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浩文

作品数:23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麻醉
  • 4篇气管
  • 4篇全麻
  • 4篇下肢
  • 4篇联合麻醉
  • 4篇罗哌卡因
  • 4篇结核
  • 4篇肌松
  • 4篇高龄
  • 4篇高龄患者
  • 3篇镇痛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脑电双频
  • 3篇肌松监测
  • 3篇芬太尼
  • 2篇腰-硬联合麻...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人流术

机构

  • 18篇深圳市第三人...
  • 5篇深圳平乐骨伤...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3篇石浩文
  • 15篇何仁亮
  • 11篇马明飞
  • 10篇刘民强
  • 10篇何俊永
  • 6篇刘丽
  • 5篇姬桂荣
  • 5篇邹昌骝
  • 5篇敬勇君
  • 4篇王华
  • 4篇张原
  • 4篇邓超
  • 3篇陈姜
  • 3篇李志超
  • 2篇李剑
  • 2篇傅佳鹏
  • 2篇刘智
  • 2篇王艳丽
  • 1篇傅向东
  • 1篇雷琳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新发传染病电...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龄髋部骨折术后0.25%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Ⅱ~Ⅲ级,年龄81~106岁,具备能与正常人基本沟通能力的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手术结束前约30min经硬膜外导管给0.25%罗哌卡因5ml后连接自控镇痛输液泵,泵设置总量100ml,流量速度2ml/h,自控追加量2ml/次.自控间隔锁定时间为20min。测定术后4,8,12,24,36,48小时VAS,记录运动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运动恢复良好,无呼吸抑制、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邹昌骝敬勇君姬桂荣石浩文张原邓超
关键词:罗哌卡因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自控镇痛
0.5%的等比重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0.5%的等比重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ASAⅡ或Ⅳ级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的高龄患者,年龄80~103(87±11)岁,随机均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以及心功能情况,酌情输红细胞悬液。观察各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EA组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CSEA组(P<0.05)。不良反应EA组和CSEA组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CSEA组比EA组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更好。
敬勇君姬桂荣张原邹昌骝邓超石浩文陈姜
关键词:罗哌卡因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骨科手术
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麻镇静深度监测中的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刘民强李仁宰王华马明飞刘丽何俊永石浩文何仁亮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脑电双频谱指数
单纯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2010年
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的因素包括手术切口以及患肢的肿胀、肌筋膜的紧张、骨间的摩擦、骨膜的刺激等,手术后给予加压包扎也是增加疼痛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患者术后疼痛比较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临床多采用0.2%罗哌卡因+0.005 %吗啡配伍进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但由于使用吗啡,多有一定程度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单纯罗哌卡因应用于患者的术后自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同罗哌卡因和吗啡配伍组相比较,以此来探讨单纯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最佳浓度剂量.
敬勇君张俊秾姬桂荣邹昌骝张原邓超石浩文陈姜
关键词:罗哌卡因自控镇痛运动神经阻滞下肢骨折
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下肢神经阻滞用于60~85岁的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为高龄患者提供一种实施下肢手术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髌骨及以远手术的60~85岁的患者80例,行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30min后观察麻醉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有46例不用任何辅助药物完成手术,27例使用辅助药物,有4例用辅助药物并追加局麻,有3例再次行神经阻滞,无神经阻滞失败的病例。结论:膝关节以远的手术采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副作用少,是老年患者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敬勇君姬桂荣邹昌骝石浩文
关键词:股神经坐骨神经神经阻滞高龄患者
一种可伸缩式麻醉喉镜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式麻醉喉镜片,包括用于与基座连接的固定喉镜片和可伸缩地插置于固定喉镜片内部的活动喉镜片;固定喉镜片包括弧形的中空的固定导光块和沿固定导光块的内凹顶面向一侧水平延伸形成的弧形中空的固定挡舌板,中空的...
刘民强吴强马明飞石浩文何仁亮
文献传递
意识指数监测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安全性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意识指数监测下联合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无痛人流术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芬太尼10、20、30和40μg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麻醉,其他组接受丙泊酚+相应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丙泊酚注射痛及围术期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氧血症、体动反应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随着瑞芬太尼剂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渐减少,苏醒时间缩短,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各瑞芬太尼组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随剂量增加渐升高,其中低氧血症R4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C监测下联合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有助于减少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注射痛及体动反应发生率,但瑞芬太尼单次剂量达40μg时增加需警惕发生心动过缓及低氧血症的风险。
刘民强李仁宰何俊永石浩文马明飞何仁亮
关键词:瑞芬太尼人工流产安全性
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脑电意识监测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麻醉深度即BIS值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进行手术,并且过度通气使PETCO2由40 mm Hg降至25 mm Hg,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脑电意识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过度通气状态下,40例患者脑电图的α、δ-θ波相对功率以及NI数值都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麻状态下进行过度通气,对患者的脑电意识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容易出现麻醉过深的情况,容易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全麻状态下对患者进行通气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适当的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刘丽王华何俊永马明飞石浩文李仁宰何仁亮
关键词:过度通气
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8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均于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气促分级、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支气管直径、用力肺活量(FVC)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气促分级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支气管直径及FV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5例(81.25%)患者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给予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扩张支气管直径。
李剑雷琳石浩文刘智柯学傅佳鹏
关键词:支气管镜
不同麻醉方式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HIV感染患者行手术治疗79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选择全身麻醉(A组)、局部麻醉(含局部浸润麻醉及外周神经阻滞,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组)。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各时点HR、MAP和SpO2及术前CD4+T细胞计数、手术切口类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余2组高,ASA分级较其余2组低(P<0.01);B组麻醉时间较A组短,术后发热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T1-T3时点HR较快、MAP较高、SpO2较低;C组HR T1时点较快、T3时点较慢,T1-T3时点SpO2较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B组T2、T3时点HR较快,T1-T3时点MAP较高、SpO2较低(P<0.05或P<0.01)。结论 3种麻醉方式均可安全用于HIV感染患者,但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生命体征较平稳,局部麻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刘民强马明飞王艳丽何俊永石浩文何仁亮
关键词:局部麻醉腰硬联合麻醉HIV感染麻醉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