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蔓琳

作品数:19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液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色谱
  • 6篇色谱法
  • 6篇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药物
  • 4篇原位凝胶
  • 4篇凝胶
  • 4篇硝唑
  • 4篇甲硝唑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药浓度
  • 3篇阴道
  • 3篇散片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机构

  • 10篇广东医学院附...
  • 7篇广东医学院
  • 3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9篇王蔓琳
  • 13篇李玉珍
  • 13篇徐玉红
  • 9篇曾繁涛
  • 6篇李成
  • 4篇李成
  • 3篇路伟
  • 2篇李成
  • 2篇刘新宇
  • 1篇杨惠
  • 1篇刘东
  • 1篇郭华
  • 1篇姚苑梅
  • 1篇鲍波
  • 1篇何文
  • 1篇黄丽芳
  • 1篇钟芬
  • 1篇刘新宇
  • 1篇李东
  • 1篇陈晓凯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药业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药师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1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对癫痫患者的381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347例患者的381例次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值在4~12mg·L-1内的有311例次(82.1%),单用卡马西平与合用其它抗癫痫药物时分别有274、37例次,其中有91.6%的可基本控制癫痫发作或改善,3.9%的出现不良反应;低于4mg·L-1的有51例次(13.4%);高于12mg·L-1的有19例次(5.0%),其中有84.2%的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马西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设为4~12mg·L-1是比较合理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强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李玉珍陈日来李衡梅刘新宇李成曾繁涛王蔓琳
关键词: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2007年~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最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最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罗意文李成曾繁涛刘新宇陈旎旎王蔓琳徐玉红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2012年
目的:制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溶解法制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液,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丙托溴铵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 ODS;流动相:乙腈-0.25%庚烷磺酸钠(含0.5%三乙胺,磷酸调pH=3.2)=22∶7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对制剂进行光照、高温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备的雾化吸入液为几乎无色的澄清液体,鉴别及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相关规定;异丙托溴铵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250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60%(RSD=0.58%,n=9);光照和高温试验表明样品主药含量略有下降、有关物质含量略有上升。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可控,宜置于凉暗处保存。
路伟李玉珍李成罗意文王蔓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
甲硝唑阴道用原位凝胶的急性毒性及阴道刺激性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甲硝唑阴道原位凝胶的急性毒性和阴道刺激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小鼠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用大鼠进行局部给药急性毒性试验,采用Eckstein法对性成熟雌性家兔进行阴道刺激性研究。结果小鼠腹腔注射甲硝唑原位凝胶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8.6±12.0)mg/kg;大鼠阴道给药无明显的全身和局部毒性反应;阴道刺激性试验中,家兔阴道刺激炎症总分值为5.11分,电镜下阴道上皮细胞完整,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试验剂量下,甲硝唑原位凝胶的LD50在中等毒性范围,阴道刺激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值得进一步研发。
徐玉红王蔓琳李东曾繁涛李玉珍鲍波
关键词:甲硝唑原位凝胶急性毒性阴道刺激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的含量被引量:1
1998年
李成王蔓琳
关键词:诺氟沙星胶囊光度法测定非水滴定法吸收度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更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2012年1—3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对其所用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规范化统计。结果该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季增长,单品销售金额排序每季度有所不同,但排位变化不大。2012年1—3月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为74.39%。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所占比重较小,销售金额与用药频率同步性欠佳。中药注射剂总体使用情况较为合理,主要用于改善微循环及提高免疫力。其说明书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曾繁涛李成王蔓琳陈旎旎刘君波杨惠
关键词:注射剂售后药物利用中药注射剂产品标签销售金额病历分析
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2种药物的含量,并观察和测定外观性状、pH变化。结果注射用加替沙星和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及35℃放置24 h,配伍溶液外观性状、pH值及2种组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至少24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李玉珍徐玉红李成王蔓琳
关键词:加替沙星甲硝唑高效液相色谱法配伍稳定性
甲硝唑阴道用原位凝胶的处方设计及体外质量评价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研制甲硝唑阴道用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质量。方法:以卡波姆及泊洛沙姆为混合凝胶基质,筛选其最佳配比,制备甲硝唑阴道用原位凝胶。对其体外流变性、黏附性进行考察,并与上市甲硝唑阴道用凝胶做对照,考察其阴道滞留性。结果:原位凝胶的最佳基质配比为泊洛沙姆407的质量分数为17.5%,卡波姆971P的质量分数为I.5%。黏附力测定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大的温度敏感性。与上市产品相比,原位凝胶可显著增加阴道滞留性。结论:该原位凝胶具有显著的温度敏感性,本品值得进一步研发。
徐玉红曾繁涛王蔓琳李玉珍刘新宇李成
关键词:甲硝唑原位凝胶泊洛沙姆体外性质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处理,以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色谱柱:Hyper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mol/LKH2PO4(含0.1%三乙胺,磷酸调pH=3.5)(9:91),检测波长:236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50μL。结果万古霉素在2.5~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最低检测浓度1.0μg/mL,方法回收率97.1%~104.2%,绝对回收率>70%,日内、日间RSD低于6.1%。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血清万古霉素的浓度监测。
路伟王蔓琳李成曾繁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围术期清洁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围术期清洁切口(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卫生部门发布的相关规定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科室、诊断、手术日期、手术名称及手术持续时间、选用抗菌药物品种、首次给药时机、用法用量和抗菌药物疗程及其费用等资料。结果清洁切口(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占68.00%;使用青霉素或第1代头孢菌素占46.47%,药物选择不符合规定者占34.70%,用药疗程不符合规定者占52.35%,用法用量不符合规定者占35.88%,首次给药时机不符合规定者占11.18%。结论清洁切口(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符合相关规定,药物品种选择、抗菌药物疗程、用法用量及首次给药时机均存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现象。
曾繁涛黄丽芳冯廉洁巫小娟罗意文王蔓琳
关键词:手术期间抗生素预防清洁切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