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熊猫
  • 1篇异常发情
  • 1篇排卵
  • 1篇圈养
  • 1篇圈养大熊猫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免疫
  • 1篇精清
  • 1篇精子
  • 1篇精子质量
  • 1篇激素
  • 1篇发情
  • 1篇繁殖
  • 1篇繁殖研究
  • 1篇放射免疫
  • 1篇雌激素

机构

  • 3篇中国保护大熊...

作者

  • 3篇黄炎
  • 3篇周应敏
  • 3篇邓涛
  • 2篇张和民
  • 2篇李德生
  • 2篇李仁贵
  • 2篇王鹏彦
  • 2篇黄晓宇
  • 1篇曾昌霞
  • 1篇杨海迪
  • 1篇吴代福
  • 1篇谢浩
  • 1篇胡海平
  • 1篇董礼
  • 1篇冯明富

传媒

  • 2篇野生动物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精清对大熊猫精子质量的影响
2013年
将大熊猫精液分为3组:A组(原始精液),B组(50%精清+50%稀释液)和C组(100%稀释液),在37℃间隔20 min取样检查,评估精子活率、运动速度;B、C组取部分样品制备成冻精,解冻后在37℃比较上述2个指标,一共取样9次。结果显示:鲜精部分60 min以内A、B、C 3个组活率、运动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第80 min A与B、C组间活率出现差异(P<0.01),但B、C组间无差异(P>0.05),A组的活率在第80 min时开始显著降低,B、C组在20~180 min内均未见显著降低(P>0.05)。速度方面,A与B、A与C、B与C组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是第80、60、160 min,A、B、C出现显著降低的时间分别是60、160、180 min。冻精部分,B、C组在活率、运动速度中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37℃下,精清不利于延长大熊猫鲜精存活时间也不利于精子保持稳定的快速运动,且精清含量越高其影响越大;冻精解冻后的活力则无显著变化。
周应敏黄炎邓涛李仁贵董礼冯明富李德生王鹏彦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精清精子
大熊猫异常发情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行为观察、外阴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及雌激素测定是监测人工圈养大熊猫发情、指导配种的主要方法。本文报道了一例大熊猫发情期间这4种监测方法结果存在与正常发情不相一致的现象。该大熊猫在发情前、中期及高峰期均没有发情行为,但其外生殖器表现出开口、从小到大、从内缩到外翻;颜色也呈现了灰白、潮红、粉红、灰白的一系列正常发情母大熊猫外生殖器形态及颜色方面的变化;其E1G/Cr变化则与常见的发情期E1G/Cr变化一致,从基础水平逐步上升至峰值,峰值后迅速下降至基础值。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率在初期至高峰期一直保持基础水平,细胞核破裂的比例小于20%,远远小于正常发情者70%的角化率;根据雌激素含量的变化,在距离E1G/Cr峰值10 h时为其实施首次人工授精,当年秋季该大熊猫顺利产下一仔。
周应敏黄炎李德生王鹏彦张和民邓涛黄晓宇胡海平李仁贵吴代福曾昌霞
关键词:大熊猫雌激素排卵
免疫分析技术在圈养大熊猫繁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选择性对待测物中的抗体或抗原进行识别和测定的方法,其中以放射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运用最多。文章简述了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圈养大熊猫雌二醇(E)、促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尿中的黄体生成素的峰值几乎与雌二醇峰值同时出现,之后随着孕酮浓度迅速上升而下降,认为黄体生成素高峰的出现即代表有成熟的卵排出,从而为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通过测定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雌酮-3-葡萄糖醛酸(EIG)的变化以达到预测排卵的目的,所获得的结果与采用放射免疫法相一致。通过以上论述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邓涛杨海迪谢浩黄晓宇周应敏黄炎
关键词: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大熊猫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