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瑛

作品数:63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缺损
  • 11篇护理
  • 11篇脊柱
  • 11篇脊柱炎
  • 11篇骨缺损
  • 11篇布鲁杆菌
  • 9篇筋膜
  • 9篇筋膜瓣
  • 9篇菌病
  • 8篇带蒂
  • 8篇带蒂筋膜瓣
  • 8篇脊椎
  • 8篇脊椎炎
  • 7篇手术
  • 7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7篇布鲁杆菌病
  • 6篇术后
  • 6篇疗效
  • 6篇杆菌

机构

  • 6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5篇河北北方学院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62篇张瑛
  • 59篇杨新明
  • 25篇孟宪勇
  • 19篇阴彦林
  • 17篇张培楠
  • 10篇石蔚
  • 10篇王耀一
  • 9篇赵御森
  • 9篇贾永利
  • 8篇胡振顺
  • 8篇张磊
  • 8篇张军威
  • 7篇王海波
  • 4篇胡长波
  • 4篇商月娥
  • 4篇杜雅坤
  • 2篇刘肃
  • 2篇马朋朋
  • 2篇张振梁
  • 1篇梁占魁

传媒

  • 9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及安全性的比较被引量:12
2022年
背景:临床上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选择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但两种不同入路方式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安全性报道较少。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骨水泥渗漏情况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分为2组,30例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另30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的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椎后凸角、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骨水泥灌注量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 d、3 d、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均低于术前(P<0.05),病椎后凸角小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与病椎后凸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经单侧椎弓根外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薛广杨新明张瑛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部S型皮瓣治疗手部撕脱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在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患者治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3~52岁,平均(37.0±2.1)岁。致伤原因:机器性撕脱伤20例,交通事故12例。手部脱套伤部位:手掌背部脱套伤14例,手指脱套伤18例(20个指),其中食指5例,拇指8例,无名指3例,食指合并中指1例,中指合并无名指1例。32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CNP干预护理组(观察组),每组16例。2组患者均进行整体护理,观察组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日程计划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皮瓣断蒂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作为治疗护理评价指标。结果2组术前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和VA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皮瓣断蒂时间较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干预可有效缓解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部撕脱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可以较传统皮瓣提前断蒂,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加速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护理应用效果。
张瑛杨新明
关键词:手部脱套伤皮瓣临床护理路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药物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08例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经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和患者知情同意后,按患者入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HBO治疗4个疗程.依研究组的时间点为标准,于治疗前及第1、2、3、4个疗程结束时监测和评价2组各项指标.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试管滴凝聚法试验(SAT)滴度检测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且第2、4个疗程结束时行MRI检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第1、2、3、4个疗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9.0±0.2)、(8.4±0.3)、(7.3±0.5)、(6.2±0.4)分,治疗组分别为(8.1±0.4)、(6.5±0.5)、(5.0±0.2)、(3.3±0.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AT滴度:SAT滴度>1∶320、>1∶160、<1∶80区域内,随着时间推移,各疗程治疗组SAT滴度值降低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3)CRP检测:在CRP≥30 mg/L、5 mg/L< CRP< 30 mg/L、CRP≤5 mg/L区域内,随着时间推移,各疗程治疗组CRP降低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4)第2、4个疗程结束时MRI影像学量化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04±0.02)、(3.96±0.06),治疗组分别为(4.03±0.05)、(4.72±0.0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评价:第2个疗程,对照组改善17例,治疗组改善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均无治愈病例;第4个疗程,对照组改善19例、治愈25例,治疗组改善11例、治愈41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联合药物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临床疗效好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为临床开辟了�
杨新明张磊张瑛石蔚孟宪勇杜雅坤张培楠
关键词:高压氧药物治疗疗效
组织工程骨修复超临界骨缺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组织工程骨技术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较新方式,而利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带蒂筋膜瓣包绕组织工程骨技术促进了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及成骨的质和量,是一种有效地治疗超临界骨缺损的方法,虽然利用此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其前景广阔。
赵御森王海波孟宪勇张瑛杨新明
关键词:骨移植骨缺损组织工程骨
超前镇痛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超前镇痛(PA)模式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A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PKP手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向病椎内部灌注骨水泥,PA组于手术开始前15 min肌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10 mg,对照组于术前不予特殊处理。记录2组患者手术开始前(T1)、穿刺套管针穿刺时(T2)、骨水泥推注时(T3)、术后24 h(T4)4个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2组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记录2组T1、T2、T3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T1时间点至T4时间点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对术中疼痛控制效果满意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2组T1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6.9±0.3)、(6.8±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7);2组T4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2±0.3)、(2.4±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21);T2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5±0.8)、(3.7±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为(2.4±0.6)、(3.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P<0.05);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PA组[(9.1±1.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6.6±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5);2组T1时间点心率分别为(92±8)、(94±9)次/min,血压(1528/907)、(1559/918)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T2、T3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从T1时间点至T4时间点内2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患者对术中疼痛控制效果的满意度P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5)。结论在PKP治疗OVCF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PA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
薛广杨新明张瑛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超前镇痛
MRI与^(18)F-FDG PET/CT在结核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RI和^(18)F-FDG PET/CT在结核性脊柱炎与非结核性脊柱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80例感染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核性脊柱炎72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8例(包括化脓性脊柱炎59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49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和^(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对照,分析并比较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RI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5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5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82,P<0.05);^(18)F-FDG PET/CT检测出结核性脊柱炎74例,非结核性脊柱炎106例,与病理学综合诊断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931,P<0.05)。在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MRI分别为88.89%、89.81%、89.44%,^(18)F-FDG PET/CT分别为97.22%、96.30%、96.67%。^(18)F-FDG PET/CT诊断结核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诊断。结论:MRI、^(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18)F-FDG PET/CT对结核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为结核性脊柱炎及早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参考。
阴彦林杨新明张瑛田野张培楠孟宪勇
关键词:MRI化脓性脊柱炎
高压氧辅佐药物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3年
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人畜共患具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病侵袭脊柱引发感染性脊柱炎即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且发病率逐年增高[1-3].药物治疗是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如何更好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且减少用药时间、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对108例患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者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报道如下.
杨新明张瑛孟宪勇张磊石蔚杨勇刘冰柱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药物治疗脊椎炎临床疗效高压氧
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规范化诊断技术及外科治疗策略系列研究
杨新明孟宪勇张瑛石蔚张培楠等
课题通过对确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且推广布脊炎规范化诊断标准和流程,将其成果用于前瞻性研究,采用药物、微创、手术方法进行不同疗程治疗和对比研究,在研究结果上更有独特的创造性和创新点,在国内外率先...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炎外科治疗策略
丙戊酸钠联合甲强龙对大鼠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AP)联合甲强龙(MP)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8~10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VAP组、MP组和VAP+MP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再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2个亚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做SCI处理,其余4组均采用改良Allen法进行大鼠SCI模型制备。假手术组、SCI组术后30 min、6 h、8 h和24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剂量为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持续28 d;VAP组:分别于术后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VAP(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VAP,持续28 d;MP组:分别于术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MP(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持续28 d;VAP+MP组:分别于术后30 min、6 h和24 h腹腔注入MP(30 mg/kg),术后8 h腹腔注入VAP(30 mg/kg),24 h后每天腹腔注入相同剂量VAP,持续28 d。选取各组A亚组大鼠:术后第1、3、7、14、28天,分别采用脊髓损伤行为学运动功能(BBB)评分标准和改良Rivlin斜板试验评价SCI后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选取各组B亚组大鼠:术后第7天手术切取SCI区域脊髓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变化,Nissl染色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情况并计算凋亡运动神经元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因子(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与术前相比,假手术组术后第1、3、7、14、28天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CI组、VAP组、MP组、VAP+MP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BB评分和Rivlin斜板试验结果均明显降低,但随着时�
孙建威杨新明张瑛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丙戊酸钠甲强龙白细胞介素-1Β凋亡蛋白
孟鲁司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联合多种治疗手段能够针对不同靶点进行有效干预,发挥协同或叠加效应,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新理念。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组、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均按照Allen法进行脊髓损伤造模,在造模成功后1,6 h,通过灌胃给予孟鲁司特5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之后1次/d,连用30 d,造模后2 h在脊髓损伤区域一次性注入1μL 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或等量PBS。造模后1,3,7,14,21,30 d,应用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价;造模后7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以及BrdU阳性标记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造模后7,14,21,30 d,联合组、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结果明显好于模型组(P <0.05);②造模后7 d,联合组、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炎性反应及水肿减轻,损伤空洞面积和胶质瘢痕面积减小,损害节段结构改善;③造模后7 d,联合组、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联合组BrdU阳性率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00);④造模后7 d,联合组、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Bcl-2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⑤联合组上述所有指标均优于孟鲁司特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⑥结果表明,孟鲁司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其机制�
孙建威杨新明张瑛
关键词:干细胞脊髓损伤孟鲁司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