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改良生物补片重建盆底腹膜(modified biological patch for reconstruction of pelvic floor peritoneum,MBR)用于腹腔镜Miles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Miles手术的343例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303例病人纳入研究,根据是否行MBR,将病人分为MBR组(47例)和未重建(Non-MBR)组(256例)。研究中使用的生物补片取材于牛心包组织,是一种交联脱细胞基质材料。比较两组的术中和术后结果,并介绍MBR方法和安全性。结果与Non-MBR组相比,MBR组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ASBO)的发生率降低(0比10.9%,P<0.05),术后因ASBO的再次住院率降低(0比9.8%,P<0.05)。Non-MBR组术后因ASBO平均再次住院次数为1.8次。MBR组重建盆底腹膜时间为(3.3±0.8)min,该组病人随访1年未出现生物补片排异、感染、侵蚀、磨损等不良反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会阴切口液化、感染、会阴疝的发生率、因会阴切口感染、会阴疝的再次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BR在腹腔镜Miles手术中安全易行、耗时较少,可降低术后ASBO的发生率及因ASBO再住院率。此外,交联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中2009年12月至今发表的有关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相关文献,使用Jadad评分及NOS评分评价文献质量,并使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21篇文献,共计样本11648例,其中机器人组1523例,腹腔镜组10125例。Meta分析显示:在手术相关指标上,机器人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WMD=40.37,95%CI(28.88,51.86),P<0.01],但淋巴结清扫数更多[WMD=2.01,95%CI(0.59,3.44),P<0.01],中转开腹率更低[OR=0.31,95%CI(0.11,0.86),P=0.02],二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在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上,机器人组住院时间更短[WMD=-0.80,95%CI(-1.21,-0.39),P<0.01],肠道恢复更快[WMD=-0.43,95%CI(-0.70,-0.15),P<0.01],但费用比腹腔镜组显著提高。二者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机器人组伤口感染率[OR=0.66,95%CI(0.45,0.97),P=0.03]及吻合口瘘发生率[OR=0.37,95%CI(0.19,0.71),P<0.01]更低。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尽管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恢复更快,淋巴清扫更彻底,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资料较少,仍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评价。
目的:将随时间变化的论文增长趋势与分布、关键词等共现进行分析,结合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以期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参考。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为检索词,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12月,纳入所有关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期刊文章,将获得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导入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初检索文献9001篇,从发表年份来看,自1976年后,针对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文献在2009年的平台期后,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R=0.9848),年均增量100篇以上;已发表文献的社交网络分析可知,首先,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相对成熟区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区域及当前研究边缘或未来研究热点区域;其次主要的研究机构来源于美国、中国、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等国家,且以美国的研究机构处于聚类的中心位置,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势头方兴未艾;来自意大利的Mantovani Alberto为贡献最大的研究者,且与其他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较为紧密;而国内的研究者彼此相对孤立,且大多数研究者的起步较晚,均集中在最近五年内。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文献的发表量逐年增加,2015年前后,研究机构和研究作者参与度增加空前,且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将会是未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