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新
- 作品数:185 被引量:9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煎药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4年
- 我们在查阅近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东华煎药机饮片单煎、饮片两煎、粗颗粒单煎和三延煎药机饮片单煎、饮片两煎、粗颗粒单煎以及砂锅饮片两煎的煎药效果,报告如下.
- 李学林陈天朝张晓东刘瑞新孟菲
- 关键词:中药煎药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收集10批元胡止痛片,经过全面、规范的方法学验证,确定色谱条件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6.0)(40∶60);检测波长280nm。结果:延胡索乙素在5.09~71.23μg·mL-1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平均回收率101.28%,RSD2.05%;含量限度定为每1mL含延胡索乙素不得少于80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控制。
- 刘瑞新王青晓
-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HPLC
- 柴芩合剂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优选柴芩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其提取率的重要因素(A)加水量、(B)煎煮时间、(C)煎煮次数进行优选。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的含量,Agilent XDB-C18色谱柱(4.6 mm×150.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1。结果: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符合工业生产的需要。
- 张璐仇继玺刘瑞新
- 关键词: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正交试验
-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3
- 2023年
-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3D结构和自主识别技术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智能复核的新思路,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
- 侯富国刘瑞新王小鹏麻利杰路露张博张博杨国营李学林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白及与黄花白及辨识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进行辨识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_(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Chem Pattern TM软件对白及、黄花白及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二者进行定性辨识研究。结果在相似度分析中,45批白及的相似度为0.74~0.97,相似度较好,29批黄花白及的相似度为0.44~0.83,部分黄花白及与白及较为相似;聚类分析与PCA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部分样品可分为2类;PLS-DA分析分类效果显著,模型参数Q^(2)为0.80,R^(2)Y为0.85,完全能将两者区分开。通过PLS-DA分析结合VIP值筛选出了影响白及与黄花白及质量差异的8个共有峰,对这8个共有峰进行分析,二者之间除15号峰(militarine)峰面积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7个共有峰峰面积白及均显著小于黄花白及(P<0.01)。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白及与黄花白及的鉴别,可为白及饮片的质量辨识提供参考。
- 范雪花王艳丽侯富国李涵李海洋姚静施钧瀚施钧瀚刘瑞新
- 关键词:白及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天麻素
-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作用转移被引量:2
- 2023年
-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已经成为历史,处方应付作用已经逐渐向处方应开转移。将“处方应付”转变成“处方应开”,使用规范的中药处方用名开具处方是彻底解决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师开具处方更准确,用药目的与实际给付之间不脱节,还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马静王盼盼王盼盼桂新景刘瑞新刘瑞新
-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应付
- 基于HPLC指纹图谱评价的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分析被引量:28
- 2019年
- 目的以当归补血汤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传统汤剂、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与市售配方颗粒剂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从化学成分的种类、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峰面积总和、指纹图谱的相似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色谱峰数目由传统汤剂的15个共有色谱峰到配方颗粒的13个(A厂)、12个(自制)、11个(B厂)、9个(C厂)。指标成分的含量上,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与传统汤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魏酸含量:传统汤剂>A厂配方颗粒汤剂>自制配方颗粒汤剂>B厂配方颗粒汤剂>C厂配方颗粒汤剂;毛蕊异黄酮苷含量: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传统汤剂>A厂配方颗粒汤剂>B厂配方颗粒汤剂>C厂配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均低于传统汤剂,若传统汤剂为1,其他(自制和A、B、C 3厂家)分别相当于0.95、0.66、0.40、0.47。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以及A、B厂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相比相似度较高(0.97、0.96、0.98),C厂家稍低(0.85)。通过对当归补血汤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发现,其色谱峰基本均来自各单味药材,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明显的新化学成分的产生,配方颗粒汤剂较传统汤剂有成分的消失。结论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相比,传统汤剂无论在指标成分的含量还是特征图谱中色谱峰的数量上均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配方颗粒标识的临床当量与汤剂实际不符,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推荐当量进行校正,促进临床合理应用;同时也为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统一化管理提供科学的研究思路。
- 姚静施钧瀚施钧瀚王青晓王艳丽王青晓王艳丽张璐李学林刘瑞新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当归
-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 麻利杰张博侯富国王小鹏姚静姚静杨国营刘瑞新杨国营
-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审核
- 基于HPLC,PCA与相似度评价的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差异规律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比较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方法:制备传统汤剂(TD)、自制配方颗粒汤剂(DGD-S)、市售A厂和B厂配方颗粒汤剂(DGD-A,DGD-B)共4类11批芍药甘草汤,采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pH 2.42)梯度洗脱(0~8 min,16%A;8~35 min,16%~50%A;35~36 min,50%~100%A;36~38 min,100%~16%A;38~40 min,16%A),检测波长250 nm。以3批TD的平均信息为标准汤剂信息,从成分的出现或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面积、主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共5个方面全面对比芍药甘草汤不同剂型的差异信息。结果:DGD与TD比较,未见有紫外吸收的化学成分的出现与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其中DGD中甘草酸铵含量均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DGD-A中23个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与TD无显著差异,而DGD-S,DGD-B的共有峰面积之和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二者分别相当于TD的2.5,3.2倍。在PCA中,DGD-A更接近于TD,表明其各单体成分的绝对量更接近于TD,而DGD-S,DGD-B的绝对量远大于TD。DGD-A与标准汤剂的相似度最小,表明DGD-A中各成分间的比例与标准汤剂相差较大。结论:芍药甘草汤DGD与TD间仅有成分比例的明显差异,并无成分本身的明显差异;应按比例调整某些DGD的用量以使其与汤剂等效。
- 刘瑞新施钧瀚张璐高晓洁李学林
-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甘草酸铵芍药苷
- 代谢组学——中药现代化的顺风车被引量:2
- 2017年
-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李学林张帆刘瑞新高晓洁桂新景康冰亚张璐施钧瀚
-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现代化中药安全性整体性配伍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