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港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腕关节镜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剖析腕关节镜下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进行诊治的15例TFC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5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按照Palmer分型,Ⅰ型8例,Ⅱ型7例,其中ⅠA 5例,ⅠB 2例,ⅠD 1例,ⅡB 2例,ⅡC 3例,ⅡE 2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神经和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术后VAS评分为(4.42±0.71)分,与术前的(6.61±0.97)分比较,明显降低;术后Cooney评分为(86.61±7.39)分,与术前(53.59±12.45)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腕关节按Cooney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9例,良4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6.7%(13/15).结论采用腕关节镜治疗TFCC损伤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能快速康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陆剑锋朱晓波祁连港黄建平刘宗宝
- 关键词:腕关节镜临床疗效
-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四肢高能量损伤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四肢高能量损伤合并组织缺损的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临床处理棘手。随着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的引进、推广以及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逾加广泛[1],二者结合治疗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令人满意。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对我科收治的四肢损伤复合组织缺损的20例病人,采用一期清创、VSD覆盖创面,待病情稳定后,二期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陆剑锋陆飞伟祁连港朱晓波刘宗宝
- 关键词: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复合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高能量损伤四肢损伤
- 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大鼠正常坐骨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电离辐射在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例如,通过用各种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达到放射治疗肿瘤的目的。但是放射治疗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存...
- 祁连港
- 关键词:坐骨神经电离辐射
- 文献传递
- 传统手术及腕关节镜微创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切开复手术及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 2014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6 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按手术方案分组,观察组(41 例)接受腕关节镜微创手术,对照组(45 例)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比 2 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量、改良 Sarmiento 评分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改良 Gartland-Werley 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 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 3 个月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量、改良 Sarmiento 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关节面不平整及(创伤性)关节炎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与传统切开复位手术相近的近期骨折复位效果,但在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上更具有优势,推荐临床应用。
- 陆剑锋陆飞伟崔志浩祁连港王涛刘宗宝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镜切开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