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波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吸入
  • 9篇体外循环
  • 9篇外循环
  • 6篇氧化氮
  • 6篇一氧化氮
  • 6篇吸入NO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影响及意义
  • 4篇吸入一氧化氮
  • 3篇血管
  • 3篇活性
  • 3篇肺表面
  • 3篇肺表面活性
  • 3篇肺表面活性物...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3篇表面活性物质
  • 2篇人白介素-1...
  • 2篇转基因治疗

机构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泉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3篇刘海波
  • 10篇杨顺章
  • 10篇张光磊
  • 10篇张志孟
  • 9篇吴伟平
  • 2篇黄东娇
  • 2篇郑理玲
  • 2篇孙少芳
  • 1篇陈宏伟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O组,NO组在体外循环期间吸入40×10^-6NO直至关胸。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1、3、5、10min分别取右上肺静脉血和右心房血测定TNF-α、IL-8、IL-10。结果NO组IL-10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TNF-α、IL-8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O能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活性,故可减轻体外循环并发症。
刘海波张志孟张光磊杨顺章吴伟平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
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附15例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NO组和对照组。NO组在体外循环期间吸入40ppmNO直至关胸。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1、3、5、10min分别取右上肺静脉血和右心房血测定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NO组丙二醛较对照组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则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NO可减轻体外循环过程中肺脏的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脂质过氧化,起到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可保持内皮的屏障功能稳定,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即发生的细胞凋亡,最终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志孟刘海波张光磊郑理玲
关键词:体外循环氧自由基一氧化氮
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0例患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NO 组,NO 组在体外循环期间吸入40 ppm NO 直至关胸...
刘海波张光磊杨顺章吴伟平张志孟
文献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急、慢性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局部应用bFGF能明显促进缺血心肌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血流动力学,缩小急性缺血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刘海波
关键词:新生血管生成心肌缺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cGMP、ICAM-1的影响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环磷酸鸟苷(cGMP)、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4例患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O组,NO组在体外循环期间吸入40 ppm NO直至关胸。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1、3、5、10min分别取右上肺静脉血和右心房血用于cGMP、ICAM-1的测定。同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NO组cGMP、SaO2和PaO2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ICAM-1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NO能抑制白细胞的粘附、聚集和激活,改善肺微循环,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并发症。
刘海波张光磊杨顺章吴伟平张志孟
关键词:体外循环环磷酸鸟苷细胞间粘附分子-1
吸入一氧化氮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肺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CPB)中肺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O组,NO组在CPB期间吸入40×10^-6mg/L NO直至关胸。CPB前和术后气管插管未拔前0-1 h,〉1-2 h,〉3-4 h测定气道压、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 CO2),并分别在同时点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死腔率(VD/VT),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肺泡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并行肺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O组VD/VT、P(A-a)O2、OI明显下降(P〈0.05),CaO2升高(P〈0.05);肺组织超微结构显示炎症水肿明显减轻。结论婴幼儿CPB术中存在明显肺损害,表现为一些亚临床性肺功能损伤。吸入40×10^-6mg/L NO对CPB期间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刘海波杨顺章张志孟张光磊吴伟平黄东娇孙少芳
关键词:体外循环呼吸功能试验一氧化氮
腺病毒载体介导人白介素-10离体转基因预防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
本研究采用颈总动脉显微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动物模型,以人白介素-10(hIL-10)为目的基因,重组5型腺病毒为载体,对离体供血管进行外源性基因修饰,移植血管局部成功地转染并表达外源性hIL-10目的...
刘海波
关键词:血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血管硬化人白介素-10腺病毒载体转基因治疗
吸入一氧化氮对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婴幼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CPB)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O组,NO组在CPB期间吸入40×10^-6NO。CPB前和术后气管插管未拔前0—1h,1~2h,2~3h测定气道压、吸入氧浓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并分别在同时点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死腔率(VD/VT)、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肺泡氧合指数(OI),记录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同时各时相点以少量生理盐水灌洗气道,分别测定气道吸出物中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总蛋白(TP)值,计算SatPC/TPL和SatPCf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O组VD/VTP(A-a)O2明显下降(P〈0.01),OI、CaO2升高(P〈0.01);两组CPB后SatPC/TPL和SatPC/TP较CPB前明显降低(P〈0.01)。NO组SatPC/TPL和SatPC/TP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婴幼儿危重先心病CPB中存在明显的肺损害,表现为一些亚临床性肺功能损伤。吸入一定浓度的NO对CPB期间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刘海波杨顺章吴伟平张志孟张光磊
关键词: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腺病毒介导人白介素-10转基因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血管IL-2、TNF-α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人白介素-10(hIL-10)转基因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血管IL-2、TNF-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为受体,采用颈动脉显微外科原位吻合技术,将经直接浸泡法转染腺病毒介导hIL-10的离体供血管植入受体血管。随机分为3组:I组(空白对照组,n=9),II组(空载体组,n=10),III组(基因转染组,n=10)。移植后5d,观察移植物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排斥级别;RT-PCR、ELI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血管hIL-10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2、TNF-α。结果:基因转染组移植血管有效地表达特异性hIL-10基因产物。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排斥级别降低(P<0.01);IL-2、TNF-α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人白介素-10转基因能有效地下调IL-2、TNF-α表达,诱导移植血管局部免疫抑制状态,抑制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的急性排斥反应。
刘海波吴伟平杨顺章陈宏伟
关键词:人白介素-10转基因治疗IL-2TNF-Α同种异体血管
吸入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PMN、CD11b、IL-8、IL-10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PMN、CD11b、IL-8、IL-10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30例患室间隔缺损(VSD)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O组,NO组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吸入体积分数为4×10-5NO直至关胸。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1、3、5、10 min分别取右上肺静脉血和右心房血用于PMN、CD11b、IL-8、IL-10的测定。结果:体外循环期间IL-8、IL-10逐渐上升且变化趋势一致,IL-8和CD11b呈明显正相关(r=0.960,P=0.04)。主动脉开放后IL-8和IL-10呈正相关(r=0.965,P=0.035)。NO组与对照组相比,PMN、CD11b、IL-8明显下降(P<0.05),IL-10水平增高(P<0.01)。结论:NO能有效抑制体外循环期间炎性因子的激活,抑制白细胞聚集,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活性,具有防护体外循环期间重要器官的作用。
刘海波杨顺章张志孟张光磊郑理玲
关键词:体外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