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39 被引量:9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跨越式
  • 11篇食品
  • 8篇可视化
  • 7篇感器
  • 7篇传感
  • 7篇传感器
  • 6篇荧光
  • 5篇沙门氏菌
  • 5篇实时荧光
  • 4篇生物传感
  • 4篇生物传感器
  • 4篇传感器检测
  • 3篇电化学
  • 3篇电泳
  • 3篇叠氮
  • 3篇毒素
  • 3篇多糖
  • 3篇适体
  • 3篇双向电泳
  • 3篇双向电泳体系

机构

  • 39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河北大学
  • 3篇河北软件职业...
  • 2篇石家庄海关技...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三狮生物...

作者

  • 39篇张伟
  • 31篇张伟
  • 18篇张蕴哲
  • 8篇马晓燕
  • 7篇卢鑫
  • 5篇李子坤
  • 4篇袁耀武
  • 3篇刘孟军
  • 3篇张伟
  • 3篇王玖瑞
  • 3篇杨倩
  • 2篇张先舟
  • 2篇郭威
  • 2篇李东晓
  • 1篇檀建新
  • 1篇周俊义
  • 1篇苑宁
  • 1篇杨倩
  • 1篇胡建
  • 1篇刘伟

传媒

  • 9篇中国食品学报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中国调味品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 1篇第五届全国干...

年份

  • 3篇2025
  • 9篇2024
  • 1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中沙门氏菌FTA膜结合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21年
为实现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简便和快速现场检测,本研究采用FTA膜(Flinders technology associates,FTA)结合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方法(FTA-SRCA)建立一种新型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利用FTA膜快速提取模板DNA,根据沙门氏菌的inv A基因设计及筛选引物,建立FTA-SRCA反应体系。扩增反应在能够实现集约化检测的凹孔板中进行,反应结束后添加荧光染料观察结果。确定了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并对60个实际样品进行检测,评估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表明:检测的17株沙门氏菌均为阳性结果,29株非沙门氏菌均为阴性结果,特异性良好。FTA-SRCA方法的灵敏度为6.81×100 CFU/m L,比PCR方法高100倍,比SRCA方法高10倍。对于人工污染的牛奶样品检测,FTA-SRCA方法的检出限为3.22×100CFU/m L,比PCR方法低1000倍,比SRCA方法低10倍。检测实际样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00%,94.64%,95.00%。本研究建立的FTA-SRCA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可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大批量集约化快速现场检测。
庄梦晴张先舟卢鑫郭威马晓燕张伟
关键词:沙门氏菌可视化
枣花蕾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蛋白质的样品制备、等点聚焦、平衡、凝胶染色和脱色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分析枣树花蕾蛋白质的双向电泳体系。用改进后的体系对涞水玲枣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可得到稳定且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
张伟王玖瑞刘孟军周俊义
关键词:枣树双向电泳
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志贺氏菌被引量:1
2021年
该研究建立一种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FSRCA)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Shigella)。该方法以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引物,使用32株不同菌株对RF-SRC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分析,根据实时荧光曲线法对RF-SRCA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进行判定,并使用该方法对60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株志贺氏菌菌株呈阳性结果,19株非志贺氏菌菌株呈阴性结果,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RF-SRCA的灵敏度为5.97×10^(0)fg/μL,比普通SRCA方法高10倍;其在人工污染牛奶样品中的检出限为8.6×10^(0)CFU/mL,比普通SRCA方法检出限低10倍;60份食品样品中阳性样品数为2份,其检出率与SRCA方法一致,为3.33%。综上,RF-SRCA方法在检测志贺氏菌方面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快速检测。
王立娟郭威张先舟马晓燕张伟
关键词:志贺氏菌牛奶
响应面法优化果味纳豆饮品制备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发酵纳豆产品表层黏液中含有丰富的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因纳豆及其表层黏液具有氨腥味,在我国市场接受程度低。该文以前期研制的新型发酵纳豆为基础,对发酵纳豆进行处理,获得含纳豆激酶的滤汁,对其进行调味研究,以果珍粉类型、果珍粉添加量、滤汁稀释倍数、静置时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氨臭味掩蔽程度、甜味、口味以及色泽进行权重分配。结果表明:橙子味的果珍粉添加后效果最佳,当添加量为1.10 g,稀释倍数为1.50,静置时间为12.5 min时,饮品的感官评分最佳,所得产品无氨臭味,甜度适中,带有淡淡果香。
任锡雯宋爽韦恃怡杨倩杨倩杨倩张伟
关键词:纳豆激酶感官评价响应面法
可视化跨越式滚环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被引量:7
2021年
建立一种新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即通过可视化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SRCA)技术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根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hly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性验证,对灵敏度和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进行测定。通过检测70种实际食品样品对SRC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阳性结果,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阴性结果,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SRCA方法的灵敏度为8.9×10^(0)fg/μL,是传统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的1000倍,检出限为2.8×10^(0)CFU/g,是传统PCR方法的1/1000。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SRCA方法与GB 4789.30—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方法进行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7.01%和97.14%。可视化SRCA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测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单位和中小型食品企业中推广应用。
苑宁张蕴哲张海娟于泽卢鑫张伟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可视化
食品中志贺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志贺氏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低感染剂量和严重危害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探究出快速、灵敏、高效的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志贺氏菌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传统培养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许多研究为使其在样品检测中更加实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本文综述近年检测志贺氏菌的技术,包括改良的传统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新兴检测方法。重点阐述这些方法的应用范畴和应用进展,为志贺氏菌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卢鑫王立娟郭威马晓燕张伟
关键词:志贺氏菌食品
大蒜多糖通过核因子-κB通路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损伤
2024年
目的:探讨大蒜多糖对小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0、1 000、3 000 mg/kg mb),饲喂28 d后采样,分别检测病理形态、血清和肝组织的生化指标,定量分析Hmox1、Cat、Gpx1、Tnf、Ccl2、Cxcl2、Cxcl10、IL-1a、IL-1b、Fasn、Acaca、Cpt1a、Acox、Cd36、Fabp1、Apob和Mttp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蒜多糖对MAFLD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病理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肝组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趋近正常组水平,Hmox1、Tnf、Ccl2、Cxcl2、Cxcl10、Cpt1a和Acox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得到显著回复。结论:大蒜多糖的干预基本消除了MAFLD导致的肝损伤,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且添加量适中,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脂质代谢和炎性基因表达,减少脂质沉积和脂质过氧化。
刘杰玉王宁王成海李沙程立媛张伟
关键词:大蒜多糖脂质沉积
基于杂交链式反应的新型荧光适体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OTA
2025年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常常污染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开发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的新型荧光适体传感器,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OTA,首先将OTA与适体结合,释放出触发链cDNA,进而触发发卡HP1与HP2发生HCR反应,使HP1中的G-四链体序列形成G-四链体结构,与此同时N-甲基中卟啉IX(NMM)染料插入到G-四链体结构中,从而显著增强荧光信号。通过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对OTA无酶、免荧光标记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在7组试验中,含有OTA的两组试验结果均是阳性,不含OTA的5组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71133lgC_(OTA)+3.21383,相关系数R^(2)=0.9942,线性范围为0.1 pg/mL~5 ng/mL,检出限为0.1 p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小麦、红酒和咖啡人工加标样品的检测,其回收率均在92%~97.88%之间,高于ELISA试剂盒的回收率(90.5%~95.78%),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优于国标方法。本研究开发的新型荧光适体传感器可实现对食品中OTA的快速、灵敏、特异和准确地检测,也为其它毒素以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其它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贾耀博张蕴哲李子坤卢鑫徐慧张伟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双染料比色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2025年
沙门氏菌是导致腹泻病的四大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甲酚红(CR)和羟基萘酚蓝(HNB)的不同作用模式和显色原理,建立一种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RCA)双染料比色法,用于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首先针对沙门氏菌设计SRCA引物组,然后优化双染料添加量,建立SRCA双染料比色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和检出限试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估。通过检测60份实际样品,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能。结果表明:HNB/CR最佳浓度比为0.6,即HNB浓度为75μmol/L,CR浓度为125μmol/L。用该方法检出8株沙门氏菌为阳性,其余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均为阴性。该方法灵敏度为6.8 CFU/mL,是PCR方法(6.8×10^(2)CFU/mL)的100倍。检出限为9.5 CFU/mL,比PCR方法(9.5×10^(2)CFU/mL)低100倍。检测实际样品,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8.2%,98.3%。本研究建立的SRCA双染料比色方法能够特异、准确、灵敏地检测沙门氏菌。与使用单一染料相比,双染料混合使用使阴性(紫色)与阳性(绿色)样品间具有更高的色相对比度和更广的颜色变化范围。此外,比色染料可预先加入反应体系之中,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孙艳玉李子坤张蕴哲徐慧卢鑫张伟
关键词:沙门氏菌
运动营养食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根据人体运动的特点,对运动前中后所需营养物质及国内外运动营养食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提供参考。
杨昊宇苑宁董贺楠张伟
关键词:营养物质运动营养食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