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茂松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公铁两用车
  • 1篇单轴转向架
  • 1篇点接触
  • 1篇电车
  • 1篇动力学性能
  • 1篇有轨电车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铁道
  • 1篇铁道车辆
  • 1篇轴重
  • 1篇轴重转移
  • 1篇转向架
  • 1篇轮轨
  • 1篇轮轨接触
  • 1篇轮轨接触关系
  • 1篇磨耗
  • 1篇机车
  • 1篇刚度
  • 1篇钢轨
  • 1篇钢轨磨耗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车四方车辆...

作者

  • 5篇李芾
  • 5篇张茂松
  • 4篇杨阳
  • 2篇丁军君
  • 2篇吴朋朋

传媒

  • 1篇铁道车辆
  • 1篇国外铁道车辆
  • 1篇机车电传动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公铁两用车的发展与运用前景被引量:13
2017年
介绍了公铁两用车的定义、特点及牵引模式,阐述了公铁两用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铁两用车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张茂松李芾杨阳
关键词:公铁两用车
基于不同车轮直径的轮轨接触关系问题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不同车辆的车轮直径差异问题,研究了车轮直径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轮轨接触斑、轮轨最大接触应力、蠕滑率、车辆稳定性以及轮轨磨耗等的影响。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随着车轮直径增加,左右车轮滚动圆半径差逐渐增大,等效锥度随着车轮横移量逐渐增大;接触斑面积逐渐变大,轮轨接触最大应力显著下降;轮轨的横向和纵向蠕滑率逐渐减少;车辆的稳定性变好,车辆过曲线时的磨耗变大。
张茂松李芾杨阳
关键词:车轮车轮直径轮轨接触关系铁道车辆
槽型轨磨耗演变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16年
为研究槽型轨磨耗规律,采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UM,基于Specht磨耗模型及轮轨多点接触理论以我国自主研发的7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例,建立59R2槽型轨磨耗计算模型,分析槽型轨在缓和曲线、圆曲线、直线地段的磨耗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圆曲线外侧轨道的磨耗主要集中在轨肩处;当列车通过次数较少时内侧轨道磨耗主要集中在轨头及轨肩处,随着列车通过次数增加磨耗量变大,轨槽磨耗量与轨头及轨肩的磨耗量基本相当;缓和曲线轨道的磨耗量远小于圆曲线上轨道的磨耗量,外轨磨耗集中于轨肩处,内轨集中在轨头及轨肩处;在直线地段上,左右侧轨道的磨耗情况基本相似,磨耗量远小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杨阳李芾张茂松丁军君
关键词:有轨电车数值模拟
基于单轴转向架的公铁两用车牵引平衡装置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简单介绍了公铁两用车的特点。对120km/h公铁两用车采用的单轴转向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该车转向架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牵引平衡装置方案。基于SIMPACK软件对平衡拉杆的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拉杆刚度对该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茂松李芾杨阳吴朋朋李梁京
关键词:公铁两用车单轴转向架刚度动力学性能
A-1-A轴式机车轴重转移的计算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推导了A-1-A轴式机车的轴重转移和理想牵引高度的计算方程,由此对DF4C机车、某A-1-A轴式试验机车及DF4的轴重转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单一变量法分析了各参数对A-1-A轴式机车黏着利用率的影响。经计算,A-1-A轴式机车的黏着利用率随着轴重、轴距、一系刚度、电动机偏距等参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轮周牵引力、牵引中心高度、二系悬挂组间距、二系刚度、车轮直径等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而牵引拉杆长度、转向架中心距及车体总长等对A-1-A轴式机车黏着利用率的影响很小。A-1-A轴式机车的理想牵引高度H0=0,且存在最佳车钩高Hg>0,可使A-1-A轴式机车的黏着利用系数取最大值。
吴朋朋丁军君张茂松李芾
关键词:轴重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