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斐
- 作品数:34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固体脂质纳米粒在上皮单层细胞上的转运机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在犬肾上皮单层细胞(MDCK)上的转运机制。方法:以硬脂胺-异硫氰基荧光素为标记物,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脂质材料,用溶剂扩散法制备荧光标记SLN,考察各因素对SLN跨MDCK单层转运的影响。结果:当SLN脂质浓度从50 mg.L-1增加到400 mg.L-1,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从最高点的56.1×10-6 cm.s-1逐渐下降并维持在20×10-6 cm.s-1左右,同时SLN从单层细胞顶侧向基底侧的转运能力基本高于相反方向。pH的降低和无荧光空白SLN的加入,使Papp减小了30%~50%;而低温及秋水仙素的干扰更使Papp降低至对照的30%。结论:SLN在MDCK细胞单层上的跨膜渗透并不是单一的主动或被动模式,而是细胞内吞的主动转运和细胞层脂质通道被动扩散相结合,顶侧向基底侧转运时主动方式占主导,相反方向时被动方式占主导。
- 黄凌斐黄重光沈汉斌王传明刘志苏
- 关键词:固体脂质纳米粒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用药分析
- 本例患儿入院时紫癜的临床表现可归结为非血小板减少性,有腹痛,无关节炎或关节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在药物治疗上根据上述《指南》选用氯雷他定(抗组胺)、双嘧达莫(抗血小板凝集)、孟鲁司特钠(抗过敏)、西咪替丁(防消化道出血)...
- 黄凌斐
-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降低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实践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以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为核心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在降低儿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成效。方法建立AMS团队,分析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的原因。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0限定日剂量数(DDDs)为目标,结合现状提出综合改进策略,比较改进前后该院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分析AMS改进的效果。结果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21年的24.83 DDDs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19.06 DDDs,23个科室中21个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出现下降。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送检率从82.01%提升至89.09%,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5.74%下降至43.63%,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由27.21%下降至24.18%,而医院感染例次率从3.18%下降至2.66%,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从12.45%下降至10.99%,Ⅰ类切口感染发病率未发生变化。结论以AMS为核心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行之有效,能促进儿童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王思思程晓英黄凌斐王诙译汪伟王晓豪李甫棒
-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
- 炎症性肠病患儿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儿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IBD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数据,根据药物依从性量表得分将患儿分为服药依从性不良组(≤16分)和服药依从性良好组(≥17分),比较2组人口社会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构建IBD患儿服药依从性不良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共152例患儿,服药依从性不良者69例(45.4%)。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OR=1.13,95%CI 1.02~1.25,P=0.024)、服药频率(OR=2.00,95%CI 1.22~3.27,P=0.006)、母亲文化教育程度(OR=0.59,95%CI 0.38~0.92,P=0.020)以及父母的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Knowledge Score,CCKNOW)得分(OR=0.90,95%CI 0.83~0.99,P=0.023)是患儿服药依从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基于此4项预测指标构建患儿服药依从性不良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Logit(P)=0.117×年龄+0.692×服药频率−0.533×母亲文化教育程度−0.102×父母CCKONW得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83~0.835)。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983,P=0.650,模型拟合的准确度较好;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校准和预测能力。结论IBD患儿服药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患儿年龄、服药频率、患儿母亲文化教育程度以及父母疾病相关知识素养,相关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良好,有助于早期识别服药依从性不良高风险人群。
- 叶伟峰吴园园孙琎孙琎高向波黄凌斐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儿童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 1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用药分析
-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理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其传统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及糖皮质激素为主。药师通过1例过敏性紫癜(腹型)患...
- 黄凌斐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复方甘草酸苷(美能)糖皮质激素
- 文献传递
- 血浆白蛋白水平对霉酚酸药-时曲线下面积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与MPA-AUC之间的关系,以期能通过血浆白蛋白水平来推测霉酚酸血药浓度的范围,指导药物剂量调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
- 黄凌斐
- 文献传递
- 药学路径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实践初探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过去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ITP进入了临床路径管理,有了其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保证了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并减少了治疗过程的随意化...
- 黄凌斐
- 文献传递
- 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霉酚酸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 目的:探索霉酚酸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PA-AUC0-12h)与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PNS)的疾病状态及用药因素间的关联性,选取对MPA-AUC0-12h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并建立MPA-AUC0-12h的预测模型,以减少...
- 黄凌斐王君燕吴妙莲方罗
- 关键词:霉酚酸肾病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学专业实习带教中目标管理法的构建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药学专业实习生培训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至2017年度某医院PIVAS实习的32名药学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名),分别予以传统带教和MBO教学模式带教4周。出科前以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以及教学双方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9.0进行非参数检验和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88.03±5.86)分vs.(80.69±9.74)分,P=0.016]、操作成绩[(96.97±2.62)分vs.(94.14±4.31)分,P=0.034]与综合能力考核成绩[(93.03±3.63)分vs.(89.00±5.54)分,P=0.021]均明显提升,且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满意度[(92.38±1.88)分vs.(83.75±3.02)分,P=0.023]及实习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93.75±1.91)分vs.(84.81±3.04)分,P=0.018]也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BO教学能有效提升PIVAS药学实习生教学效果,值得在PIVAS药学专业实习带教中进行推广应用。
- 吴园园叶伟峰陆美斐黄凌斐高鹏纪彩吴妙莲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学专业实习带教
- 基于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氯喹及羟氯喹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氯喹及羟氯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推荐试用治疗药物,但存在较多安全性问题。研究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综合评价分析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事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不良事件个案报告,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者信息、报告时间、常见不良事件等进行分析,采用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综合标准法(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两种比值失衡分析法检测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信号,进而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报道对ROR法和MHRA法均有检出的信号进行药品相关性评估分析。结果: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FAERS数据库中以氯喹和羟氯喹为主要和次要怀疑药物的初次上报报告分别为383例和11169例,其中导致死亡的报告51例(13.3%)和310例(2.8%),致死事件包括药物中毒、自杀、胎儿死亡、心脏骤停等。ROR法和MHRA法分别检出氯喹相关信号105个和100个,羟氯喹相关728个和650个。经筛选,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视网膜病变、感音神经性耳聋、肌病、药物性精神病、转氨酶异常和溶血等。其中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肥大、视神经萎缩、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等和尖端扭转型室速、长QT综合征、限制性心肌病、颅神经损伤、低血糖等分别未在氯喹和羟氯喹说明书中提及。结论:在氯喹和羟氯喹的临床应用中,应关注心脏毒性、视网膜毒性和耳毒性等不良反应,并加强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氯喹),及低血糖(羟氯喹)等新的不良反应信号的监测。
- 朱正怡倪映华高鹏王慧娟黄凌斐杨巨飞方罗
- 关键词:氯喹羟氯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