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疫情
  • 5篇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艾滋病
  • 2篇性传播
  • 2篇疫情形势
  • 2篇恙虫病
  • 2篇菌病
  • 2篇暴发疫情
  • 2篇病毒感染
  • 2篇肠道
  • 2篇肠道病毒
  • 2篇肠道病毒71...
  • 2篇虫病

机构

  • 19篇驻马店市疾病...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正阳县疾病预...

作者

  • 19篇闫佳
  • 10篇刘建
  • 7篇韩娟
  • 5篇潘婷婷
  • 2篇李卫红
  • 1篇时凯
  • 1篇聂玉刚
  • 1篇周晓
  • 1篇夏军林
  • 1篇吴高歌

传媒

  • 10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预防医学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县一起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规律,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统一设计的个案调查表收集暴发疫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结果此次暴发疫情首例病例发病日期2017年10月9日,末例病例2018年1月31日,发病高峰11月中下旬。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66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3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34例;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中位数52.35岁(20~75岁);45~64岁占全部病例总数的74.2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3.94%。共捕鼠76只,鼠密度为4.61%,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数的81.58%,未检测出汉坦病毒。结论出血热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中老年劳动力人群,流行季节来临前加强鼠密度监测,科学指导灭鼠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人群接触传染源机会,可有效降低暴发风险。
刘建闫佳夏军林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鼠密度监测
2016-201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报告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以现住址和发病日期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201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报告卡,运用Excel 2007对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8年三年内共报告手足口病14076例,市区、县级和乡级医疗机构各报告8520例、4221例和30例,分别占总病例的60.53%、29.99%和0.21%。三年间驿城区本地报告率为97.01%,遂平县和平舆县本地报告率分别为16.39%和6.17%。报告重症病例13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58例,占43.61%。结论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意愿和诊疗能力,引导患者合理就诊。市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重症病例的采样力度,提高病原学监测质量。
闫佳黄琳潘婷婷刘建
关键词:手足口病
1995~2019年驻马店市艾滋病疫情现状及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艾滋病(AIDS)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19年驻马店市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累计报告的AIDS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5~2019年驻马店市累计发现并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17810例,现存活11491例。疫情呈现迅速上升、快速下降、趋于平稳3个时期;共报告死亡病例6319例,2005年达到高峰,2005~2017年报告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P<0.01),但近3年病死率有上升趋势(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上蔡县,9135例(52.29%);年龄以30~39岁病例最多,6041例(33.92%),15~19和6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性别比分别是3.65∶1和2.11∶1;感染途径中累计病例以经血传播为主,11466例(64.38%),其次是异性传播,4814例(27.03%),经血途径和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P<0.01),经异性和同性性传播病例占当年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结论性传播成为驻马店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性性传播增长趋势明显。
韩娟郭敬业闫佳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形势性传播
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和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度值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伤寒副伤寒的季节特征。结果2010—2019年驻马店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74/10万;2010年以来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_(趋势)=1049.992,P<0.001)。县区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901,P<0.001),较高的地区在正阳县和驿城区。2010—2019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594,圆形分布显示发病高峰日(95%CI)为8月28日(8月22日,9月4日)。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中,男女性别比为1.65∶1。结论2010—2019年驻马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以散发为主,但偶有暴发疫情发生,应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暴发。
刘建闫佳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暴发疫情
驻马店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动情况和随访现状。方法调查样本来自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数据库,从中随机抽取790例HIV/AIDS现存活并处于随访状态的病例,各县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随访管理现状及接受异地随访管理意愿。结果 790例HIV/AIDS病例,其中96例死亡或失访,实际调查694例HIV/AIDS,本地非流动病例589例,异地流动病例105例,本地非流动病例与异地流动病例CD4检测比例、单阳家庭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和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9,P=0.001;χ^2=22.960,P<0.001;χ^2=5.395,P=0.02)。调查对象中418例病例愿意接受异地医疗机构随访管理服务,276例病例拒绝接受异地医疗机构随访管理服务。结论当地HIV/AIDS病例中异地流动病例的随访管理现状存在一定问题,病人的合理需求仍未得到较好的解决。
韩娟郭敬业闫佳
关键词:HIV随访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发现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核实国家艾滋病信息系统中驻马店市已经上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病例高危行为暴露史相关信息,甄别异性性接触感染HIV的方式,分析异性传播病例行为特征和人群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设计统一问卷,由各县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人员一对一访谈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报告的217例异性性传播病例,通过调查甄别,现存活且能正常参与调查的异性性传播病例166例,男女性别比2.32∶1;经阳性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病例18例(10.84%),经非婚商业性伴传播病例94例(56.63%),经非婚非商业性伴传播病例54例(32.53%),传播方式构成在不同性别、外出务工史有无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716、15.229,P<0.001)。男性以非婚商业性伴传播为主(75.00%),女性以非婚非商业性伴传播为主(60.00%);有外出务工史病例以非婚商业性伴传播为主(70.00%);不同年龄组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场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0,P<0.05)。在低档场所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31.17%),在中高档场所中以20岁~年龄组(20.00%),随着年龄增长在低档场所中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逐渐增加。结论驻马店市异性性传播方式主要以非婚商业性伴传播为主,根据对不同性伴社会人口学特点分析发现,驻马店市针对HIV/AIDS性传播人群的重点防治工作要放在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套使用干预方面。
韩娟郭敬业闫佳
关键词:HIV/AIDS异性性传播商业性非商业性安全套
驻马店市2015-2019年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制定水质改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全市各监测点水样检测结果,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三项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15-2019年共检测3538份水样,菌落总数(χ^(2)_(趋势)=12.370,P<0.001)、总大肠菌群(χ^(2)_(趋势)=5.089,P=0.024)和微生物综合指标(χ^(2)_(趋势)=14.020,P<0.001)合格率变化年度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供水方式和不同水期微生物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深井为水源的水样微生物综合合格率最高(86.18%)、其次为水库水(82.61%)、浅井水(65.66%)和溪水(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22,P<0.001);出厂水菌落总数和微生物综合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末梢水(χ^(2)=18.258,P<0.001;χ^(2)=19.513,P<0.001)。结论2015-2019年驻马店市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逐年升高,但末梢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春莉闫佳许玲慧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14-202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恙虫病时空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驻马店市恙虫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为恙虫病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工作重点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度法和圆分布法对2014-2020年驻马店市恙虫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发病高峰。应用ArcGIS软件从乡镇(街道办)尺度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空间聚集区域及其变化特点。结果 2014-2020年驻马店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74例,年均发病率2.00/10万,人群以农民为主(89.82%),主要集中在46~80岁中老年群体(77.12%)。发病高峰日(95%CI)为10月31日(10月30日~11月2日)。恙虫病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Moran's I指数=0.402,P <0.001),发病热点区域自汝南县向北(上蔡县)、向东(平舆县)和向东南(正阳县)扩散,汝南县一级热点区域数从2014-2019年7~9个下降到2020年3个;上蔡县热点区域数从2017年0个和2018年2个升高到2019年15个和2020年10个;平舆县热点区域数从2017年5个、2018年4个、2019年3个升高到2020年13个。结论 2014-2020年驻马店市恙虫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并呈现明显的发病高峰,时空上发病聚集区域有不断扩散态势,建议加强疫情及宿主媒介监测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黄琳闫佳
关键词:恙虫病
2014-2019年驻马店市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2019年驻马店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季节性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4-2019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3571例,核酸阳性669例,总阳性率18.73%。2017-2018年度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达到32.12%。阳性标本以新甲H1型为主(284例),其次为B型(225例)和季H3型(160例),各年度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645,P<0.001)。5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群阳性检出率较低,各年龄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86,P<0.001)。流感病毒活动高峰在12-次年3月份,整体以H3N2和B型为主交替流行。结论驻马店市流感呈现冬春季流行高峰,应在高峰季节来临前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持续提高哨点医院重点科室采样质量,适时增大采样量。
闫佳刘建黄琳潘婷婷
关键词:流感病毒哨点监测
2012-2015年驻马店市布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为制定驻马店市布病防控措施和加强布病防控工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驻马店市布病防控现状调查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发病814例,平均发病率为3.05/10万,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35.18%。病例分布从2012年的5个县区扩大到2015年的全部县区,以成年男性和农民为主,春夏季较多。各县区防控组织管理健全,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疫情及时报告和处置,病例得到治疗,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结论驻马店市布病发病快速上升,综合防措施基本落实到位,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但仍存在未能主动搜索病例、大部分县疾控中心未开展病例治疗、病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李卫红闫佳周晓吴高歌
关键词:布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