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举

作品数:10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电子舌
  • 3篇掩味
  • 2篇氧化苦参
  • 2篇氧化苦参碱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味觉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碱
  • 1篇电子鼻
  • 1篇电子眼
  • 1篇心内科
  • 1篇心内科临床
  • 1篇学成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小檗碱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培训
  • 1篇药物

机构

  • 10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科高中标...
  • 1篇郑州众生实业...

作者

  • 10篇陈鹏举
  • 9篇刘瑞新
  • 8篇张璐
  • 8篇李学林
  • 6篇施钧瀚
  • 4篇康冰亚
  • 4篇王艳丽
  • 4篇王青晓
  • 4篇姚静
  • 2篇孟菲
  • 2篇高晓洁
  • 2篇孟祥乐
  • 1篇陈小菲
  • 1篇吴子丹
  • 1篇荣春蕾
  • 1篇李振国
  • 1篇马静
  • 1篇李春晓
  • 1篇管鸽
  • 1篇陈玉欢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草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PLC指纹图谱考察3种复合掩味佐剂对御寒颗粒汤剂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3种复合掩味佐剂——咖啡味中药伴侣、巧克力味中药伴侣、甜橙味中药伴侣掩味前后御寒颗粒汤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揭示3种复合掩味佐剂对御寒颗粒汤剂的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以单味配方颗粒组成的御寒颗粒方为苦味载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参考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其化学成分的特征图谱测定方法,以掩味前后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以及总峰面积为指标,比较御寒颗粒汤剂掩味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掩味前后的御寒颗粒汤剂,特征图谱共有峰有22个,与原液相比,加入3类中药伴侣后的样品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变化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8±0.04)%、(0.11±0.04)%、(0.17±0.06)%,均<0.2%;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变化率的绝对值均值甜橙味为(1.81±1.26)%,<5%;咖啡味和巧克力味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绝对值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别为:2.30%(1.45%-3.99%)、3.73%(2.70%-6.68%);与原液相比,总峰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复合掩味佐剂中,甜橙味对御寒颗粒汤剂的化学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咖啡味和巧克力味对其汤剂的某些成分有微小的影响,但对其汤剂中化学成分的总量无显著影响,是否会影响到其汤剂的药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
姚静施钧瀚桂新景王青晓张璐康冰亚陈鹏举田亮玉李学林刘瑞新
关键词:掩味
基于口尝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的药物苦味叠加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中药汤剂含有复杂的苦味。该文以中药单体苦味物质简单混合为切入点研究苦味叠加的呈苦规律。以盐酸小檗碱(生物碱类)、栀子苷(萜类)、熊果苷(糖苷类)为母液物质,以槐定碱(生物碱类)、龙胆苦苷(萜类)、葛根素(糖苷类)为添加物质,将不同的添加物质按照浓度梯度分别与不同母液两两混合进行苦味叠加得到混合液,通过口尝评价(THTPM)和电子舌评价添加物溶液和混合液的苦度,以威布尔、对数曲线建立添加物溶液及混合液的苦度-浓度拟合模型。对比分析添加物溶液与混合液的苦度-浓度模型、苦度差值(ΔI0/ΔIe),探讨母液对混合液苦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添加物溶液苦度模型和混合液叠加苦度模型都符合威布尔模型和对数模型(口尝评价:R2≥0.8870,P<0.01;电子舌评价:R2≥0.7532,P<0.05),威布尔模型的拟合度普遍高于对数模型;口尝苦度差值(ΔI0)呈单调递减趋势;口尝叠加苦度和电子舌叠加苦度拟合方程:R2≥0.8742,P<0.01。该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中药苦味物质相互叠加,进行口尝和电子舌联合评价,发现叠加后的苦度依然与添加物质浓度呈威布尔或对数关系;口尝评价显示苦味母液对混合液苦度的影响随添加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电子舌叠加苦度和口尝叠加苦度明显相关。但后期需通过筛选浓度梯度、增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验证。
李学林张耀陈鹏举陈鹏举施钧瀚王青晓姚静张璐王青晓马静张璐刘瑞新
关键词:电子舌
益艾康胶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制剂益艾康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进而对多批次的益艾康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Nucleodur C18 Pyramid色谱柱(4.6 mmx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
孟菲秦会珍张丽先魏悦陈鹏举赵娅曹英杰唐进法孟祥乐
关键词:益艾康胶囊复方制剂指纹图谱
LBL-CBL/PBL/RISE交叉教学法用于心内科临床药师培训的探索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索心内科专科临床药师培训的新方法,为提高临床药学带教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将传统教学法(LBL)与病例导向(CBL)、问题导向(PBL)、文献导向(RISE)教学方法交叉结合应用于基地临床药师学员的培养。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LBL法与CBL/PBL/RISE法。临床实践教学中,前半部分的查房、问诊、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处方点评及不良反应上报以LBL法为主,交叉CBL/PBL/RISE法为辅,病例讨论及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则相反;临床实践教学的后半部分全部以CBL/PBL/RISE法为主,辅以LBL法。结果:LBL-CBL/PBL/RISE交叉教学法在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配合带教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方法和思路,有效提高了学员分析病例、发现问题、文献检索、解决问题和参与制定治疗方案的能力。结论:LBL-CBL/PBL/RISE交叉教学法在给予学员系统性临床药学、临床医学知识的同时,兼顾了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双向提高学员素质和临床药师带教水平,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适用于学习内容多而复杂的专科(心内科)。
荣春蕾陈鹏举管鸽管鸽孟菲刘瑞新
关键词:LBL心内科临床药师
基于电子舌法对中药苦味化合物苦度的预测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电子舌对药物的苦度进行预测的方法。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模型药物,基于25位口尝评价员的口感评价结果和TS-5000Z电子舌传感器的味觉信息数据建立相应的苦度预测模型(BMP),并使用交互验证和残差分析法对模型拟合精度和优度进行评价,对电子舌预测苦味化合物苦度能力进行探索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电子舌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苦度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5 5(P<0.01,n=6)和0.979 3(P<0.01,n=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0.563 1和0.290 3;交互验证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3 9(P<0.01,n=4)和0.953 5(P<0.01,n=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306 9,0.276 5;标准化残差在±2.776范围内呈随机分布,显示回归结果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和拟合优度均较高,能够较准确的预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苦度,可以作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溶液苦度预测的模型,并为其他药物苦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李学林桂新景刘瑞新高晓洁孟祥乐陈鹏举康冰亚张璐施钧瀚
关键词:电子舌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四类味觉分类辨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用于不同味觉中药分类辨识的可行性。方法 以分别具有苦、甜、酸、咸4种味道的35种饮片水煎液和12种常用食品类成分溶液为研究载体,获取其NIRS信息作为自变量(X),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饮片性状项下味觉描述结合口尝结果作为标杆信息(Y),比较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discriminant analysis,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分别对中药苦、甜、酸、咸4类味觉进行模型辨识探讨,并基于留一法交互验证结果的混淆矩阵(confusionmatrix,CM)和敏感性、特异性、精度等指标对模型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ble transformation,SNV)是相对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以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的PCA-DA模型为最优辨识模型,其对苦与非苦、甜与非甜、酸与非酸、咸与非咸、四分类辨识的留一法交互验证正判率分别为89.4%、93.6%、87.2%、97.9%、87.2%。四分类辨识混淆矩阵也以PCA-DA模型性能较好,对苦、甜、酸、咸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7%、94%、73%、100%。PCA-DA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精度分别平均为0.89、0.91、0.88,均极显著优于PLS-DA和KNN模型(P<0.01)。结论 基于NIRS技术初步建立了中药苦、甜、酸、咸4类味觉的分类辨识模型,可为中药五味的定性辨识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王小鹏张璐陈鹏举陈鹏举王艳丽桂新景刘瑞新李学林
关键词:中药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K-近邻算法
人工智能感官:药学领域的新技术被引量:37
2017年
人工智能感官模拟人体真实感官的功能,以其别样的工作思路得到科学工作者的青睐,并在药学领域崭露头角。本文以较成熟的五大类人工智能感官为代表,依据原理针对性地介绍了这一药学领域的新技术,包括电子舌、电子鼻、电子眼、电子耳及电子皮肤,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了分类;同时广泛介绍了人工智能感官在诸如中药定性定量鉴别、药品质量控制及炮制工艺评价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也展示了人工智能感官多技术之间横向联合,以及人工智能感官与现代分析技术纵向联合应用于药学领域的可行性,以期为药学工作者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方法技术及思路。
刘瑞新陈鹏举李学林吴子丹高晓洁陈小菲张璐王青晓李振国
关键词:电子舌电子鼻电子眼
采用HPLC考察疏风化饮汤掩味后化学成分变化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考察疏风化饮汤分别加入3种中药伴侣掩味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以单味配方颗粒组成疏风化饮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其特征图谱,并以掩味前后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为指标,考察分别加入3种中药伴侣(甜橙味、咖啡味、巧克力味)掩味后其特征图谱的变化。结果:掩味前后的疏风化饮方特征图谱确定17个共有峰,加入掩味剂后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各样品间共有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SD<0.2%;与原液相比,3类中药伴侣掩味样品的共有峰的单峰(共17×3=51个)相对峰面积变化率绝对值在5%以下的有43个(84.31%);相对峰面积变化率绝对值在[5%, 10%]之间的有4个(7.84%);其中甜橙味中药伴侣相对峰面积的变化率均在5%以下;加入3种中药伴侣后甘草酸铵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3种中药伴侣中,甜橙味和咖啡味中药伴侣对疏风化饮汤剂的化学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巧克力味中药伴侣对疏风化饮汤剂的某些成分有微小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到中药汤剂的药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药效学研究。
施钧瀚姚静姚静桂新景陈鹏举王艳丽王青晓王艳丽康冰亚张璐李学林孟祥乐
关键词:掩味甘草酸铵
基于电子舌的天然药物的四类味觉分类辨识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为探究基于电子舌进行具有不同味道的天然药物区分的可行性及不同类型电子舌区分效果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TS-5000Z和α-ASTREE两种类型电子舌对分别具有酸、苦、甜、咸4种味道的共35种代表性天然药物及12种食品类成分进行检测,通过提取的电子舌传感器数据以及经典人群口尝评价(THTPM)结果,分别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4种算法建立四味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其中基于TS-5000Z型电子舌数据的上述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72.34%、72.34%、76.60%、61.70%;基于α-ASTREE型电子舌数据的4种算法的四味辨识准确率(交互验证)分别为91.49%、89.36%、93.62%、80.85%。结论:总体上α-ASTREE型电子舌在天然药物四味辨识方面表现良好,同时在四味辨识中PCA-DA模型算法为最优,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四味辨识。
王艳丽陈鹏举桂新景姚静张璐张璐张耀施钧瀚李学林刘瑞新
关键词:天然药物电子舌
电子舌在羟丙基-β-环糊精抑苦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质量浓度(C)变化对苦味化合物及苦味中药的抑苦规律。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氧化苦参碱、苦参水煎液、穿心莲水煎液为苦味载体,基于口尝评价结果(ΔI)和电子舌信息(ΔI_e),分别建立ΔI-C、ΔI_e-C 2个抑苦规律模型、探索ΔI-ΔI_e两者的抑苦效果预测模型,并使用交叉验证和残差分析法对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和优度进行评价。结果对4种苦味载体均建立了良好的ΔI-C威布尔抑苦规律模型,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99 6、0.987 9、0.996 4、0.998 4(P<0.01);盐酸小檗碱、苦参水煎液和穿心莲水煎液的6个(每个载体2根传感器)ΔI_e-C威布尔抑苦规律模型的R^2依次为0.996 5、0.991 6、0.997 3、0.989 3、0.999 6、0.999 1(P<0.01);相应的6个ΔI-ΔI_e线性抑苦效果预测模型的R^2依次为0.989 1、0.968 3、0.989 0、0.982 0、0.977 9、0.986 1(P<0.01);上述6个预测模型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依次为0.986 0、0.997 3、0.988 4、0.960 8、0.980 2、0.983 9(P<0.01)。测试质量浓度范围内的氧化苦参碱对电子舌4根传感器均无随浓度变化的差异性响应,因此未能建立各类模型。结论基于电子舌方法得到了随HP-β-CD质量浓度变化的抑苦规律,建立了以HP-β-CD质量浓度或电子舌数据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可用于相关抑苦效果预测。部分苦味化合物对电子舌的响应没有相关规律,有待电子舌技术的进一步研发。
李学林陈鹏举桂新景施钧瀚施钧瀚康冰亚张璐陈玉欢康冰亚
关键词:电子舌掩味盐酸小檗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穿心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