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建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4篇臂丛
  • 3篇临床疗效
  • 3篇跟骨
  • 3篇跟骨骨折
  • 3篇3D打印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软骨
  • 2篇撕脱
  • 2篇撕脱伤
  • 2篇皮神经
  • 2篇脱位
  • 2篇外科
  • 2篇显微外科
  • 2篇肋间
  • 2篇肋间神经
  • 2篇根性撕脱伤
  • 2篇关节
  • 2篇臂丛神经

机构

  • 8篇张家港市第一...
  • 7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教育评...

作者

  • 18篇黄建平
  • 12篇刘宗宝
  • 9篇钱辉
  • 7篇陆剑锋
  • 4篇朱寅
  • 3篇王涛
  • 2篇朱晓波
  • 1篇张兴祥
  • 1篇张亚
  • 1篇朱贤
  • 1篇徐卫袁
  • 1篇祁连港
  • 1篇崔志浩
  • 1篇杨耀

传媒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伤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伴臂丛损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4年8月。采用大隐静脉移植、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的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伴臂丛损伤3例。同期行臂丛探查修复术(吻合或转位),其中伴锁骨骨折的2例同时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通过临床随访、B超和DSA检查,观察患肢的血供变化以及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无死亡。随访2~5年,尺、桡动脉搏动恢复,远端肢体血运良好,锁骨骨折复查X线片;术后3个月内都达临床愈合,患肢肩关节能外展,肘关节能伸屈,2例腕关节、手指能伸屈。结论采用大隐静脉移植,颈横动脉转位腋动脉这种术式治疗锁骨下动脉挫裂,手术相对简单、安全性高.术后明显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陆剑锋刘宗宝黄建平朱晓波陆飞伟王涛
关键词:颈横动脉锁骨下动脉臂丛神经损伤大隐静脉
内隐序列学习中意识的渐进变化脑激活模式及其脑网络特征
内隐学习中习得的知识处于意识连续体的某个点上,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前人研究虽然考虑到学习起点与终点脑激活的状况,但未能揭示内隐学习不同阶段的变化,本研究操作不同的 SOA,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和 fM...
黄建平
关键词:内隐序列学习生理心理
儿童陈旧性肱桡关节脱位(10余年)报告1例
2015年
分析我院儿童陈旧性肱桡关节脱位(10余年)病例报告1例,患者入院诊断为右肘关节外伤后畸形以及右肱桡关节陈旧性脱位,于我院进行右肱桡关节切开松解+桡骨旋转截骨内固定术,又于术后7月住院行桡骨截骨术后内固定取出术。术后随访1年,右肘关节功能康复良好,肘部肌力及握力正常。
黄建平陈国兆钱辉刘宗宝
关键词:儿童病例报告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肋间神经移位修复肩外展功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移位腋神经修复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肩外展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随访2010—2013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肋间神经-腋神经移位术的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5例,其中全臂丛根性撕脱伤3例,C5-7撕脱伤2例。随访18~48个月,随访内容:患者术前肩外展功能,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否同时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后神经肌电图情况,肩外展角度,三角肌肌力及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患者肌电图检查出现新生电位的平均时间为术后3.5个月,4例三角肌肌力3级以上,1例肌力2级,肩外展平均角度70°,肩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80%。结论肋间神经-腋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疗效。
刘宗宝朱寅陆剑锋钱辉黄建平
关键词:臂丛根性撕脱伤肋间神经腋神经肩外展
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的相关因素。方法:68例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术后负压引流量,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引流量的危险因素。结果:68例患者术后引流量平均为(250.40±45.50)m L,以引流量中位数250.40 m L为界值,分为引流量增加组35例和未增加组3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以及ASA分级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该三项指标均是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的危险因素。结论: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和ASA评级都能影响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应加强对肥胖、吸烟以及ASA评级较高患者的护理力度,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黄建平钱辉陆飞伟刘宗宝
关键词:跟骨骨折术后引流量影响因素
臂丛束支部合并大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臂丛束支部合并血管损伤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9例臂丛束支部合并上肢大血管损伤,其中合并肱动脉损伤5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2例,合并腋动脉第一部分损伤腋动脉第三部分损伤各l例.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与伤情评估,分别采取急诊一期同时修复神经、血管3例,亚急诊一期同时修复神经、血管2例,急诊一期修复血管、二期修复神经4例.结果 术后9例患者经50 ~ 78个月随访,平均61.8个月,均无肢体坏死,术后行CTA证实修复段血管均通畅,修复神经所支配区的肌力以及皮肤感觉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中除3例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外,其余均获得3级以上的肌力,4例修复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均达S3以上,5例部分支配区感觉达S3以上. 结论 臂丛束支部合并上肢大血管损伤较少见,病情复杂,需要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争取一期同时修复神经与血管,手术成功率高,其疗效较为满意.
刘宗宝朱寅陆剑锋钱辉黄建平王涛
关键词:臂丛血管修复显微外科治疗
3D打印辅助截骨治疗成人高弓足6例报告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截骨治疗成人高弓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高弓足畸形患者均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截骨手术治疗。于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及中部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足部疼痛及功能,并测量足部Hibbs角及Meary角。结果 术后6例患者均足部畸形改善,行走步态稳定;术后VAS评分、AOFAS踝-后足及中部足功能评分、Meary角、Hibbs角均优于术前;均未出现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3D打印辅助截骨治疗成人高弓足畸形可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钱辉刘宗宝黄建平祁连港孟令杰陈国兆
关键词:高弓足截骨术3D打印成人病例报告
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的治疗中应用微创截骨矫正术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是33~64 min ,平均为(45.2±4.4) min ;手术后的随访记录显示,在对患者行摄足正侧位 X 线片检查发现,20例患者中,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的例数是8例,良为11例,中为1例,差为0例,优良率是95.0%;手术前,患者的疼痛评分为(6.4±1.3)分,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本组患者均不存在切口感染并发症或者复发现象。结论在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的治疗中,创截骨矫正术的价值显著,可普及。
黄建平
关键词:拇外翻
3D打印建模联合骨水泥成形微创治疗塌陷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被引量:8
2021年
背景:跟骨骨折的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议,传统切开复位并发症居高不下,而微创治疗指征较少,应用受限。近年来伴随3D打印技术发展,可否将微创治疗的指征扩大并获得良好效果是跟骨骨折治疗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水泥填充微创治疗塌陷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手足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例9足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50-66岁,平均57.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患肢CT检查,并获得3D打印个体化后足部模型,模拟撬拨进针位置及及进针角度,在撬拨复位辅助下行骨水泥填充。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跟骨长度、宽度、高度;术后功能评价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6-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再次塌陷发生,骨水泥无渗漏,未出现排异反应,无皮肤坏死及感染,跟骨外形恢复满意,足部功能良好;②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优7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③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术前为(15.73±2.46)°和(145.34±8.6)°,术后改善至(25.77±2.65)°和(127.5±8.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后1,2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3D打印个体化建模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塌陷的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良好,具有个体化、针对性强、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孟令杰钱辉盛晓磊陆剑锋黄建平祁连港刘宗宝
关键词:跟骨骨折3D打印骨水泥撬拨复位微创
师范生从教意愿影响因素的确立和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是关乎未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江苏省3989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得出师范生从教意愿五大影响因素。同时,从这五大影响因素出发,采取措施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师范专业“师范热”转化为师范生“从教热”。
许慧黄建平黄建平
关键词:从教意愿教学质量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