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兴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衰竭
  • 7篇肝衰
  • 7篇肝衰竭
  • 5篇乙型
  • 5篇细胞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继发
  • 4篇降钙素
  • 4篇降钙素原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型心
  • 3篇休克
  • 3篇休克指数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预后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慢性

机构

  • 17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牛兴杰
  • 13篇张国民
  • 9篇王鑫
  • 7篇崔凤梅
  • 7篇王艳飞
  • 5篇李萍
  • 5篇张冰
  • 4篇韩智炜
  • 4篇刘耀敏
  • 3篇于健
  • 3篇赵春生
  • 3篇张爱文
  • 1篇赵艳军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肝脏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sCD14、CD64检测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s CD14、CD64检测对肝功能衰竭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肝功能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组)、40例肝功能衰竭不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及同期40例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分别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CT、IL-6、s CD14、CD64。根据患者转归结果分为治愈好转组与病死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PCT、IL-6、s CD14、CD64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相关指标对肝功能衰竭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感染组入院时血清PCT、IL-6、s CD14、CD64水平均升高(P <0.05);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IL-6、s CD14、CD64水平均升高(P <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IL-6、s CD14、CD64水平比治疗前均下降(P <0.05);感染组治愈好转率为55.00%,低于非感染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愈好转组比较,病死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IL-6、sCD14、CD64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PCT、IL-6、sCD14、CD64诊断肝功能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6、0.700、0.642和0.618,敏感性分别为40.00%、69.16%、68.35%和53.50%,特异性分别为84.00%、78.27%、67.80%和77.35%。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PCT、IL-6、sCD14、CD64水平均升高,其对肝功能衰竭合并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患者预后转归评估有效指标。
张国民王鑫韩智炜牛兴杰刘志慧崔凤梅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白细胞介素6
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炎性因子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感染分为继发感染组51例与非感染组69例,入院后,两组均行营养支持、促肝细胞生长、维持电解质等常规治疗。抽取两组入院时和继发感染组出现典型感染时两个时段空腹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及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促炎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胆总红素(TBi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PCT水平(2.12±0.57)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0.28±0.24)ng/ml(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CRP(30.78±5.42)mg/L、IL-6(41.87±8.29)ng/L、TNF-α(425.83±35.92)mg/L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TGF-β(148.52±20.27)mg/L、IL-10(97.38±10.14)mg/L、IL-17(228.79±17.68)ng/L水平均下降,且低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CD4^+(27.69±4.07)%、CD4^+/CD8^+(0.81±0.12)低于非感染组,CD8^+为(36.84±6.92)%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ALT(217.65±21.43)U/L、DBil(231.65±20.78)μmol/L、TBil(392.52±25.64)μmol/L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结论肝衰竭继发感染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加速肝衰竭病情进展,其中血清降钙素原及抗炎因子水平上升,促炎因子水平下降,免疫功能指标下降,对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鑫张国民牛兴杰李萍张冰
关键词:肝衰竭继发感染肝功能炎性因子细胞因子
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治疗后好转患者51例作为预后良好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患者44例作为预后不良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以及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95%CI 0.768~0.905)、0.791(95%CI 0.71~0.863)、0.838(95%CI 0.791~0.9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1、19.85、9.72。CD14^+CD16^+水平与PCT、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 0.712~0.853)、0.769(95%CI 0.708~0.843)、0.802(95%CI 0.772~0.895),最佳截断值为5.40、24.25、12.02。结论: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方案的拟定。
王鑫张国民牛兴杰李萍张冰
关键词:肝衰竭降钙素原TNF-Α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修正休克指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Mace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修正休克指数(MSI)对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586例STEMI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及血常规、血压、心率,计算休克指数(SI)、MSI及录入RDW,患者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率、血压、红细胞分布宽度、休克指数及修正休克指数等指标。结果:Mace组(n=132)与非Mace组(n=454)患者的一般资料、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Killip分级Ⅲ及Ⅳ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SI、MSI及RDW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为22.52%,包括6.48%(38例)全因死亡患者,SI、MSI及RDW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707和0.713,对预测STEMI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I、MSI及RDW均可能是预测急诊科STEMI患者短期预后简单、经济、有效的指标。
王艳飞赵春生牛兴杰张爱文于健赵艳军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T、IL-6、CD14、CD64及TNF-α表达对肝衰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CD14、CD6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肝衰竭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衰竭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周后的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患者血清中PCT、IL-6、CD14、CD6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对比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病原菌检出1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2株;生存组检出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革兰阳性菌13株、真菌4株;死亡组PCT、IL-6、CD14、CD64及TNF-α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PCT、IL-6、CD14、CD64及TNF-α水平较高时,意味着其肝功能更差,感染严重,预后较差,针对上述指标水平较高的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各指标水平,从而改善预后。
张国民韩智炜牛兴杰刘志慧崔凤梅王鑫
关键词:肝衰竭医院感染
外周血PT PTA PLT水平对慢性乙肝患者进展原发性肝癌预测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细胞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跃度(PTA),分析其在乙肝后原发性肝癌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1例,根据是否出现凝血异常,分为凝血功能异常组(n=76)和正常组(n=85),同时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连续观察3年,对观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未发生肝癌115例,对发生肝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采用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T、PT、PTA对原发性肝癌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ALT、AST、AFP水平比较,凝血功能异常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肝癌组比较,原发性肝癌组患者PLT、PTA、PT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原发性肝癌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OR=3.525)、PTA(OR=215)和PT(OR=2.312)是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P<0.05)。PLT、PT、PT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744和0.682,对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细胞癌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LT、PTA、PT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疾病进展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PTA、PT能力优于PLT。
牛兴杰刘志慧王艳飞刘耀敏张国民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外周血NLR、nCD64在HBV相关ACLF继发感染和短期预后中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继发感染和短期预后中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45例及非感染组4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的短期预后将感染组患者分为好转组(29例)及未好转组(16例)。采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外周血检测NLR、nCD6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NLR、nCD64联合检测对HBV-ACLF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及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LR为(10.33±3.16)%、nCD64为(74.41±19.06)%,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的(6.53±1.14)%和(43.49±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97、8.575,均P<0.01)。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nCD64对HBV-ACLF继发感染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756、0.789,P<0.01),且两项联合(AUC=0.837,P<0.01)诊断价值较高。好转组患者外周血NLR为(9.24±2.46)%、nCD64为(72.67±15.71)%,明显低于未好转组患者的(11.54±3.11)%和(85.89±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1、2.898,P=0.009、0.006)。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nCD64对HBV-ACLF继发感染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84、0.765,P<0.01),且两项联合(AUC=0.823,P<0.01)预测价值较高。结论外周血NLR、nCD64可作为HBV-ACLF继发感染的诊断及评估短期预后的指标,且两项联合检测价值更高。
王鑫张国民牛兴杰李萍张冰
关键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继发感染预后
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相关炎症指标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CHB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患者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纤维化组(18例)、轻中度纤维化组(32例)、重度纤维化组(20例)和肝硬化组(32例),对其系统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SII水平高于轻中度纤维化组、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无纤维化组患者SII水平高于重度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SII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相关炎症指标缺乏相关性.SII在预测肝纤维化和预测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AUC具有统计学意义(AUC=0.675、0.643,P<0.05).结论相对于NLR、PLR、MLR等常规相关炎症指标,SII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且诊断价值不高,临床上须谨慎应用.
牛兴杰刘志慧崔凤梅刘耀敏王艳飞张国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系统炎症指标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进展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指标系统炎症指数(system inflammation index,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疾病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10例乙型肝炎患者、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HBV相关HCC患者及5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及单核细胞水平。计算SII、PLR及MLR。SII、PLR及MLR与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生存状况分为生存组(232例)和病死组(34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HBV相关HCC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II、PLR及ML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及HBV相关HCC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HBV相关HCC组患者ALB [(45.45±7.23)g/L vs(36.78±7.76)g/L vs(19.46±7.69)g/L vs(12.54±7.39)g/L]、ALT [(34.65±12.36)U/L vs(180.34±119.88)U/L vs(234.68±12.58)U/L vs(486.84±96.38)g/L]、AST [(25.34±13.45)U/L vs(147.42±15.67)U/L vs(263.39±15.84)U/L vs(447.96±16.54)g/L]、TBil [(12.65±1.61)μmol/L vs (69.99±29.80)μmol/L vs(162.63±10.36)μmol/L vs(355.84±23.69)μmol/L]、PT [(11.23±1.62)s vs(19.63±12.11)s vs(30.12±1.62)svs(45.46±12.11)s]、PTA [(80.23±11.09)%vs(62.15±10.43)%vs(50.16±11.54)%vs(40.11±10.37)%]及CRP [(30.23±9
牛兴杰刘志慧崔凤梅刘耀敏王艳飞张国民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及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分析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PCT及CRP水平,分析各指标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TLR4mRNA、PCT以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TLR4mRNA、PCT、CR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TLR4mRNA、PCT、CRP对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TLR4mRNA、PCT、CR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65,0.744,联合检验曲线下面积为0.825。结论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出现外周血TLR4、PCT以及CRP水平的显著升高,TLR4mRNA、PCT、CRP对肝衰竭合并感染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且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王鑫张国民牛兴杰李萍张冰
关键词:肝衰竭TOLL样受体4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