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迎春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浮游
  • 2篇浮游动物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原生动物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索罗金
  • 1篇球藻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微型浮游动物
  • 1篇污染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小球藻生长
  • 1篇浮游动物群落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电子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龚迎春
  • 1篇冯伟松
  • 1篇魏朝军
  • 1篇余育和
  • 1篇胡强
  • 1篇代梨梨

传媒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枝鞘藻大规模培养中微型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发生规律研究
枝鞘藻是一种分枝丝状体由圆柱状细胞构成,只有顶端细胞有圆锥状的顶冠的丝状藻。枝鞘藻富含虾青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枝鞘藻未曾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培养。
柯弯弯展雪玲魏朝军何月龚迎春胡强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
西藏尼洋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干流与主要支流上的采样点、增加对支流巴河上的冰川堰塞湖-巴松错采样,研究尼洋河流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经鉴定,浮游动物有47属、78种;其中,原生动物17属、35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5%;轮虫17属、30种,占39%;枝角类9属、9种,占12%;桡足类4属、4种,占4%。结果表明,尼洋河流域动物群落结构在种数上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密度上主要取决于原生动物和轮虫密度的多寡,枝角类和桡足类所占的比例极低;生物量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原生动物所占比例最少。结合各采样点的生境特征分析,尼洋河干流和支流中的巴郎曲和巴河浮游动物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稳定性较高;本研究再次证明尼洋河地区肉足虫类是以古北区种类分布为主的特点,并对筒壳亚目(Tintinnina)在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对解决西藏原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分析表明,相较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小环境对浮游动物的分布有更大的作用。
龚迎春冯伟松余育和代梨梨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不同环境因子下索罗金小球藻生长与原生动物发生规律研究
袁丹妮展雪玲杜炳妮刘俊初龚迎春胡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