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新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5篇登革病毒
  • 5篇登革热
  • 4篇登革热病毒
  • 3篇疫苗
  • 3篇IL-10
  • 2篇蛋白
  • 2篇重组蛋白
  • 2篇免疫
  • 2篇膜糖蛋白
  • 2篇减毒活疫苗
  • 2篇非依赖性
  • 2篇埃博拉
  • 2篇埃博拉病毒
  • 2篇包膜糖蛋白
  • 2篇NOS2
  • 2篇KMB17
  • 2篇病毒纯化
  • 2篇病毒株
  • 1篇蛋白质二级结...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黄新伟
  • 11篇孙强明
  • 10篇李多
  • 10篇赵玉娇
  • 7篇陈俊英
  • 7篇潘玥
  • 6篇邱丽娟
  • 3篇席珏敏
  • 3篇王晓丹
  • 3篇丁晓洁
  • 2篇姜黎明
  • 2篇杨丽娟
  • 1篇付娟娟
  • 1篇付娟娟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拷贝数的绝对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Ⅱ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拷贝数的绝对定量检测方法,通过Ⅱ型、Ⅲ型登革病毒的接种培养,再构建Ⅱ型、Ⅲ型登革病毒标准品质粒,参照所得Ⅱ型、Ⅲ型登革病毒前膜蛋白区目的基因序列设计下列Ⅱ型、Ⅲ型登革病毒荧光定量PCR...
孙强明黄新伟席珏敏赵玉娇潘玥陈俊英王晓丹李多邱丽娟姜黎明
文献传递
登革病毒四型联合重组包膜蛋白Ⅲ区的表达和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但是目前为止却仍然没有疫苗上市,疫苗的开发迫在眉睫。抗体依赖增强感染效应是登革病毒疫苗开发中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研究表明登革病毒的包膜蛋白Ⅲ区能够介导中和抗体产生,且诱导产生较少的交叉抗体或无交叉抗体,能够大大减弱抗体依赖增强感染效应,因而是登革热重组蛋白疫苗的首选靶标。通过酵母密码子优化后合成同时包含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的四价联合DV EDⅢ蛋白序列,随后构建酵母表达质粒,并获得酵母表达菌株,经诱导后四联DV EDⅢ蛋白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 blot、ELISA检测及蛋白质免疫原性鉴定,结果表明登革病毒四联DV EDⅢ蛋白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蛋白在毕赤酵母获得高效表达,免疫小鼠后能够介导产生较高水平的血清效价。这表明已获得了能引起有效免疫反应的四型登革病毒EDⅢ蛋白,为登革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邱丽娟赵玉娇李多黄新伟王晓丹席珏敏潘玥陈俊英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病毒疫苗重组蛋白
重组Ⅱ型登革病毒NS1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表达制备重组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检测该重组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根据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1474),对基因序列进行编码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合成,随后,经双酶切将目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后,进一步进行蛋白纯化和透析复性,制备获得重组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收获的NS1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学方法测定其效价,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Ⅱ型登革病毒NS1蛋白的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NS1单抗特异性的结合,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在小鼠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重组表达的NS1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以后的N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登革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李多杨丽娟赵玉娇潘玥陈俊英付娟娟黄新伟邱丽娟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病毒重组蛋白NS1蛋白免疫原性ELISA
登革热病毒抗体依赖增强感染分子机制的体外模型研究
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一种蚊媒病毒,在超过100多个国家中,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引起了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每年有超过5千万至1亿人感染登革热病毒。随着其宿主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栖息地的...
黄新伟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细胞自噬分子机制
登革病毒通过IL-10非依赖性方式抑制NOS2表达介导抗体依赖增强感染
登革热病毒(DENV)是一种蚊媒病毒,在超过100多个国家中,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引起了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每年有超过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一般认为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抗体增强效应(ADE)参与登革出血热(D...
黄新伟李多赵玉娇孙强明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NOS2
一种I-IV型登革热病毒的通用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I-IV型登革热病毒的通用检测试剂盒,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该试剂盒包括酶标记板、阴性对照血清、阳性对照NS1重组蛋白、检测抗体、显色底物和终止液。所述酶标记板上的包被抗体为DV14抗体,检测抗体为连接了生...
孙强明李多王晓丹潘玥陈俊英席珏敏黄新伟赵玉娇邱丽娟姜黎明
文献传递
信号素4D影响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的血管新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本文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在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研究信号素4D(Sema4D)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包装制备对照慢病毒和Sema4D shRNA干扰慢病毒,感染直肠癌细胞HCT-116。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诱导内皮细胞迁移的能力。对照组和干扰组分别接种于裸鼠双侧腋窝皮下。观察记录肿瘤生长,收获移植瘤做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研究发现干扰Sema4D的表达能减弱癌细胞诱导内皮细胞迁移的能力,显著减缓移植瘤生长速度并降低瘤内血管密度。结论:由于Sema4D在诱导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干扰其信号通路将可能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阻止肿瘤生长或转移,因此Sema4D有可能成为肿瘤抗血管新生疗法中有价值的治疗靶点。
丁晓洁李多黄新伟付娟娟潘玥陈俊英孙强明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新生移植瘤模型RNA干扰
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的预测
2015年
目的预测并分析从2014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暴发地区感染患者分离的扎伊尔型病毒株包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方法通过Gen Bank搜索近期公布的分离自西非地区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株基因组,获得GP1、GP2和s GP 3种包膜糖蛋白的基因及氨基酸序列,采用互联网服务器在线预测其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并分析蛋白的各种氨基酸组成比例及可能的蛋白结合位点,通过亲/疏水性等参数判断氨基酸序列中可能暴露在蛋白结构表面或隐藏在内部的区段。结果在编码GP1、GP2和s GP的氨基酸中,占组成比例最多的均为苏氨酸。GP1和s GP可能的蛋白结合位点较多,且整个蛋白暴露于表面的区域和隐藏区域呈均匀相间分布;GP2结构较前二者特殊,存在一个暴露在蛋白结构表面的大片段的无序结构区域。GP1 N-末端第20~37和166~186区段,GP2 N-末端第361~379区段,s GP N-末端第20~37和166~185区段,可能为跨膜螺旋结构。s GP可能存在4个含有二硫键的区域。B细胞表位分析结果显示,GP1和GP2中疏水区域主要集中在N-末端第1~325位氨基酸之间;亲水区域主要集中在N-末端第326~676位氨基酸之间;亲水与疏水区域分界明显,几乎无交叉;可能存在2个线性表位,分别位于N-末端第324~450、461~676区段;预测共存在25个可能形成构象表位的氨基酸位点或序列,其中可能性在90%以上的位点或序列有6个。结论通过对此次流行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可能性B细胞表位的预测,为实验确定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B细胞表位免疫识别以及埃博拉病毒预防、治疗和诊断制品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赵玉娇黄新伟李多邱丽娟孙强明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蛋白质二级结构B细胞表位
I型登革病毒KMB17细胞适应株的培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I型登革病毒KMB17细胞适应株及其制备方法,能将流行的I型登革病毒株适应于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上生长,获得在KMB17细胞上稳定传代且病毒复制能力较强的细胞适应株,经过多次噬斑纯化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
孙强明赵玉娇陈俊英潘玥黄新伟李多丁晓洁
文献传递
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从2014年西非埃博拉暴发地区感染者分离的4个埃博拉病毒株基因组包膜糖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密码子偏爱性分析,为埃博拉病毒包膜蛋白基因表达中宿主系统选择和密码子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Gene Bank搜索近期公布的分离自西非地区的4个埃博拉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获得编码包膜糖蛋白GP1和GP2的基因序列及蛋白编码序列。采用EMBOSS在线预测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并通过与Codon Usage Database中大肠杆菌、酵母及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比较,筛选最适埃博拉病毒GP蛋白体外表达的宿主物种,并提供相应密码子优化方案。结果埃博拉病毒基因组、GP1和GP2的Nc值均在57左右,CAI值均在0.7左右,表明其密码子偏爱性较均一,且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编码GP1蛋白F、H、M、N、W等氨基酸和GP2蛋白D、K、N、Q、Y等氨基酸中不同密码子使用频率有较大差异;GP1和GP2蛋白密码子偏爱性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计算σGP/E.coli、σGP/Yeast、σGP/Human的比值,结果显示GP1中>2.0或<0.5的数量分别为24、20和19个;GP2中的数量分别为26、30和19,表明埃博拉病毒GP1和GP2蛋白与人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较为接近。结论以密码子偏爱性分析作为辅助手段,分析出此次流行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及最适表达物种及密码子优化方案,为体外表达GP1和GP2蛋白,从而研发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抗体提供参考。
赵玉娇黄新伟李多邱丽娟孙强明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密码子偏爱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