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志鹏

作品数:3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玻璃体
  • 13篇黄斑
  • 12篇视网膜
  • 12篇网膜
  • 11篇血管
  • 10篇病变
  • 8篇玻璃体切割
  • 7篇血管内皮
  • 7篇血管内皮生长...
  • 7篇注射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生长因子
  • 7篇抗血管内皮生...
  • 6篇脉络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体腔
  • 5篇玻璃体腔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机构

  • 34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江西医学高等...

作者

  • 34篇游志鹏
  • 6篇邹玉凌
  • 4篇赵菊莲
  • 3篇刘腾
  • 3篇毛新帮
  • 2篇杨帆
  • 2篇万琪
  • 1篇陈磊
  • 1篇李小平
  • 1篇邹玉凌
  • 1篇吴伟
  • 1篇罗洁
  • 1篇陈佳
  • 1篇董雯佳
  • 1篇杨婷

传媒

  • 8篇中华眼底病杂...
  • 6篇眼科新进展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第十届国际眼...
  • 1篇眼科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江西省第十二...

年份

  • 13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中央凹或标准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术中保留中央凹(FSIP)或标准内界膜剥除(CMIP)治疗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2000-01-01/2022-07-01玻璃体切割术中FSIP或CMIP治疗MTM的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值和改善率、术后全层黄斑裂孔(FTMH)发生率、视网膜中央凹厚度(CFT)变化值、术后中心凹完全解剖复位率。结果:共12篇文献484眼纳入研究,其中FSIP组203眼,CMIP组281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FSIP组患者术后BCVA的变化值(SMD=0.52,95%CI:0.20~0.85,P=0.002)、BCVA改善率(RR=1.50,95%CI:1.22~1.85,P=0.0002)及术后FTMH发生率(RR=0.23,95%CI:0.10~0.54,P=0.0008)优于CMIP组,两组患者CFT变化值(SMD=0.04,95%CI:-0.19~0.26,P=0.75)及术后中心凹完全解剖复位率(RR=1.12,95%CI:0.94~1.32,P=0.20)比较均无差异。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两种术式解剖改善结果相似,但在改善视觉效果及降低术后全层黄斑裂孔发生率方面,FSIP明显优于CMIP。
柴宛璇游志鹏胡寒英赵永吉苏晓涵
关键词:内界膜玻璃体切割术META分析
193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对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治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93例(193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致病因素、病原学、治疗及预后等特点。结果所有患者中外伤性眼内炎137例(71.0%),铁器类、木制品和物体类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眼部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35例(18.1%),以白内障和青光眼术后为主;内源性眼内炎15例(7.8%),以不明原因的病例为主;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6例(3.1%)。181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13.3%,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眼部手术后及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易感因素的比例较高,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无光感~0.02者占比为86.2%,治疗后无光感~0.02者占比为62.9%、≥0.10者占比为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治疗前后视力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外伤性及眼部手术后患者,内源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感染性角膜炎导致者视力大部分无光感。结论外伤性和眼部手术后眼内炎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两种主要类型,玻璃体切割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感染性眼内炎经不同的方式积极治疗后可以控制感染,改善视功能。
邹玉凌陈佳游志鹏
关键词: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原因玻璃体切割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双眼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1例
2023年
患者女,30岁。因双眼视物眼前固定暗点4d于2022年12月27日到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无眼红、眼痛,4d前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出现高热2d后双眼视物出现眼前固定暗点,体温最高达39.3℃,曾连续2d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降体温治疗。
胡寒英柴宛璇游志鹏
关键词:病例报告
在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下用25G玻璃体切割治疗Valsalva视网膜病变
目的 观察在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下用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严重的Valsalva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下用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8例8只严重的Valsalva视网膜病变眼...
毛新帮赵菊莲游志鹏
激光治疗成年色素失禁症伴眼部病变1例
2023年
患者女,18岁。因自幼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差,无眼红、眼痛,于2021年8月24日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患者1岁1个月时,因家属发现其左侧肢体不如右侧肢体灵活,右眼有黄色映光,瞳孔内可见黄白色隆起组织就诊于北京某儿童医院,并经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认颅脑病变;经基因检测诊断为"色素失禁症"。患者足月产。父母、胞兄、胞妹、胞弟身体均健康,其母亲有2次流产史。否认遗传病及传染病家族史。体格检查:左侧肢体不灵活,左足外翻,牙齿呈"钉形"改变。前臂皮肤可见"大理石样"斑纹,全身多处可见皮肤色素沉着。眼部检查:双眼内斜视,伴眼球震颤。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裸眼视力0.2,矫正视力0.4。右眼眼压指测T-1,左眼眼压16.0 mm Hg (1 mm Hg= 0.133 kPa)。右眼角膜灰白色混浊,前房消失,虹膜纹理不清,瞳孔膜闭,其余眼内结构窥不入。左眼眼前节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黄斑颞下方可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伴有色素沉着紊乱,颞侧视网膜见数个裂孔,裂孔周围视网膜部分隆起,上方及下方周边视网膜大片变性区及色素紊乱(图1A,1B)。B型超声检查,右眼眼轴短,眼内结构紊乱;左眼玻璃体腔内见散在光点,球壁前探及带状回声,与球壁回声连接不紧密(图1C )。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左眼黄斑区视网膜局灶性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反射不连续,黄斑偏下方视网膜内层结构萎缩变薄(图1D~ 1F)。诊断:(1)左眼视网膜裂孔;(2)左眼视网膜变性;(3)左眼屈光不正;(4)右眼瞳孔膜闭;(5)右眼失明;(6)双眼内斜视;(7)色素失禁症(IP)伴眼部病变。由于患者双眼眼球明显震颤无法配合表面麻醉下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因此予以盐酸利多卡因球后麻醉下行左眼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及周边变性区。治疗后1周复查,左眼最佳矫�
胡寒英游志鹏赵永吉陈智萍柴宛璇
关键词:色素失禁症眼部病变激光凝固术病例报告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与视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随机选取2022年6—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并成功复位的累及黄斑区的RRD患者30例(60眼),均为单眼发病。手术后随访半年,于术前、硅油注入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后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并于硅油注入后3个月及硅油取出后3个月使用MP-3微视野对黄斑区平均视敏度(MS)和固视稳定度进行检查。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检查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形态指数,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长度密度(VSCP)和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灌注密度(PSCP)等黄斑区微循环情况;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检查是否存在黄斑下积液(SMF)、黄斑前膜(ERM)、黄斑囊样水肿(CME)以及椭圆体带(EZ)和外界膜(ELM)连续性中断等黄斑区微结构改变。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术后视功能与黄斑区微循环和微结构改变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一次性复位。患眼硅油取出术后BCVA(LogMAR)较术前提高(Z=-4.78,P<0.001);患眼MS在硅油注入术后较对侧眼明显下降(Z=-5.59,P<0.001),在硅油取出术后逐渐上升(Z=-3.55,P<0.001)。患眼FAZ面积在硅油注入术后和硅油取出术后较对侧眼均扩大(Z=-2.63,P=0.010;Z=-2.03,P=0.040);PSCP和VSCP在硅油注入术后均明显小于对侧眼(Z=-3.11,P=0.002;Z=-3.80,P<0.001),在硅油取出术后均明显上升(Z=-3.37,P=0.001;Z=-4.14,P=0.003)。EZ和ELM连续性中断发生率在硅油取出术后较硅油注入术后明显下降(χ^(2)=6.70,P=0.010;χ^(2)=4.80,P=0.030)。硅油取出后视功能与FAZ面积、PSCP、VSCP、EZ和ELM的连续性均有相关性(均P<0.05);黄斑区P
苏晓涵柴宛璇胡寒英游志鹏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功能微视野
一种脉络膜上腔用定量注射微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络膜上腔用定量注射微针,涉及注射针技术领域,包括注射器主体,所述注射器主体内包括固定安装针头,所述集液管两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注射器主体远离针头的一端设有气囊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推拉手柄使空心圆...
邹玉凌赵永吉陈智萍余晓游志鹏
三分之一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 (Avastin)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孙昀游志鹏
玻璃体切割术(PPV)、PPV联合内界膜剥除以及PPV联合环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对比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PV)、PPV联合内界膜剥除(CMIP)以及PPV联合环中心凹内界膜剥除(FSIP)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PM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8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确诊并行PPV的PMF患者28例33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对内界膜的处理,回顾性的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PPV组9例10眼(行PPV);CMIP组10例11眼(行PPV联合CMIP);FSIP组9例12眼(行PPV联合FSIP)。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患者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劈裂腔厚度(CFT)、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患者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为P<0.001)。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患者间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比较3组患者间各时间点平均BCVA(logMAR)与术前BCVA(logMAR)的差值(ΔBCVA),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PPV组患者BCVA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患者CFT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均为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患者间C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内不同时间点CFT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PPV组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60%(6眼),部分复位率40%(4眼),未复位率0%(0眼);CMIP组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72.7%(8眼),部分复位率18.2%(2眼),未复位率9.1%(1眼);FSIP组患者视网膜完全复位率为66.7%(8眼),部分复位率25%(3眼),未复位率8.3%(1眼);3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CMIP组及FSIP组术后各出现1眼全层黄斑裂孔。3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眼内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PV能有效改善PMF患者视力,不剥除内界膜的术式与两种剥除内界膜的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柴宛璇游志鹏胡寒英吴泠瑶谈赟玉
关键词:视网膜劈裂内界膜玻璃体切割术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伴眼部病变误诊1例
2022年
先证者Ⅲ-8,男,35岁,201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双眼前黑影飘动增加,无眼红、眼痛等不适;2016年8月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于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双眼玻璃体混浊,予以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炎治疗,症状逐渐加重。2017年11月3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视力右眼0.4,左眼眼前/手动;眼压右眼24.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2.0 mmHg。
胡寒英游志鹏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眼部病变双眼视力先证者眼痛抗炎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