通过 PCR 扩增获得了玉米大斑病菌 PKA-R 基因的同源片段。...
王苗苗邢继红瓮巧云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
文献传递
拟南芥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AtPLC2)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2017年
为明确拟南芥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AtPLC2)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构建了AtPLC2基因融合GFP标签的表达载体35S:PLC2-GF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化本氏烟草叶片,转基因烟草叶片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荧光信号与细胞质膜重合,表明拟南芥AtPLC2基因定位于细胞质膜上,研究结果为明确拟南芥AtPLC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亚婷韩玉霞邢红侠李玉琦庞茜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拟南芥绿色荧光蛋白亚细胞定位
拟南芥开花抑制基因TFL1多克隆抗体的纯化与特异性检测
2017年
为了获得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TFL1多克隆抗体,本研究构建了GST-TFL1和His-TFL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中。经IPTG诱导和蛋白纯化,成功获得了分子量约为46kD的GST-TFL1和22kD的His-TFL1融合蛋白。利用纯化的融合蛋白His-TFL1作为抗原免疫,获得了TFL1的多克隆抗体血清。抗体血清经偶联了GST-TFL1融合蛋白的纯化基质进行免疫亲和纯化获得了纯化的TFL1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纯化后的抗体不仅能特异地识别细菌内纯化的GST-TFL1和His-TFL1融合蛋白,也能与拟南芥中TF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TFL1抑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袁敏张越王莉葛伟娜张岚邢继红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敏感性
玉米大斑病菌STK3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本文利用候选基因法克隆了玉米大斑病菌 MAPK 编码基因的同源片段 STK3,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了其部分侧翼序列;Southern blotting 确定了 STK3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形式存在;同源性分...
李坡谷守琴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MAPK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