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艳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372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盆地
  • 8篇四川盆地
  • 5篇下寒武统
  • 5篇寒武统
  • 5篇储层
  • 4篇油气
  • 3篇优质储层
  • 3篇拉张
  • 2篇灯影组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盐岩
  • 2篇油气勘探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勘探
  • 2篇海相
  • 2篇海相油气
  • 2篇寒武系

机构

  • 1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作者

  • 12篇田艳红
  • 11篇刘树根
  • 11篇宋金民
  • 10篇孙玮
  • 5篇吴娟
  • 4篇彭瀚霖
  • 4篇李智武
  • 3篇龙翼
  • 3篇王晨霞
  • 2篇邓宾
  • 2篇冉波
  • 2篇王国芝
  • 2篇梁锋
  • 2篇钟勇
  • 1篇白志强
  • 1篇张亚雄
  • 1篇张长俊
  • 1篇杨迪
  • 1篇武文慧
  • 1篇赵异华

传媒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被引量:188
2013年
探讨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兴凯地裂运动观点为指导,分析四川盆地早寒武世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形成过程可分为拉张孕育阶段——隆升剥蚀期(灯影组沉积末期)、拉张初始阶段——初始发育期(麦地坪组沉积期)、拉张高潮阶段——壮年期(筇竹寺组沉积期)、拉张衰弱阶段——萎缩期(沧浪铺组沉积期)、拉张消亡阶段——消亡期(龙王庙组沉积期)。其形成演化对于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灯影组优质喀斯特孔洞型储层和下寒武统优质储层的形成与保持,以及断裂输导体系的形成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拉张槽内及其两侧可能成群地分布有震旦系灯影组和下古生界(如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及丰富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
刘树根孙玮罗志立宋金民钟勇田艳红彭瀚霖
关键词:灯影组寒武系油气勘探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机理被引量:15
2015年
为揭示龙王庙组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以钻井、测录井、地震、测试资料、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为基础,对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构造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储层颗粒滩特征与后期成岩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王庙组颗粒滩沉积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准)同生期海水白云石化和淡水溶蚀作用是早期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所在,表生岩溶作用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是晚期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改造的重要建设性和保持性成岩作用,多期岩溶作用叠加形成了龙王庙组溶孔洞型储层,并在晚期超压气藏中保存良好。
田艳红刘树根赵异华孙玮宋林珂宋金民梁锋尹柯惟李俊良王晨霞吴娟龙翼李泽奇
关键词:优质储层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理论被引量:53
2015年
利用四川盆地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料,结合测井、岩心等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四川盆地构造特征、作用、演化过程对油气成藏要素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主要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的联合控制。(1)"兴凯"和"峨眉"地裂运动形成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开江-梁平拉张槽控制了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发育,特别是对烃源岩和储集层展布的控制作用明显,致使烃类的富集区集中在这两个拉张槽周缘地区;(2)加里东和印支古隆起成为区域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油气向古隆起高部位运聚并形成古油气藏;(3)盆山结构对保存条件的影响决定了天然气的最终聚集。因而,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勘探应重点选择拉张槽、古隆起与原地隆起-盆地区或突变型盆山结构区三者相叠合的区域。
刘树根孙玮宋金民邓宾钟勇罗超冉波田艳红李智武彭瀚霖尹柯维
关键词:古隆起四川盆地海相油气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被引量:65
2014年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具有可对比性,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孔隙度>2%的储层厚度多在20-60 m,川中磨溪地区较高石梯地区厚,向西北方向剥蚀,向东南方向厚度减小。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3个因素:拉张槽继承性古地貌、同生期喀斯特作用和液态烃充注作用。拉张槽断层下盘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后期成岩流体的进入和溶蚀孔洞的扩溶奠定了基础;生排烃高峰期的烃类充注作用,既能形成大量孔隙,又能对储层起到积极的保持作用。绵阳—长宁拉张槽东西两侧断阶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中三叠世期间拉张槽内下寒武统供烃中心与川中古隆起重叠地区是龙王庙组晚期优质储层最发育地区。四川盆地内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最发育和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最有利地区均是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川中古隆起相重叠区的东侧,即高石梯—磨溪地区。
刘树根宋金民赵异华钟勇宋林珂田艳红梁锋尹柯惟李俊良
关键词:储层碳酸盐岩下寒武统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储层差异性及气水分布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钻井、测录井、地震和测试资料,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阴极发光分析等,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气层、水层和干层的颗粒滩微相、储层特征和关键性成岩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庙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气层和水层颗粒滩储集性能良好,准同生期淡水溶蚀作用和埋藏期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发育;干层颗粒滩体发育较差,建设性成岩作用对其改造较弱。气层储集性能最为优越,水层次之,干层最差。古隆起次级构造高点的迁移控制储集层的气水分布,气层主要分布在古隆起次级构造高部位,水层位于古隆起次级构造斜坡及低部位。
田艳红刘树根赵异华孙玮宋林珂宋金民梁锋尹柯惟李俊良王晨霞吴娟李泽奇龙翼
关键词:气水分布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中部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被引量:45
2014年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层位。根据钻井资料、测井数据、岩心观察、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碳氧稳定同位素和主元素等分析,对龙王庙组储层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是龙王庙组主要的储集岩性,成岩作用主要有建设性、破坏性和保持性。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溶蚀、破裂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和压溶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白云石化和泥晶化作用。揭示了颗粒滩微相是龙王庙组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基础条件,海水白云石化、准同生期淡水溶蚀和烃类(有机酸)充注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田艳红刘树根赵异华宋金民宋林珂孙玮梁锋张长俊李俊良尹柯惟王晨霞吴娟林彤白志强彭瀚霖陈会芝
关键词:四川盆地下寒武统储层成岩作用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寒武系含气层系流体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上震旦统灯影组是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主要的含气层系。以地层水化学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为基础,分析灯影组-龙王庙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和地层压力分布,研究地层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显示:地层水离子中Cl-、K++Na+和Ca2+占绝对优势,以CaCl2型地层水为主,总矿化度高,变质程度深,封闭性好,还原性强,对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根据压力系数分布特征将龙王庙组-灯影组划分为龙王庙组异常高压带、灯四段-灯二段上部常压带和灯二段下部异常低压带。天然气高产区与地层水矿化度高值区以及超压分布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压力系数对天然气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吴娟刘树根赵异华孙玮宋林珂宋金民梁锋田艳红龙翼李俊良
关键词:四川盆地地层水超压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本文以地质、地震、测井、地化和测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川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油气多期成藏与龙王庙组沉积-成岩演化史,研究龙王庙组优质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合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川中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田艳红刘树根赵异华宋金民宋林珂孙玮梁锋尹柯惟
关键词:油气勘探储层特征沉积相溶蚀作用
文献传递
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被引量:41
2013年
早寒武世兴凯地裂运动形成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通过拉张槽东西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对比研究,发现拉张槽对灯影组风化壳喀斯特、埋藏溶蚀、热液作用和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靠近拉张槽,风化壳喀斯特作用强,灯影组储层溶蚀洞穴发育,储层沥青含量高,有机质酸埋藏溶蚀作用和热液作用强,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储层物性好。拉张槽东侧由于断裂裂缝系统更发育,灯影组的埋藏溶蚀作用、晚期硅质热液活动和热液溶蚀作用强度要大于拉张槽西侧。
宋金民刘树根孙玮武文慧王国芝彭瀚霖田艳红钟勇
关键词:灯影组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中下寒武统风暴岩特征及沉积地质意义被引量:26
2016年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上部、龙王庙组和中寒武统高台组下部发育风暴岩。风暴沉积构造主要有冲刷-充填构造、菊花状构造、风暴撕扯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沉积序列发育均不完整,以A+B+C、A+B、A+C和A+D为主,厚5~12cm;风暴期次共发育5大期,且风暴岩与碎屑石英伴生,风暴期碎屑石英含量普遍高于风暴平息期;风暴岩横向连续性较好,自下而上风暴活动中心呈现出从MX202井区→GS10井区→MX21井区→MX202井区—NCH1井区的迁移特征,平面上形成了NE-SW向展布的3个厚度中心:MX202井—MX12井—MX17井区、GS10井—GS23井—GS26井区和NCH1井区。川中地区中下寒武统风暴岩的发现,指示着该时期研究区为风暴混积潮坪,在NE向的风暴潮流作用下,形成风暴潮汐砂脊,而后在砂脊障壁下形成潟湖;同时指示着沉积古地貌以磨溪地区为高地,分别向SW和NE缓斜,说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北段在沧浪铺组沉积晚期至龙王庙组沉积期已经关闭。
宋金民刘树根赵异华李智武杨迪孙玮宋林珂田艳红尹柯惟
关键词:风暴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