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建民

作品数:131 被引量:817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1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8篇玉米
  • 69篇斑病
  • 69篇大斑病
  • 65篇玉米大斑病
  • 62篇玉米大斑病菌
  • 62篇病菌
  • 62篇大斑病菌
  • 43篇基因
  • 18篇小麦
  • 15篇幼苗
  • 14篇胁迫
  • 12篇生物信息
  • 12篇突变体
  • 11篇生物信息学
  • 10篇转录
  • 10篇相关基因
  • 9篇水分
  • 9篇葡萄
  • 9篇转录因子
  • 9篇小麦幼苗

机构

  • 129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河北省农林科...
  • 5篇唐山师范学院
  • 3篇保定师范专科...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保定学院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河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唐山市农业科...

作者

  • 129篇韩建民
  • 93篇董金皋
  • 52篇谷守芹
  • 36篇巩校东
  • 20篇商振清
  • 16篇董永华
  • 15篇邢继红
  • 14篇范永山
  • 14篇史吉平
  • 14篇李广敏
  • 12篇唐聪
  • 11篇马兰
  • 10篇郝志敏
  • 10篇张利辉
  • 10篇司贺龙
  • 10篇贾慧
  • 9篇曹志艳
  • 8篇李坡
  • 8篇王凤茹
  • 7篇张盼

传媒

  • 2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华北农学报
  • 5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2005年全...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棉花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19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水稻重复序列的分析与定位被引量:4
2003年
在利用PCR简并引物扩增水稻NBS 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研究中,克隆了一个大小为560bp左右的重复序列,命名为DH17。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序列包含352bp的重复单位,与已报道的OS48和TrsA等重复单位序列进行比较,差异多低于5%,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为同一重复序列家族。分子杂交表明,该序列在籼型品种"窄叶青8号"(ZYQ8)中以大量的串联拷贝存在,拷贝数显著高于粳型品种"京系17"(JX17)。利用ZYQ8和JX17组配的DH群体,通过RFLP分析,直接将DH17的大量串联拷贝定位于ZYQ8的1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区域。
姜丽郑先武张小红韩建民董金皋翟文学
关键词:水稻
玉米大斑病菌HLH基因家族在其各个生长时期表达规律分析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是由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一种威胁玉米生产的重要叶部真菌病害,常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深入研究调控病菌侵染...
赵洁冯胜泽赵立卿刘星晨郑亚男巩校东董金皋谷守芹韩建民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
文献传递
钙处理提高小麦抗旱性机理初探被引量:25
1989年
最近,我们对氯化钙在提高小麦抗旱性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钙处理可以提高细胞原生质的表观粘度及细胞基态渗透值并降低细胞膜的透性。同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钙处理能提高脯氨酸含量、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商振清李广敏佟代言韩建民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
干旱且无昼夜温差条件下玉米叶片Ψ_w、Ψ_s、Ψ_p和叶片伸长速度的变化被引量:15
1996年
以盆栽玉米(掖单4号)幼苗为材料,在土壤缓慢干旱但无昼夜温差条件下,研究了叶片Ψw、Ψs、Ψp和叶片伸长速度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白天叶片伸长速度大于夜间叶片伸长速度;白天叶基部Ψp值高于夜间Ψp值;白天叶基部的高Ψp_值是Ψs值增加(即渗透调节作用)所致。Ψp值较高是白天叶片伸长速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韩建民史吉平董永华
关键词:玉米叶片水势渗透势膨压
玉米抗大斑病相关基因片段的表达研究
<正>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 Suggs (无性态: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 Suggs...
郝敏谷守芹张莹董金皋韩建民
文献传递
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STE12基因的结构分析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筛选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各地玉米产区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该病菌的致病过程包括病菌...
王玥张盼马兰唐聪巩校东谷守芹韩建民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靶基因
文献传递
棉用HA复合肥用量与增产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系统地研究了棉花专用腐植酸(HA)复合肥的增产效果、合理用量及其同多种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施肥成本相等条件下,棉用HA复合肥比进口磷酸二铵和无机棉花专用肥(国产)分别增收皮棉246kg/hm2,279kg/hm2。该复合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超补偿效应。土壤养分含量、植株体内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蒸腾强度、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POD)活性与棉用HA复合肥用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气孔阻力与HA复合肥用量呈显著负相关。皮棉产量与该复合肥用量及上述营养指标和生理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最高皮棉产量为1995kg/hm2,相应的HA复合肥用量为669.7kg/hm2。
薛世川韩建民刘东臣佟代言
关键词:复合肥增产机理
干旱条件下乙烯利对小麦幼苗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1995年
本文以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过程中,小麦幼苗PEP羧化酶(PEPCase)活性的变化及叶面喷施乙烯利(3.5×10-3mol/L)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初期,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逐渐升高,干旱2d后其活性急剧下降,复水后PEPCase活性继续下降,说明小麦幼苗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喷乙烯利后,PEPCase活性上升减缓,下降加快,即乙烯利抑制了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PEPCase活性。同时乙烯利加速了叶绿素降解,使得丙二醛累积增加,说明乙烯利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不利。
董永华史吉平李广敏韩建民商振清
关键词:乙烯利小麦土壤抗旱性
用^(45)Ca示踪法研究小麦对钙的吸收及其在土壤中的移动被引量:2
1989年
本试验利用~45Ca示踪法,研究了小麦对钙的吸收和运转。结果表明,用0.1%~45CaCl_2浸种,~45Ca能被吸入籽粒内,并且48小时的吸收量比24小时的吸收量高1倍以上。涂抹试验表明,无论苗期还是后期,叶片涂抹~45Ca均能被叶片吸收,吸收的钙能转移到邻近的叶片。土壤引入的钙可以被根系吸收并能转移到地上部。钙在石灰性土壤中移动性很差,在淋溶条件下,1周时间仅有0.4%的钙下移1cm。PEG胁迫试验表明,干旱条件影响小麦幼苗对钙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程度增大,吸收钙量下降,但当溶液水势低于—0.18MPa时,小麦对钙的吸收量又逐渐增高。
郑维民李广敏商振清佟代言李莉云韩建民
关键词:胁迫示踪法
灰葡萄孢BcKMO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明确灰葡萄孢BcKMO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为阐明该基因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并为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cKMO及其编码产物进行分析。扩增BcKMO的编码区,与pBARKS1-eGFP载体连接,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pBARKS1-BcKMO-eGFP;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转化BcKMO的T-DNA插入突变体BCG183的原生质体;利用PCR、Sou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对所获得转化子进行鉴定;对野生型菌株BC22、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的表型(菌落形态、菌丝形态、生长速度、产孢量等)和致病力进行分析。【结果】BcKMO编码犬尿氨酸单氧酶(kynurenine 3-monooxygenase,KMO),含有单氧酶FAD的保守结构域和4个类似芳香环羟化酶(Aromatic-ring hydroxylase-like)的基序,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Rossmann卷曲NAD(P)(+)-结合蛋白(Rossmann-fold NAD(P)(+)-binding proteins,gi156049701)和从线嘴壳(Ophiostoma piceae)的FAD依赖性氧化还原酶(FAD-dependent oxidoreductase,gi512192943)同源性较高。成功构建了BcKMO的表达载体pBARKS1-BcKMO-eGFP,利用PEG介导的转化方法,转化突变体BCG183的原生质体,获得了草胺膦抗性的转化子;利用PCR、Sou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技术鉴定转化子,获得了BcKMO的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对突变体BCG183和回复突变体BCG183/BcKMO的表型进行了分析,发现BCG183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减慢,不产生分生孢子和菌核,菌丝纤细;回复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的生长速率、菌丝形态基本一致,均产生分生孢子和菌核。致病力分析发现,BCG183突变体在芸豆叶片和黄瓜叶片上的致病力均较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明显增强。【结论】灰葡萄孢BcKMO正调控病菌的生长、发育,负调控病菌的致病力。
李培芬赵福鑫董丽萍郑会欣赵斌张靖司贺龙邢继红韩建民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突变体生长发育致病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