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智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分支链DNA技术在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应用
- 目的:中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弱毒疫苗为首例成功应用的慢病毒疫苗,其诱导保护性免疫的分子基础尚待深入研究。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是目前检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主要方法,而准确、高效地检测多种主要细胞因...
- 曹学智
-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
- 文献传递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强毒株驴胎皮肤细胞适应株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Virus,EIAV)致病强毒株EIAV<Sub>DLV34</Sub>的驴胎皮肤(FDD)细胞适应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选择FDD细胞作为感染介...
- 林跃智周建华李利曹学智姜成刚王雪峰马建吕晓玲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与亲本强毒株的体内病毒载量与诱导保护性免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慢病毒免疫应答的载量阈值学说认为病毒载量决定了机体对病毒反应的类型。为了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血浆病毒载量与马体免疫保护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EIAV弱毒疫苗株(EIA-VDLV125)免疫马和EIAV强毒株(EIAVLN40)非致死剂量接种马血浆中病毒载量进行了动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马在监测过程中皆可检测到相似水平的病毒载量(103~105copies/mL),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毒株接种23周后,对马匹进行了强毒株(EIAVLN40)的致死剂量攻毒,根据攻毒后典型马传贫急性发病与否确定接种保护率。结果显示,疫苗组的保护率为67%而非致死剂量强毒组的保护率为0。以上结果提示,病毒血浆载量不是决定EIAV弱毒疫苗诱导免疫保护能力的主要或单一因素。
- 曹学智林跃智李利姜成刚赵立平吕晓玲周建华
-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免疫保护病毒载量
- 致病力和非致病力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株对单核细胞致炎因子及趋化因子应答的影响
-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感染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引起马属动物反复发热,血小板减少及黄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大多数感染马可实现免疫控制,为慢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模型。本研究利用分支链DNA技术对EIAV...
- 林跃智曹学智李亮李利姜成刚王雪峰马建周建华
-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炎因子趋化因子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致病强毒株驴胎皮肤细胞适应株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Virus,EIAV)致病强毒株EIAV<Sub>DLV34</Sub>的驴胎皮肤(FDD)细胞适应株及其应用。本发明选择FDD细胞作为感染介...
- 林跃智周建华李利曹学智姜成刚王雪峰马建吕晓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