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腰椎
  • 6篇骨折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螺钉
  • 4篇胸腰椎
  • 4篇椎弓根螺钉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疏松性
  • 3篇椎骨
  • 3篇椎体
  • 3篇微创
  • 3篇内固定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性
  • 3篇爆裂性骨折
  • 2篇短节段
  • 2篇胸腰段

机构

  • 11篇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陈孜
  • 8篇张云坤
  • 8篇赵国辉
  • 7篇徐南伟
  • 7篇金丹杰
  • 1篇周栋

传媒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6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90例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FD组和PTED组,每组45例。FD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即硬膜外麻醉,单侧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以及神经根减压松解。PTED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即在局麻内镜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并进行神经根的减压和松解。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末次随访时疗效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TED组手术时间(82.8±34.3)min,与FD组(75.4±35.6)min无统计学差异(t=1.004,P=0.318);2组切口长度[(0.5±0.2)cm vs.(3.1±0.3)cm,t=-48.374,P=0.000]、住院时间[(7.8±2.3)d vs.(10.1±3.3)d,t=-3.83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一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优良率为93.3%(42/45),FD组优良率88.9%(40/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6,P=0.571)。结论 FD和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无差异,但PTED手术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金丹杰徐南伟赵国辉陈孜周栋农鲁民张云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或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或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纳入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4例患者,术前均行双能X线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行CT、MRI检查确定责任椎...
陈孜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水泥强化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8年2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36例(A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35例(B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疼痛及功能恢复程度;比较2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变化。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长[(86. 0±8. 1) min vs.(34. 3±6. 1) min,t=30. 364,P=0. 000],术中出血多[(48. 5±8. 9) ml vs.(13. 0±3. 3) ml,t=22. 286,P=0. 000],但术后1周VAS评分低[(2. 2±0. 6)分vs.(2. 9±0. 9)分,t=-3. 982,P=0. 000],JOA评分高[(23. 6±2. 5)分vs.(21. 7±2. 1)分,t=3. 573,P=0. 001],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恢复率高[(87. 2±6. 3)%vs.(77. 9±3. 6)%,t=7. 714,P=0. 000],椎体后缘高度压缩恢复率高[(90. 1±3. 8)%vs.(82. 7±6. 2)%,t=6. 031,P=0. 000],Cobb角小(3. 2°±0. 9°vs. 8. 7°±2. 0°,t=-14. 813,P=0. 000)。结论 与PKP比较,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骨水泥伤椎强化技术可以更好地矫正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
陈孜赵国辉金丹杰丁寅张云坤徐南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骨水泥强化内固定
椎间孔镜BEIS技术与微创通道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广泛-简单-直接”技术(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BEIS)与微创通道髓核摘除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2018年8月89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微创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BEIS手术55例,微创通道手术3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腿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1年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采用腰椎正侧位片及动力位片评估术前、术后1年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以及腰椎稳定性。结果BEIS组手术时间[(123.0±50.6)min]明显长于微创通道组[(56.5±19.1)min](t=8.791,P=0.000)。术后2组各个时间点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3天BEIS组明显优于微创通道组(P<0.05),其他时点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BEIS组MacNab优良率为90.9%(50/55),微创通道组为88.2%(30/34),差异无显著性(χ^2=0.002,P=0.964)。2组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2组下降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1年腰椎不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和微创通道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相对于微创通道髓核摘除术,BEIS手术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但术后短时间内临床效果更好。
丁寅赵国辉陈孜张云坤徐南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种快速蛋白印迹缓冲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一种或多种缓冲剂、肽类生化试剂以及一到两种有机溶剂组成的蛋白印迹缓冲系统,不但能够适用于湿转体系,也可以应用于半干转膜系统,其特点是具有快速、高效的蛋白转印效果。能够适用于各种分子量的蛋白样品的转印实验...
陈孜
文献传递
微创经皮长尾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金丹杰赵国辉陈孜张云坤徐南伟
颈椎前方组合式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前方组合式固定装置,具有若干个钉棒连接器、若干个锁定螺钉以及两根连接扁棒,钉棒连接器在锁定螺钉的作用下固定在椎体的相应位置上,若干个钉棒连接器在脊柱上形成两列,钉棒连接器上具有用于穿过连接扁棒的中心...
陈孜
文献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1
2015年
背景: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伴有椎体后壁破裂、椎管内存在压迫的骨折,单纯采用椎体成形并不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后壁破裂伴椎管内有骨片移位(AO分型:A3/A4)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经CT证实为后壁破裂伴椎管内有骨片移位的椎体骨折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男2例,女9例,年龄55-69岁,平均60.6岁。所有患者均接受PVP+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损伤节段:T11 1例,T12 4例,L1 4例,L2 2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椎体前缘、后缘高度。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2例出现骨水泥泄漏(1例前方泄漏、1例上方泄漏),无经后壁向椎管内泄漏病例。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1例损伤椎上方左侧椎弓根螺钉移位至椎间隙。术前VAS评分,椎体前柱、后柱高度,Cobb角,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有后壁破裂伴椎管内有骨片移位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VP+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案。
赵国辉陈孜金丹杰徐南伟张云坤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经Wiltse入路改良TIL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传统后正中手术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由于需广泛剥离椎旁软组织,导致椎旁肌变性和瘢痕形成,出现腰椎术后综合征.Wiltse首次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的方法.
陈孜赵国辉金丹杰王申宇张云坤徐南伟
关键词:椎旁肌TLIF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弓根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剥离椎旁肌入路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胸腰椎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脊柱创伤[1]。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为传统术式,传统入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尤其对内侧多裂肌造成严重损伤,导致椎旁肌缺血坏死、失神经支配以及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2]。Wiltse等[3]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
金丹杰赵国辉陈孜张云坤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微创肌间隙入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