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兰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温下
  • 1篇甲烷产生
  • 1篇古菌
  • 1篇T-RFLP
  • 1篇PH

机构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作者

  • 1篇裘琼芬
  • 1篇郑珍珍
  • 1篇韦梦
  • 1篇马兰

传媒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高温下两种不同pH水稻土甲烷产生及古菌群落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水稻土甲烷产生及相关古菌群落受到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比较高温下2种不同p H水稻土的甲烷产生及古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本研究在50℃下将2种不同p H水稻土S1(p H 7.88)和S2(p H 4.67)进行了为期100 d的厌氧培养,测定了培养过程中甲烷气体的产生和土壤p H、有机碳以及铵氮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运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了产甲烷过程中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种水稻土在厌氧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铵氮浓度变化趋势相似,且甲烷累积总量无差异,但两者p H的变化趋势和甲烷产生速率显著不同。土壤p H的升高会加快甲烷产生的速率,且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ceae)和Methanocellaceae是50℃高温下2种水稻土中主要的产甲烷菌群,随着培养时间推移,不同水稻土有不同的群落发展方向,酸性水稻土更有利于Methanocellaceae的生长。
韦梦马兰胡越航郑珍珍裘琼芬
关键词:古菌PH水稻土T-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