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作品数:16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扬州市职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香蕉中壬基酚残留 被引量:2 2013年 为建立一种香蕉中壬基酚残留的提取和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洗脱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在优化条件下,壬基酚在0.05~5m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 9,仪器最低检测浓度为2μg·kg-1。样品中添加3个水平的壬基酚,5次重复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78.1%~93.4%,相对标准偏差为3.71%~5.38%,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葛洪 韦林洪 顾杰 丁娟芳 季彩宏关键词:香蕉 壬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黑木耳L_(35)菌株的选育及生物特性研究 2011年 从黑龙江东部山区采集的柞栎木上分离纯化到48株野生黑木耳菌株,按照常规育种程序比较研究分离到的菌株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L35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6×103U/g,生物学效率为94.5%,产量为43g±5g/袋,菌丝生长速率为5.6mm/d,其各方面性状皆优于对照菌株CK(当地比较畅销的菌种),可作为黑龙江地区产业化开发的母种进行推广。 吕玉珍 程春芝 葛洪关键词:黑木耳 菌株选育 订单式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互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大力提倡的办学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怎样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对高职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三年,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工程)专业在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中校企文化互动进行了探讨,形成了校企文化互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钱宇伟 葛洪 汤潜之关键词:订单式培养 校园文化 基于多菌种协同发酵制备黄浆水与棉籽粕复合型生物饲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菌种协同发酵制备黄浆水与棉籽粕复合型生物饲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活化菌种:将菌种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温度:28‑32℃,培养时间:18‑24h。(2)制备液体种子:将经过步骤... 张占军 王富花 葛洪 张军 李海凤文献传递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从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意识、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尝试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韦林洪 葛洪关键词:药物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2009年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由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是一门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生物学科,专业建设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难免出现不少的问题。本文以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近年来的建设实践情况为例,从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教学教育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情况,以期对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张占军 葛洪 王富花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物技术及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杨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二平台+三阶段"人才能培养模式,并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选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等配套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职业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以训练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为目标,实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韦林洪 葛洪 吕玉珍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浸提啤酒花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研究筛选啤酒花多糖的热水浸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次数作为影响因素,以啤酒花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经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啤酒花多糖提取最优条件最终确定为:提取温度91℃,液料比14 m L/g,提取时间104 min以及提取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实验值与预测值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所得二元多次回归方程是准确的且适用于对啤酒花中多糖的提取进行预测。 张占军 葛洪 郑倩倩 陈慧 王春云关键词:响应面法 啤酒花 多糖 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为优化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为自变量,游离棉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游离棉酚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棉籽粕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6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可以下降到(82.03±3.14)mg/kg,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葛洪 张占军 房诗宏 张媛媛关键词:棉籽粕 固体发酵 游离棉酚 发酵条件 响应面优化 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底物对棉籽粕脱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底物组成、水料比、硫酸铵含量和硫酸亚铁含量为试验因子,以游离棉酚脱毒率为响应值,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棉籽粕发酵底物中各因素对游离棉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发酵棉籽粕游离棉酚含量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水料比、发酵底物组成、硫酸铵含量、硫酸亚铁含量。正交试验表明,最优脱毒棉籽粕组成条件为:发酵底物97.4%(其中棉籽粕70%、麸皮15%、玉米粉15%),硫酸铵含量2%,硫酸亚铁含量0.6%,水料比0.8。 葛洪 房诗宏关键词:棉籽粕 固体发酵 游离棉酚 脱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