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来广
- 作品数:53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血的意义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输入血小板制剂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01—2016-01收治的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共105例,分为术前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分析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术后2周GOS评分差异。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术后2周GOS评分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先停用阿司匹林,并输入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并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张国栋程振国孙来广
- 关键词:阿司匹林高血压脑出血输血神经外科手术
-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经MRI证实了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枕大池成形术、脊髓空洞穿刺术、经口齿状突磨除术等综合手术治疗。结果36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29例,轻度改善者4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针对不同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郭东才孙来广闫长祥
- 关键词:CHIARI畸形脊髓空洞手术方式
- CyclinD1和PTE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CyclinD1和PTE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I~Ⅳ级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1和PTEN的表达。结果①CyclinD1、PTEN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45%,而在正常脑组织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100%。从星形细胞瘤Ⅰ、Ⅱ级组,Ⅲ级组到Ⅳ级组,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呈增高趋势,而PTEN的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②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证实病理分级和CyclinD。标记指数呈正相关(rs=0.653,P〈0.05),和PTEN标记指数呈负相关(rs=-0.754,P〈0.05)。人脑星形细胞瘤中CyclinD1和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61,P〈0.05)。结论CyclinD1和PTEN的表达情况可作为脑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恶性程度评估的参考资料。
- 郑杰邢振义宋来君孙来广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YCLIND1PTEN免疫组织化学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
- 2008年
- 邢振义孙来广李传友
- 关键词:脑脊液漏置管引流
- 七氟醚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时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七氟醚麻醉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时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3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和TBI+七氟醚麻醉组(TBI+Sevo组)。TBI组和TBI+Sevo组采用Feeney法制备大鼠TBI模型,30 min后TBI+Sevo组吸入2.4%七氟醚1 h,1次/d,连续3 d,Sham组和TBI组吸入纯氧。分别于造模后1、3、7和14 d时,随机取6只大鼠,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取尾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脑挫裂伤灶边缘皮质组织,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86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206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TBI组和TBI+Sevo组mNSS、皮质组织细胞凋亡率、Iba-1、CD86和CD206表达水平、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Sevo组mNSS、皮质组织细胞凋亡率、Iba-1和CD86表达水平、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降低,CD206表达上调(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减轻大鼠TBI的机制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极化,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 张国栋孙来广张家旗李远超程振国
- 关键词:颅脑损伤小神经胶质细胞细胞极化
- TCD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在分级不良性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loppler,TCD)在分级不良性颅内动脉瘤(Hunt-HessⅢ~Ⅴ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监测56例分级不良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不同时间窗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流速(Vm)和峰值流速(Vp),随机分为2组;Vm组(28例):依据临床表现及Vm调整尼莫地平用量,Vp组(28例):依据临床表现及Vp调整尼莫地平用量;组内根据年龄是否≥60岁分为老年组和中年组;SAH 3个月后采用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Vm组:预后不良14例,良好14例;Vp组:预后不良12例,良好16例;2组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Vm组:预后不良6例,良好11例;Vp组:预后不良9例,良好4例;2组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Vm组:预后不良8例,良好3例;Vp组:预后不良3例,良好9例;老年Vp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V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可以实时无创地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亢志强杜宝顺孙来广刘猛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因短暂性脑缺血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表现消失,部分患者慢性脑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神志模糊,1例出现高血压,2例出现伤口轻度肿胀,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未出现偏瘫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病人(TIA),经Doppler超声或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发现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60%者,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者,分期手术治疗较为安全。
- 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王进中陈凤国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TCD在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通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Hunt-HessⅢ~Ⅴ级)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调整尼莫地平用量,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探究TCD在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31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验性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常规检测18例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时间窗(1 d、3~5 d、7~10 d、12~14 d)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依据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流速(VMCA)实时调整尼莫地平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对比2组患者预后差别。结果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SAH后1 d时VMCA为(50.3±12.7)cm·s^(-1),3~5 d时VMCA为(82.7±18.5)cm·s^(-1),7~10 d时VMCA为(135.8±33.7)cm·s^(-1),12~14 d时VMCA为(117.4±30.2)cm·s^(-1)。试验组GOS评分1分1例,2分2例,3分5例,4分8例,5分2例;对照组GOS评分1分3例,2分11例,3分13例,4分3例,5分1例。试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不良颅内动脉瘤患者很少在SAH后1 d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3~5 d时VMCA明显增加,7~10 d时VMCA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TCD为监测CVS的有效方法,其可以实时无创检测脑血流量变化,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进而改善预后。
- 杜宝顺亢志强孙来广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
- 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 1998年
- 陈凤国孙来广胡红旗王玉民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人外科手术
-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3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甲组, 45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脑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术前1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脑氧摄取率(CE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5 d两组患者IL-2显著下降, CEO_2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乙组血清IL-2(20.08±0.85)ng/ml显著低于甲组的(26.93±0.94)ng/ml, CEO_2(40.06±3.92)%显著高于甲组的(31.47±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脑代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田向阳张岭孙来广郭武军薛艺红
-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炎性因子脑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