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伟华

作品数:54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34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激光
  • 14篇烧蚀
  • 14篇脉冲
  • 14篇激光烧蚀
  • 13篇脉冲激光
  • 11篇脉冲激光烧蚀
  • 10篇第一性原理
  • 8篇电子结构
  • 8篇子结构
  • 8篇光学
  • 8篇光学性
  • 8篇光学性质
  • 7篇纳米
  • 6篇离子
  • 6篇结构和光学性...
  • 5篇纳米线
  • 5篇掺杂
  • 4篇纳米SI晶粒
  • 4篇光谱
  • 4篇硅纳米线

机构

  • 54篇河北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作者

  • 54篇梁伟华
  • 36篇王英龙
  • 31篇邓泽超
  • 30篇丁学成
  • 28篇褚立志
  • 26篇傅广生
  • 10篇郭建新
  • 9篇王秀丽
  • 8篇陈金忠
  • 7篇庞学霞
  • 6篇赵亚军
  • 5篇李霞
  • 5篇罗青山
  • 4篇段书兴
  • 4篇王世俊
  • 4篇丁振瑞
  • 3篇王亚茹
  • 3篇李旭
  • 3篇翟小林
  • 3篇陈凤玲

传媒

  • 9篇物理学报
  • 8篇人工晶体学报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4篇物理通报
  • 4篇中国激光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功能材料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世纪之星—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Si薄膜光学性质和弹性常数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厚度为0.54~3.30nm纳米Si薄膜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弹性常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纳米Si薄膜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随着纳米Si薄膜厚度的减小,带隙逐渐增大;薄膜的光学吸收边发生蓝移,吸收带出现宽化现象;弹性常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呈现尺寸效应。
梁伟华王秀丽赵亚军庞学霞王英龙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
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对烧蚀粒子密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对其传输中的密度和速度分布以及环境气体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增大,烧蚀粒子和环境气体高密度峰的交叠区离开靶的最大距离减小,被衬底反弹后,距靶的最小距离减小,烧蚀粒子的速度分布随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增大而变宽,当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大于8.33×1025m-3时,出现速度劈裂现象.所得结论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纳米晶粒的成核机理提供了基础.
丁学成傅广生梁伟华褚立志邓泽超王英龙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密度分布
初始溅射烧蚀粒子总数对其传输中的密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初始烧蚀粒子总数对其传输中的密度和速度及环境气体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蚀粒子总数增加,烧蚀粒子高密度峰离开靶的最大距离增大,到距靶最大距离处所用时间,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烧蚀Si粒子的速度分布随粒子总数增多而变宽,当粒子总数为1.01×10^(15)和1.01×10^(16)时,出现速度劈裂现象。
丁学成傅广生梁伟华褚立志邓泽超王英龙
关键词:激光技术密度分布蒙特卡罗模拟
ICP-AES测定饮用水中5种重金属元素被引量:24
2010年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直接测定饮用水中砷、镉、铬、汞和铅5种痕量重金属元素。为了降低光谱分析检出限,在水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有机添加剂,以提高光谱的信背比。实验结果发现,当加入6%的正丙醇以后,光谱信背比增加幅度是最大的,元素砷、镉、铬、汞和铅的光谱信背比比无添加剂时分别提高了177.4%、45.2%、38.9%、354.7%和83.8%。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5%—8.0%之间,回收率为96.7%—107.1%。
陈凤玲陈金忠丁振瑞梁伟华李旭
关键词:饮用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有机添加剂重金属元素
BiFeO_3多铁Landau模型的修正
2009年
考虑到Landau自由能在平衡态时必须是稳定的以及Landau唯象模型中的每一个序参量都必须是实数,BiFeO3材料的Landau自由能展开系数被重新计算.利用这些参数,模拟了电滞回线、磁滞回线和随外加磁场变化的磁电耦合系数,理论结果与最近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王英龙王兴远丁学成梁伟华邓泽超褚立志傅广生
关键词:BIFEO3电滞回线磁电耦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在水体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陈金忠丁振瑞梁伟华刘素玲王春生怀素芳李旭张晓萍周永利
该课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以水样品为分析对象,通过改变水溶液的物理性质,提高水溶液的雾化效率,达到增强等离子体光源辐射强度之目的,降低光谱分析检出限,完成水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检测任务。项目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对...
关键词: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光谱分析
脉冲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成核气压阈值及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技术,在室温、低压Ar气条件下通过改变气体压强及靶与衬底间距,对纳米Si晶粒成核的气压阈值进行了研究.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拉曼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谱对制备样品的表征结果,确定了在室温、激光能量密度为4J/cm2、靶与衬底间距为3cm条件下形成纳米Si晶粒的阈值气压为0.6Pa.结合流体力学模型和成核分区模型,对纳米晶粒的成核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Monte Carlo数值模拟,表明在气相成核过程中,烧蚀Si原子的温度和过饱和密度共同影响着纳米晶粒的成核.
邓泽超罗青山丁学成褚立志梁伟华陈金忠傅广生王英龙
关键词:脉冲激光烧蚀成核MONTE
水在搅拌状态下磁化致其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对3种不同的水在搅拌状态下磁化,结果表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和粘度随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均呈现多极值增减变化关系。原因是水分子在磁场作用下获得能量的同时,电子云的空间分布及其磁矩的取向均发生变化,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取不同的值可以满足水中氢键形成和断裂的条件,从而导致水的物理性质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减小水的表面张力和粘度的最佳磁化条件。
丁振瑞赵亚军段书兴陈凤玲梁伟华陈金忠
关键词:磁化水粘度氢键
一种有机分子对硅表面钝化效果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分子对硅表面钝化效果的预测方法,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进行预测,包括:建立有机分子与硅表面的吸附模型,计算吸附能,确定有机分子钝化硅表面时的稳定钝化结构;计算稳定钝化结构界面的电子结构属性...
郭建新孟子杰刘晨旭蒋佳月王亚茹刁艳如陈剑辉梁伟华
文献传递
钛含量对PZT/STO铁电电容器隧穿电阻的影响
2012年
采用Landau-Devonshire自由能理论和晶格模型,研究了PbZr1-xTixO3(PZT)/SrTiO3(STO)复合薄膜中PZT的钛(Ti)含量(x=0.5,0.6,0.8,1.0)对铁电隧道结极化强度、总电势、电导和隧穿电阻等的影响,从而增大隧穿电阻.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层数增加,复合薄膜极化强度增大;随着Ti含量增加,隧道结电导先减小后增大,其隧穿电阻率先增大后减小;PZT极化强度、STO总电势和PZT总电势的斜率均在x=0.8时最大.
王英龙刘林梁伟华丁学成褚立志
关键词:铁电电容器隧穿效应PZ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