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从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谈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
- 2016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这就给疾...
- 李卫红
- 关键词:慢性病疾病防治健康教育
- 银屑病的生物治疗新进展
- 银屑病患者皮肤内存着假定的特异性抗原。抗原递呈细胞(APC)捕获该抗原后经加工、处理成为短肽并与自身的MHC分子形成复合物表达于APC的表面。第一信号,即APC将抗原短肽递呈给天然T淋巴细胞(包括CD4或CD8)的TCR...
- 李卫红
- 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生物治疗
- 文献传递
- 驻马店市2005~2014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暴发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社会可造成严重的影响[1]。2004年我国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扩大了传染病的监测范围,传染病报告的数量、及时性及种类有很大改变,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发病状况。现对驻马店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为驻马店市制定传染病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李卫红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暴发疫情
- 2012-2015年驻马店市布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为制定驻马店市布病防控措施和加强布病防控工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驻马店市布病防控现状调查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发病814例,平均发病率为3.05/10万,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35.18%。病例分布从2012年的5个县区扩大到2015年的全部县区,以成年男性和农民为主,春夏季较多。各县区防控组织管理健全,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疫情及时报告和处置,病例得到治疗,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结论驻马店市布病发病快速上升,综合防措施基本落实到位,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但仍存在未能主动搜索病例、大部分县疾控中心未开展病例治疗、病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 李卫红闫佳周晓吴高歌
- 关键词:布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措施
- 2010-2014年驻马店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累计报告发病738例,平均发病率为2.09/10万,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56.04%;两个县区发病441例和100例,占59.76%和13.55%;7、8月份发病108例和77例,占10.43%和10.16%;10岁-、15岁-组发病124例和93例,占16.80%和12.61%;学生、农民发病322例和247例,占43.63%和33.47%。暴发疫情1起,发病16例。结论2010—2014年驻马店市甲肝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两个县区高发,夏秋季多发,高发年龄为10岁-、15岁-组,职业主要为学生和农民。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控制甲肝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 李卫红
-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暴发疫情
- 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信息化管理的探讨被引量:8
- 2007年
- 网络直报信息化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面对新发、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更好开展网络直报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网络直报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正逐步广泛化、正规化,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 李卫红曹付群张振武冯江平
-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信息化管理
- 从传染病死亡状况谈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的直报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传染病死亡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居民死亡回顾性调查传染病死亡率为7.71/10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48/10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2.79/10万,与居民死亡调查传染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漏报率80.85%,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率63.8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漏报、缺报病种不同。结论两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死亡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如实反映居民传染病死亡状况;应继续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加强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判定的培训,正确、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编制根本死因ICD10编码,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 李卫红曹付群冯江平
- 关键词:传染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
- 驻马店市正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及预防控制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卫红张振武曹付群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从居民死亡漏报分析谈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通过比较居民死亡调查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死亡率、死亡漏报率,发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驻马店市驿城区居民死亡调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直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居民死亡总漏报率为87.59%。网络直报死亡率为56.91/10万明显低于居民死亡调查死亡率458.63/10万(P<0.001);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为95.3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死亡漏报率36.39%(P<0.001);因病死亡漏报率与其他原因死亡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死亡漏报严重,网络直报死亡率严重低于居民调查死亡率。农村居民死亡漏报率高于城市。建议:健全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制度;扩大死因监测范围;完善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技术规范;加强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 李卫红杨国强
- 关键词:死亡漏报死因监测网络直报
- 驻马店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
- 2012年
- 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后,报告管理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得到很大提高,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也得到极大改善。报告质量是整个报告工作的重点,高质量的进行传染病信息的报告、分析和利用,是进行传染病科学预防控制决策的关键[1]。
- 李卫红
-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