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琪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校园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校的建设中,无论从教学、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校园网络。而在这其中,当前对于无线网络的需要更显的尤为迫切。在传统的校园网络的架设过程...
- 万琪
- 关键词:校园网络无线局域网信息传输网络架构
- 发热后双眼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
- 2024年
- 女性,6岁。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天后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咳嗽,无咳痰,无热性惊厥。颅脑及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矫正视力均0.05,眼前节无明显异常。眼底:围绕视盘多发性乳白色视网膜渗出斑,伴少量线状出血及棉绒斑(图A、B)。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双眼后极部黄斑鼻侧内层视网膜水肿增厚,呈高反射信号。FFA:双眼静脉期可见视盘边界模糊,荧光渗漏,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黄斑区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可见斑片状遮蔽荧光,伴无灌注区,提示双眼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图C、D)。OCTA:双眼黄斑区大片状无灌注,视网膜浅层、中间层及深层毛细血管信号缺失,提示视网膜全层缺血,脉络膜层因视网膜内层水肿遮蔽信号,血流信号显影不佳(图E、F)。诊断:双眼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
- 杨帆游志鹏万琪
- 关键词:全身乏力动脉阻塞双眼视力热性惊厥眼前节
- 高职院校新生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论文
-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带动高校招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迅速发展。由于近年来各个高校的扩招,生源人数迅速增加,传统的手工录取报到效率低、周期长、记录麻烦,各个高校都在已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对本校新生注册报到管理系...
- 万琪
- 关键词:WEB应用程序B/S模式高职院校
- 高校团委工作中应用新媒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万琪
- 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诊断为难治性nAMD的患者17例(17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41G超精微针将10 g·L^(-1)康柏西普注射液注入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术后随访期间若OCT发现黄斑区视网膜有渗出,则继续行玻璃体内注射10 g·L^(-1)康柏西普。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以及注药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患者BCVA均得到显著改善(均为P<0.001)。术后各时间点患者BCVA变化不明显(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患者CMT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术后1~12个月患者CMT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趋势(均为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BCVA与术前CMT之间、术前BCVA与术后12个月BCVA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3,P=0.005;r=0.634,P=0.006)。治疗期间,17眼抗VEGF注药次数为(1.35±0.61)次,其中12眼1次,4眼2次,1眼3次。经相关分析发现,注药次数与患者术前CMT呈正相关(r=0.664,P=0.004)。17眼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nAM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CMT并改善患者视力预后。
- 陈智萍万琪刘康成吴晓坚邹玉凌游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