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昂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曲霉
  • 2篇黄曲霉
  • 2篇LAEA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菌株
  • 1篇毒素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型
  • 1篇脂肪酶
  • 1篇曲霉毒素
  • 1篇株产
  • 1篇作用机制研究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酶学
  • 1篇酶学特性
  • 1篇酵母

机构

  • 5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义马煤业集团...

作者

  • 5篇胡元森
  • 5篇吕昂
  • 4篇吕扬勇
  • 2篇雷阳
  • 2篇陈菲
  • 1篇王乐
  • 1篇张帅兵

传媒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产蛋白酶菌株的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蛋白酶是一类在食品、洗涤、医药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酶制剂。利用酪素培养基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对该菌进行鉴定,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CF-02具有较好的产蛋白酶能力,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F-02最佳产酶时间为发酵36 h,在生长稳定期的后期开始产酶。该菌株所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8.0,属中温、中性蛋白酶。温度高于70℃,pH≤5.0或pH≥9.0时,该蛋白酶活性急剧下降,显示该酶对高温、酸、碱的耐受性均较差。浓度为2.5mmol/L的Ca^(2+)、Mn^(2+)和Cu^(2+)均可使酶活性升高约10%,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同浓度的Fe^(2+)和Zn^(2+)均使酶活性下降约7%,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Mg^(2+)、K^+和Na^+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将酶蛋白分离纯化后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该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YtoP蛋白序列相近,可从蛋白质和多肽N端选择性切除氨基酸残基的外切蛋白酶,是一种氨肽酶。SDS-PAGE电泳显示,菌株CF-02所产蛋白酶分子质量约为34 kDa。研究表明菌株CF-02有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潜力。
陈菲张颐骏吕扬勇王龙飞吕昂胡元森
关键词:蛋白酶酶学特性芽孢杆菌
LaeA调控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能力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霉变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粮食及油料作物中检出率都比较高,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黄曲霉毒素以来,人们对该毒素的理化性质、生物毒性、合成途径、产毒条件以及产毒调控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该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十分复杂,参与AF生物合成的基因有30多个,它们集聚在基因组上一个约80 kb称为AF基因簇的区域,该途径中每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AF的合成量。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包括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p H值,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湿度等,途径专一性调控因子afl R及全局性调控因子Lae A等,Lae A能够调控丝状真菌的次级代谢及其生长发育,影响真菌形态分化、毒素合成及沉默基因的表达,相对于其调控因子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就Lae A在真菌中的发现、功能及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调控因子在黄曲霉中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初步展示了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模式,为今后进一步开展Lae A调控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元森吕昂张颐骏雷阳王乐吕扬勇
关键词:LAEA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次级代谢
黄曲霉野生型及LaeA缺陷型菌株胞外差异蛋白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黄曲霉野生型产毒株及LaeA缺陷型无毒株在以小麦、玉米为培养基质中生长时的胞外差异蛋白,为进一步明确LaeA因子在黄曲霉产毒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小麦及玉米籽粒粉碎后灭菌并加水配制成培养黄曲霉菌的基质,在产毒株(黄曲霉CA14野生型)及无毒株(LaeA缺陷型)培养0、48和72 h时取样,采用SDS-PAGE分别分析黄曲霉毒素B1(AFB1)及胞外差异蛋白,并采用液质联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LC-MS-MS(Q-TOF)]对获得的胞外差异蛋白进行鉴定。【结果】黄曲霉野生型及LaeA缺陷型菌株均能将小麦和玉米基质中的小分子蛋白迅速转化,随着培养时间延长,LaeA缺陷型菌株的胞外蛋白较野生型菌株略少,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产毒株及无毒株胞外差异蛋白条带共有7个,主要为淀粉酶A、碱性蛋白酶、木聚糖酶F3和亮氨酸氨基肽酶A等生理酶类。【结论】黄曲霉产毒株与无毒株的胞外差异蛋白为生理酶类蛋白,该类酶蛋白主要与营养摄入有关,且影响黄曲霉菌丝的生长。
雷阳吕扬勇张帅兵陈菲吕昂胡元森
关键词:黄曲霉胞外蛋白
黑曲霉ZF-34脂肪酶基因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使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实现高密度发酵生产,采用PCR方法从黑曲霉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脂肪酶基因LipA,测序结果表明LipA基因编码区全长894 bp,编码297个氨基酸,与其他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列序相似性高达99%。将LipA基因连接到质粒pPIC9K上,构建了pPIC9K-LipA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经甲醇诱导,该酶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获得活性表达,并能将酶蛋白分泌到胞外。重组菌株GS115/pPIC9K-LipA经100 L发酵罐发酵144 h,菌体湿重高达100.5 g/L,发酵液中酶活性达1950 U/mL。
苟万晓范延超吕昂胡元森
关键词:黑曲霉脂肪酶基因克隆毕赤酵母
抗菌肽Hst5抑制串珠镰刀菌生长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抗菌肽Hst5对串珠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钙荧光白、碘化丙啶、4’,6-二脒基-2-苯基吲哚、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JC-1和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等分析不同浓度Hst5处理后的串珠镰刀菌细胞超微结构及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结果Hst5处理导致串珠镰刀菌孢子细胞壁破损、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核受损、细胞器聚集等一系列现象;同时造成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酶活性降低及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结论Hst5抑制串珠镰刀菌生长是多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抗菌肽破坏了细胞壁的完整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核DNA出现片段化,最终减弱了串珠镰刀菌在玉米和西红柿中的致病性。本研究为防治串珠镰刀菌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制备新的抗真菌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辛艳丽王静杨浩杰吕昂张威魏闪胡元森吕扬勇
关键词:抗菌肽串珠镰刀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