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桐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综合交通
  • 2篇综合交通运输
  • 2篇联运
  • 2篇交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
  • 2篇公铁联运
  • 2篇轨道交通
  • 2篇LOGIT
  • 2篇城市轨道交通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站
  • 1篇多时间尺度
  • 1篇拥挤效应
  • 1篇直达运输
  • 1篇枢纽
  • 1篇铁路
  • 1篇铁路运输
  • 1篇通勤
  • 1篇配流
  • 1篇配流模型

机构

  • 7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交通通信...

作者

  • 7篇张桐
  • 3篇毛保华
  • 3篇张思佳
  • 2篇贾顺平
  • 1篇唐优华
  • 1篇孙全欣
  • 1篇柏赟
  • 1篇许奇
  • 1篇田志强
  • 1篇李军
  • 1篇陈志杰
  • 1篇曾玮

传媒

  • 5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公铁联运规模效应和枢纽拥挤效应的联动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公铁联运最主要的优势就是采用轴辐式网络结构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货运量越大,规模效应越明显;另一方面,过多的货物在枢纽集结会造成枢纽拥挤,增加货物在枢纽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了公铁联运的竞争力.本文分别采用与流量相关的分段成本函数和M/M/c的排队模型来描述公铁联运的规模效应和拥挤效应,建立了非线性的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综合分析规模效应和枢纽拥挤效应对公铁联运的影响.采用混合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本文的模型,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效果.最后,分析了铁路服务固定成本、公路运输成本、货物运到期限和枢纽能力对公铁联运竞争力的影响.
唐继孟孙全欣张桐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公铁联运
集装箱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集装箱公铁联运是集装箱海铁联运向内陆延伸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本文从集装箱公铁联运及公路直达运输作业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托运人运输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铁联运和公路直达运输广义费用函数,并以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采用MNL模型构建了托运人运输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分析起讫点间各承运人的收益情况,构建了公路直达运输与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的博弈模型.所选案例结果表明,现阶段在铁路运价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公路直达运输承运公司和短途物流企业可分别通过适当提高公路直达运费和降低公路接驳费率提升企业收益;随着公铁联运的发展,当短途物流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时,铁路企业可通过制定最优定价策略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张桐毛保华曾玮麻存瑞张思佳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公铁联运博弈
旅客引导光带的设计及引导效能分析
2018年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客运站的发展和现有引导标识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以引导光带为核心的旅客引导系统,并阐明了该引导系统的构成、版面样式、空间位置、信息内容及紧急疏散情况下引导光带的调整.设计了以"熵"来衡量引导系统效能的模型,对比分析了现有引导系统下和以引导光带为核心的旅客引导系统下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同一条旅客流线的引导效能.结果表明,现有引导系统下的流线熵为2. 864 988,以引导光带为核心的旅客引导系统下的流线熵为4. 210 587,后者引导效能较优.
刘颂田志强张桐杨彦强
关键词: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OD估计被引量:10
2017年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短时OD估计的多模型组合方法,估计早晚高峰期间15 min内进站客流的去向目的站.组合模型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进站客流分流率为状态变量,并利用历史数据预估其中通勤客流的分流率,然后通过交互多模型算法加权融合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流率估计结果.以北京地铁为案例,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的15 min分流率估计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6.4%和21.8%,晚高峰期间分别为22.7%和24.6%,比既有文献的估计误差减小了约一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实时的线网客流分布预测提供更准确的输入数据,以辅助运营管理部门实现客流预警和应急响应.
陈志杰毛保华柏赟许奇张桐
关键词:交通工程多时间尺度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出行距离分布对轨道线网内公交竞争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分布变化对高密度轨道线网影响下的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城市居民出行距离的变化趋势,提出公交站点选择概率的计算方法,建立基于Logit-SUE的公共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研究区域内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和居住分散性系数对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及各站点选择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扩张趋势下,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存在逐渐增大的趋势,轨道交通方式的优势逐渐突显,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逐渐减弱;公交线路各站点选择概率逐渐减小,且线路中心区站点对平均出行距离的灵敏性相对线路边缘区站点较低.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居住分散性系数存在逐渐减小的趋势,分散性系数越小,居民居住地分布越集中,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的选择概率越小,竞争力越弱.随着乘客居住地分布由"小而分散"向"大而集中"转变,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各站点选择概率存在逐渐减小的趋势.
张思佳贾顺平贾顺平毛保华张桐
关键词:交通工程客流分配
机车司机感知能力综合评价探讨
2018年
针对机车司机感知特性进行分析,从视觉感知能力、听觉感知能力及体位平衡感知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机车司机感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109位机车司机进行了11项相关指标测试,引入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机车司机感知能力等级进行了有效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识别出待评价机车司机的综合感知能力,为机车司机感知能力的测评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唐优华张桐喻晴
关键词:机车司机感知能力
考虑地铁站点多方式接驳范围的接运网络配流模型被引量:5
2018年
以接运地铁站点的多方式接驳网络内出行者接驳方式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改进既有接驳时间费用的计算方法.本文考虑地铁站点不同接驳方式的接驳范围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建立基于Logit-SUE的多方式接驳网络配流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分析出行者对路径阻抗感知系数θ、接驳距离增加系数β和共享单车停车位设置距离l?bike对配流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θ越大,配流结果随机性越弱,实际阻抗越小的接驳方式选择概率越大;β越大,接驳距离越长,步行方式选择概率越小,自行车方式选择概率先增大后减小,而公交方式选择概率则逐渐增大;l?bike越大,自行车方式选择概率越小,公交和步行方式选择概率则越大,且随着β的逐渐增大,l?bike对自行车接驳方式选择概率的影响程度先增加后减小.
张思佳贾顺平贾顺平李军张桐
关键词:城市交通地铁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