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司贺龙

作品数:66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8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葡萄
  • 12篇灰葡萄孢
  • 11篇基因
  • 8篇玉米
  • 8篇斑病
  • 8篇病害
  • 7篇玉米大斑病
  • 7篇致病力
  • 7篇教学
  • 7篇病菌
  • 7篇大斑病
  • 6篇芽孢
  • 6篇玉米大斑病菌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大斑病菌
  • 5篇芽孢杆菌
  • 5篇生长发育
  • 5篇生物技术
  • 5篇突变体

机构

  • 61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天津出入境检...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61篇司贺龙
  • 41篇董金皋
  • 23篇邢继红
  • 13篇杨学举
  • 12篇孙志颖
  • 11篇张靖
  • 11篇贾慧
  • 10篇韩建民
  • 9篇郝志敏
  • 8篇赵福鑫
  • 8篇郑会欣
  • 8篇时翠平
  • 8篇赵斌
  • 7篇张金林
  • 7篇李志勇
  • 7篇张利辉
  • 6篇邵宝健
  • 5篇赵斌
  • 5篇曹志艳
  • 5篇藏金萍

传媒

  • 11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家禽科学
  • 1篇今日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多媒体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大斑病菌调控HT-毒素活性和特异性组分产生的MAPK信号转导基因
董金皋郝志敏李坡巩校东谷守芹韩建民范永山张运峰刘振盼曹志艳贾慧申珅司贺龙张国珍张利辉阎淑娟张金林刘颖超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turcica)引起的玉米重要叶部病害,常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课题建立了玉米大斑病菌MAPK活性的荧光素酶/荧光素技术体系,MAPK途径抑制剂U0126处理后,分生...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病害防治
一种与致病力相关的灰葡萄孢新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葡萄孢基因,命名为<I>Bcdp1</I>,该基因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DNA全长1608bp,cDNA全长597bp,编码198个氨基酸。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宿主以及该基因在植物病害...
邢继红董金皋王凤茹赵斌司贺龙郑会欣赵福鑫
问题导向式在线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5
2020年
在课堂全面在线的必然形式下,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是所有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教学为例,基于课程内容结合线上教学特性,从教学设计出发,提出并阐述了"问题直达"式课堂开启;"环环相扣"式课堂执行;"翘首以盼"式课堂小结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将适当的"雨课堂"互动贯穿其中。依据该教学设计,在C语言线上课堂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孙小华王福顺王军皓司贺龙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设计
玉米大斑病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的克隆与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已知病原真菌钙调磷酸酶A亚基(Calcineurin A,CNA)丝苏蛋白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从玉米大斑病菌cDNA中扩增出CNA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手段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F407562)。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只有1个拷贝。CNA特异性抑制剂Cyclosporin A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和附着胞发育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抑制剂浓度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经CsA(5μg/mL)处理后,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不能侵入玉米叶片,初步表明CNA基因参与玉米大斑病菌的致病过程。
李志勇郝志敏董志平司贺龙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生物信息学分析环孢素A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刺果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幼苗期是刺果瓜生命周期相对薄弱环节,研究其幼苗的生长机理,对遏制刺果瓜的繁殖和扩展有很大帮助。试验以刺果瓜幼苗为研究对象,应用4个不同浓度(3、30、300、3000μmol/L)的生长素(IAA)、生长素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赤霉素(GA3)、赤霉素抑制剂矮壮素(CCC)、IAA+GA3和TIBA+CCC对刺果瓜长出第一片真叶的幼苗进行处理,通过测量6个时间点(1、2、3、5、7、9天)刺果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等生理特性,探究IAA和GA3对刺果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00μmol/L的IAA处理植株株高与根长长势超过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3000μmol/L的TIBA植株株高与根长得到明显的抑制。3000μmol/L的GA3处理组株高、干重值、鲜重增长速度最快,为刺果瓜的最适浓度范围;3μmol/L GA3处理,植株增长速度最慢。300μmol/L CCC对刺果瓜的矮化作用最好,但干重、鲜重值增加;接近3000μmol/L的CCC矮化作用较好,对干重、鲜重几乎无促进作用,为控制刺果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3000μmol/L的TIBA+CCC处理对刺果瓜幼苗的影响极为显著,在喷洒激素6 h后就可以看到刺果瓜幼苗受到抑制出现萎蔫,刺果瓜有极强的抗逆性,所以在12 h后萎蔫状态消失,虽然仍受到抑制,但仍然缓慢生长。9天后,浓度为3000μmol/l的TIBA+CCC处理刺果瓜幼苗仅长高5.53 cm,而对照组长高18.70 cm,3000μmol/L IAA+GA3处理的刺果瓜幼苗长高34.47 cm,说明3000μmol/L TIBA+CCC对刺果瓜的抑制作用极其显著。研究认为,外源激素对刺果瓜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抵抗外源入侵植物的途径。
司贺龙刘玉卫张金林谷俊涛刘莉李明慧
关键词:生长素赤霉素
普通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0年
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生物科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了创新导师队伍,从创新意识、授课艺术、创新活力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学术报告和知识竞赛营造学院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了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首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了师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和奖励;增加并优化科技创新课程,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实训;积极申请各级别科技创新项目,采取系列训练措施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学院教学成果显著,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司贺龙刘艳萌张新杰苏亚彬陈靖赵锦杨学举董金皋
关键词:普通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菌种的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A3,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22日,保藏号为CG...
邢继红贾师奇张康司贺龙杜月曹宏哲董金皋
欧文氏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3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基因组中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1个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其中,有51个为已知功能基因,20个为推测功能基因。在获得的71个基因中,12个基因参与铁载体合成、27个基因与Fe3+吸收有关、3个基因与Fe2+吸收有关、10个基因与亚铁血红素吸收有关、1个基因与编码贮铁蛋白有关、7个基因与铁吸收调控有关、还有11个基因可能与铁代谢有关。
司贺龙赵斌刘廷辉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SUBSP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AtMYB73参与拟南芥抗病、抗旱的功能研究
邢继红董金皋郑旭张靖司贺龙时翠平王凤茹贾娇赵斌樊锦涛蒋琛茜王冠宇刘宁臧金萍巩校东贾慧张利辉郝志敏曹志艳谷守芹韩建民闫淑娟董丽萍黄聪聪王敏等
该项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tMYB73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了R2R3-MYB家族22亚族基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冗余性和多样性。利用功能互补实验,明确了AtMYB73为拟南芥抗核盘菌的正调控因子,为拟南...
关键词:
关键词:拟南芥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
拟南芥AtBT4对灰葡萄孢的抗性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揭示AtBT4在拟南芥抗灰葡萄孢中与SA、JA信号途经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用SA、SA类似物BTH、JA、ACC及灰葡萄孢处理拟南芥野生型Col-0后其AtBT4的表达情况;检测经SA和JA处理后拟南芥SA、JA途径相关突变体AtBT4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bt4突变体和回复突变体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JA处理和接种灰葡萄孢后,拟南芥野生型Col-0中AtBT4的表达明显增强。但经JA处理后,JA不敏感突变体jar1的AtBT4表达变化趋势与野生型明显不同,AtBT4的表达水平不受JA诱导。SA信号途径相关突变体eds5、sid2和npr1中AtBT4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但变化趋势与野生型基本一致。bt4突变体中抗病相关基因PR1、PR4、PDF1.2和BIK1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和回复突变体。【结论】AtBT4的表达受JA和灰葡萄孢的诱导,AtBT4突变影响抗病相关基因PR1、PR4、PDF1.2和BIK1的表达,AtBT4可能通过SA、JA信号途径影响拟南芥对灰葡萄孢的抗性。
郝丛丛杨萍陈展贾娇赵斌司贺龙韩建民邢继红董金皋
关键词:拟南芥灰葡萄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