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凯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驻马店市10年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驻马店市甲型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全市甲型肝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1998—2007年甲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间甲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季节性,10~39岁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1.96%,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为2.16∶1。结论该市有计划有重点地落实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甲型肝炎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 时凯冯江平张振武
- 关键词:甲型肝炎流行病学
- 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因溯源
- 2022年
- 目的对202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进行基因溯源分析,为制定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年驻马店市发生的2例COVID-19病例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阳性咽拭子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并构建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Neighbor-joining法)分析。结果2株2019-nCo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与Wuhan-Hu-1(NC_045512.2)同源性为99.80%~99.90%,在进化树分支上均属于德尔塔(Delta)株,但分属在不同的进化分支上,是两条不同的传播链。结论通过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取样本的病毒全部基因信息,能快速准确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溯源,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 徐涛时凯万传君崔海燕刘彬李颖邢苏培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进化分析
- 驻马店市1992~2003年甲型肝炎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 2004年
- 时凯
- 关键词:甲型肝炎疫情流行病学
- 2004~2008年驻马店市麻疹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状况,掌握流行趋势和规律,为预防控制麻疹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驻马店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驻马店市2004~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090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5.39/10万,病死率为0.43%。年发病率,2004~2008年分别为0.63/10万、5.90/10万、4.78/10万、10.92/10万、4.97/10万。年均发病率,10个县、区为1.59/10万~15.98/10万;男性与女性分别为6.39/10万、4.32/10万;0岁、1~6岁、7~14岁和≥15岁分别为118.79/10万、27.40/10万、8.12/10万、1.07/10万。全部病例中.≤7个月的占13.40%,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51.72%、20.00%。[结论]2004~2008年驻马店市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地发病率差异很大,麻疹疫苗接种脱漏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 李卫红时凯张振武
- 关键词:麻疹疫情
- 驻马店市2006~2007年乙脑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时凯李卫红冯江平
- 关键词:乙脑疫情监测
- 2004—2008年驻马店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近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驻马店市2004—2008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驻马店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共计112 2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7.98/10万,各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52.78%(其中又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为主,它们各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84.13%和8.87%),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38.35%)和肠道传染病(7.46%)。发病群体以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97∶1。结论肝炎,肺结核、痢疾、艾滋病、性病、麻疹为该市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尤为重要。
- 时凯
- 关键词:发病率疫情分析
- 200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对2008年驻马店市651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2008年驻马店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8.56/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457例,女性194例; 患者最小5个月,最大30岁,1-3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共发病368例,占发病总数的56.53%;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 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份,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49.00%(319/651); 全市九县一区均有病例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驿城区、其次为正阳、汝南、西平、上蔡、新蔡、泌阳、确山、遂平。结论该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平稳,但仍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治,以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 时凯周建平李卫红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 2005-2012年驻马店市布鲁氏杆菌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05-2012年驻马店市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趋势、特征,为预防、控制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驻马店市布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驻马店市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在确山县,呈扩散态势;2月疫情开始上升,3~5月为发病高峰,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结论目前,驻马店市人间布病疫情处于活跃期并呈上升趋势,重点人群高发与接触机会有关,季节性特征与贩运、育肥、梳绒时期及羊只的产羔及流产季节密切相关,防控的重点是加强畜间检疫、落实病羊淘汰,提高重点人群的预防意识。
- 刘建韩娟闫佳时凯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 2005—2007年驻马店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2005—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驻马店市2005—2007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发生麻疹病例1 657例,年均发病率6.57/10万,2007年最高为9.96/10万,2005年最低为4.39/10万,无死亡病例。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麻疹流行呈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状态,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MV)的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
- 时凯冯江平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 驻马店市15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Ct值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者临床特征及核酸检测Ct值的动态变化,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驻马店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背景信息及核酸检测结果,对不同样本类型、不同临床症状感染者样本检测Ct值进行比较,并探讨感染人群中核酸阳性率及Ct值的动态变化。结果共有154例COVID-19感染者,确诊病例139例(占90.26%),无症状感染者占9.74%;以20~<40岁为主(占69.48%),职业多为农民及民工(占57.79%),101例(占65.58%)有武汉暴露史。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性别、年龄、武汉暴露史、治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首轮核酸检测的阳性率85.06%,3轮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00.00%。确诊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占82.01%)、干嗽(占97.41%)、咳痰(占25.90%)、乏力(占22.30%);不同临床症状、不同样本类型样本首轮核酸阳性检出率和检测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取及时干预措施后2~3周感染者核酸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结论 COVID-19感染者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需要加强筛查和管理;单轮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现象,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多次核酸检测避免漏检或复阳现象。
- 崔海燕时凯樊亚丽陈兵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