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冠状病毒、细菌和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并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因不同病因引起肺部感染患者的胸部CT资料,其中包括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及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6例新冠肺炎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及2位高年资重症医学科医师共同评估患者发病后首次胸部CT的病灶累及范围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新冠肺炎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以双侧肺叶病变较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91.6%、75.0%比26.0%,P<0.05)。而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新冠肺炎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以单肺多叶病变为主(62.0%比18.8%、5.6%,P<0.05),并伴有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新冠肺炎患者肺组织磨玻璃影比例高达97.2%,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达56.2%,而细菌性肺炎患者仅有2.0%(P<0.05)。新冠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肺组织实变影(25.0%、12.5%)、支气管充气征(13.9%、6.2%)、胸腔积液(16.7%、37.5%)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细菌性肺炎患者(62.0%、32.0%、60.0%,均P<0.05),铺路石征(22.2%、37.5%)、细网格征(38.9%、31.2%)、晕征(11.1%,25.0%)、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30.6%、37.5%)、双肺斑片样/条索阴影(80.6%、50.0%)等指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患者(2.0%、4.0%、2.0%、0%、22.0%,均P<0.05)。新冠肺炎患者局部斑片影的发生率仅为8.3%,明显低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8.3%比68.8%、50.0%,P<0.05)。新冠肺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细菌性肺炎患者病灶周围血管影增粗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12.5%、30.0%,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出现磨玻璃影、铺路石样和网格影样改变的概率明显 曹玉芳 王小智 谢晓红 李景辉 邓超 李香营 朱珠华 吴志殿 计超 牛毅 刘凡 余燕梅 宋维关键词: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类鼻疽骨髓炎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类鼻疽骨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07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例类鼻疽骨髓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分析同期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2例类鼻疽骨髓炎患者资料。结果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及感染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病变好发于胫骨、股骨和颅骨,且病灶常多发,合并的感染病灶中以脾、软组织、关节最为常见,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髓炎,所有患者均经细菌培养得到确诊,强化治疗阶段以"头孢他啶、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碳青霉烯类"抗感染及外科手术为主,病原菌清除治疗阶段以"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多西环素"抗感染为主,两个阶段治疗周期均长,规范治疗后复发率低。结论类鼻疽骨髓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提供定位诊断,细菌培养是确诊标准,及时有效的外科干预和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全程的、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复发。 邹文茂 李景辉 曹玉芳 刘芙蓉关键词:类鼻疽 骨髓炎 二烯丙基硫化物在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对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6年5月,将成年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PQ)组、DAS治疗组及地塞米松(DXM)治疗组,每组8只。一次性灌胃PQ溶液(70 mg/kg)制备PQ中毒大鼠模型;制模前后分别经腹腔注射DAS 100 mg/kg(DAS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Q组)及DXM 1 mg/kg(DXM治疗组)。24 h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分离获取肺泡巨噬细胞并培养,取其上清液测定NO含量;测定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Q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iNOS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肺泡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及iNOS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DAS治疗组和DXM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及iN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XM治疗组和DAS治疗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S可能对PQ中毒大鼠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曹玉芳 计超 管军 余燕梅 宋维关键词:百草枯 一氧化氮合酶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辛伐他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正常4周组(NC)、低氧高二氧化碳4周组(4WH)和低氧高二氧化碳4周辛伐他汀干预组(Sim)。HE染色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右肺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左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核因子κBmRNA的转录情况,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右肺组织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清IL-6含量。结果 4WH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肥厚指数高于NC和Sim组(P<0.01);光镜显示:4WH组肺细小动脉血管壁平滑肌层明显增生,电镜下内皮细胞向管腔突起,胶原纤维增多,平滑肌细胞增生;而NC组、Sim组大鼠肺组织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与4WH组相比,NC组、Sim组大鼠肺组织bFGFmRNA和NF-κB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Sim组大鼠右肺组织匀浆中VEGF和血清IL-6含量较4WH组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其机制可能是减低肺组织bFGFmRNA和NF-κBmRNA蛋白表达,从而降低肺组织VEGF和血清IL-6的含量。 殷宗宝 邓超 陈栩栩 周有泠 曹玉芳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斯伐他汀 类泛素蛋白FAT10通过Nrf2/HO-1通路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修复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F介导转录因子10(FAT10)在心肌细胞缺氧修复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组、复氧2 h组及复氧4 h组。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将阴性对照RNA序列(si-CON)和FAT10沉默序列转入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4 h+si-CON组、缺氧4 h+siRNA组、复氧4 h+si-CON组、复氧4 h+siRNA组。Western-blot检测细胞FAT10、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复氧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心肌细胞损伤加重,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复氧4 h后最低。复氧4 h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而LDH水平及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T10蛋白表达水平:复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RNA组<缺氧4 h+si-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RNA后,心肌细胞FAT10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凋亡率增高,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FAT10可能通过Nrf2/HO-1通路抗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对缺氧修复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陈天德 曹玉芳关键词:缺氧复氧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1 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鉴别细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鉴别细菌性颅内感染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开颅手术后疑似颅内感染患者90例,根据颅内感染鉴别标准将其分为细菌性颅内感染组32例以及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组58例,另选取同期行开颅手术后颅内未感染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入组患者脑脊液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水平,分析上述指标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效能。结果细菌性颅内感染组脑脊液HBP、WBC、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颅内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脑脊液HB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脊液PCT和CR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判断HBP、WBC、PCT和CRP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57、0.643、0.664,HBP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三项指标,且四者联合判断优于任何单一指标。结论检测脑脊液HBP能有效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颅内感染,WBC、PCT、CRP联合HBP进行鉴别优于单一指标效果。 管军 张建秋 邓超 曹玉芳 李英 王洪武关键词:脑脊液 颅内感染 降钙素原 ICU获得性肌无力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8年 近年来,随着ICU患者存活率的增加,ICU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成为慢重症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损害,脱机成功率、存活率及出院率下降,病死率和慢性残障率上升[1]。 刘蕾 李景辉 刘芙蓉 曹玉芳关键词:病理生理机制 肌无力 获得性 远期并发症 脱机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