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广生

作品数:400 被引量:682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4篇期刊文章
  • 107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理学
  • 64篇电子电信
  • 6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化学工程
  • 26篇机械工程
  • 18篇电气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7篇激光
  • 48篇脉冲激光
  • 45篇纳米
  • 37篇电池
  • 37篇脉冲
  • 33篇烧蚀
  • 33篇激光烧蚀
  • 31篇光电
  • 30篇太阳能电池
  • 27篇等离子体
  • 27篇光学
  • 26篇脉冲激光烧蚀
  • 26篇发光
  • 24篇增感
  • 24篇探测器
  • 24篇硅薄膜
  • 23篇光谱
  • 20篇电极
  • 20篇光电子
  • 18篇溅射

机构

  • 399篇河北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保定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科学院微...
  • 2篇河北省光电信...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东京理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河北建筑科技...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日本广岛大学

作者

  • 400篇傅广生
  • 129篇于威
  • 125篇李晓苇
  • 69篇王淑芳
  • 67篇杨少鹏
  • 62篇韩理
  • 60篇王英龙
  • 45篇褚立志
  • 40篇丁学成
  • 34篇张连水
  • 32篇邓泽超
  • 29篇路万兵
  • 27篇陈明敬
  • 27篇彭英才
  • 26篇梁伟华
  • 24篇董国义
  • 22篇郭庆林
  • 19篇杨彦斌
  • 19篇闫国英
  • 18篇丁文革

传媒

  • 37篇物理学报
  • 37篇人工晶体学报
  • 23篇河北大学学报...
  • 16篇光谱学与光谱...
  • 13篇中国激光
  • 11篇光学学报
  • 7篇光电子.激光
  • 7篇科学通报
  • 7篇感光科学与光...
  • 7篇光子学报
  • 6篇量子电子学报
  • 6篇量子电子学
  • 5篇功能材料
  • 5篇稀有金属
  • 4篇Journa...
  • 4篇发光学报
  • 4篇信息记录材料
  • 4篇中国科学:物...
  • 4篇第十届全国光...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12篇2018
  • 21篇2017
  • 11篇2016
  • 20篇2015
  • 9篇2014
  • 17篇2013
  • 28篇2012
  • 29篇2011
  • 24篇2010
  • 20篇2009
  • 21篇2008
  • 23篇2007
  • 22篇2006
  • 15篇2005
  • 18篇2004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制备纳米晶态碳化硅薄膜(英文)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技术以甲烷(CH4)和硅烷(SiH4)作为源反应气体在Si(111)衬底上合成了纳米晶态SiC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光致发光(PL)检测技术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PL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衬底温度下所沉积的薄膜是由镶嵌于非晶SiC网络中的晶态纳米SiC构成。纳米晶粒平均尺寸约为6nm。室温下用HeCr激光激发样品,观察到薄膜发出波长位于400~550nm范围内可见光辐射。
于威孙运涛郑志远韩理傅广生
关键词: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薄膜晶体结构表面形貌
一种c轴取向铋铜硒氧基氧化物热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轴取向铋铜硒氧基氧化物热电薄膜,c轴取向铋铜硒氧基氧化物热电薄膜的化学式为Bi<Sub>1‑x</Sub>A<Sub>x</Sub>CuSeO,其中A代表Mg、Ca、Sr、Ba、Pb、Ag、Na,0≤x...
王淑芳吴晓琳王江龙翟胜军李晓苇傅广生
文献传递
脉冲时间间隔对激光烧蚀Si粒子密度分布的影响
2012年
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脉冲激光烧蚀所产生的烧蚀粒子在环境气体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脉冲时间间隔与交叠区位置振荡幅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冲时间间隔影响了交叠区的振荡强弱,随着脉冲时间间隔的增加,交叠区的振荡幅度减小,脉冲时间间隔为10μs时达到最小值,而后开始增大。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烧蚀粒子在环境气体中的输运动力学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褚立志李艳丽邓泽超丁学成赵红东傅广生王英龙
关键词:脉冲激光烧蚀MONTECARLO模拟纳米SI晶粒
环境气体对激光烧蚀制备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的影响
采用脉冲激光烧蚀装置,在不同环境气体下,沉积制备了含有纳米Si晶粒的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并对晶粒尺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环境气体下,纳米Si晶粒平均尺寸均随衬底与靶的距离增加有着先增大...
王英龙张恒生褚立志丁学成傅广生
关键词:脉冲激光烧蚀晶粒尺寸环境气体
文献传递
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对烧蚀粒子密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对其传输中的密度和速度分布以及环境气体密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增大,烧蚀粒子和环境气体高密度峰的交叠区离开靶的最大距离减小,被衬底反弹后,距靶的最小距离减小,烧蚀粒子的速度分布随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增大而变宽,当初始溅射粒子密度大于8.33×1025m-3时,出现速度劈裂现象.所得结论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纳米晶粒的成核机理提供了基础.
丁学成傅广生梁伟华褚立志邓泽超王英龙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密度分布
一种P‑I‑N发电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透光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P‑I‑N发电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透光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P‑I‑N发电层结构中的P型掺杂层、I层本征吸收层和N型掺杂层均采用纳米SiOx薄膜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较高的光敏性和吸收...
傅广生于威黄艳红李云路万兵杨彦斌焦玉骁
文献传递
一种二维电子气输运性能的调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电子气输运性能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SrTiO<Sub>3</Sub>基板进行表面台阶处理,获得具有TiO<Sub>2</Sub>表面台阶的基板;(b)采用脉冲激光法在步骤(a)所得的基板...
陈明敬宁兴坤刘鹏赵国庆王江龙王淑芳傅广生
文献传递
纳米硅结构薄膜光吸收的温度依赖特性被引量:4
2011年
综合考虑纳米硅结构薄膜的特殊性质,如量子限制效应、光学带隙和光跃迁振子强度对纳米硅粒径尺寸的依赖特性以及光吸收的温度依赖特性等,引入了一个解析表达式来分析具有一定粒径尺寸分布的纳米硅结构薄膜光吸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纳米硅结构的带隙减小,吸收光谱曲线整体向上平移,这种温度依赖关系与体硅基本相同。纳米硅结构薄膜光吸收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该光吸收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纳米硅薄膜在吸收边范围内的光吸收。
丁文革苑静李文博杨彦斌于威傅广生
关键词:光吸收温度依赖纳米硅
多窗口可调谐电磁诱导透明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当两束激光以Λ-构型作用于三能级原子系统并满足双光子共振条件时,探测激光场吸收谱呈现电磁诱导透明(EIT)特征.若再加一个微波控制场作用于该三能级系统的两个低能级跃迁之间,会导致探测吸收特性明显变化,EIT窗口将发生劈裂.通过求解相应的密度矩阵方程,揭示了外加微波场作用下EIT窗口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缀饰态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电磁诱导透明呈现三重结构,而EIT窗口的频率位置取决于微波控制场的拉比频率及频率失谐量.因此通过改变微波控制场的参数可以实现多EIT窗口的频率调谐.
杨丽君张连水李晓莉李晓苇郭庆林韩理傅广生
关键词:电磁诱导透明量子相干频率调谐
读出光偏振态控制的Ce:KNSBN光折变开关被引量:1
2003年
理论分析了以读出光偏振态控制Ce:KNSBN晶体衍射光强从而实现光折变光开关操作的基本原理:在o光和e光读出条件下实验测量了o光两波耦合写入体光栅的衍射效率与写入光光强比的关系。结果表明,e光读出时最大光栅衍射效率为o光读出的13.6倍;e光读出与o光读出衍射效率之比随写入光强比的变化近似为一常数;Ce:KNSBN晶体具有良好的开关性能。
梁宝来郭庆林傅广生王肇圻
关键词:光折变光开关衍射效率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