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微创矫治漏斗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微创矫治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1月,于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微创矫治33例漏斗胸。男26例,女7例;年龄3~22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1例为Ravitch术后3年复发,余均为初次手术。24例有明显临床症状。Haller指数为3.3~50.1,平均5.6。漏斗胸根据简化Park分型标准:对称型25例,偏心型5例,不均衡型3例。结果术中发生1例肋间肌撕裂,术后发生1例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1例持续胸背疼痛。手术时间38~89 min,平均60.9 min;术中出血量8~90 mL,平均26.2 mL。住院时间6~12 d,平均7.6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6个月。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示心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随访期间无支撑钢板移位。末次随访时,根据Nuss等的标准评估手术效果,获优27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达90.9%;年龄<6岁、6~12岁及>12岁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51,P=0.109)。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矫形效果满意,根据患者情况弯制个体化支撑钢板是获得满意矫治效果的保证。
- 李斌张建华苟云久王志强王成宋铁牛杨建宝
-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胸腔镜
- 微创手术与普通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用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4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2年12月)数据库。收集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在术后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死亡率方面并无差异;②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普通开胸手术[加权均数差=-175.33 mL,95%可信区间(-195.57,-155.09)mL];③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普通开胸手术无差异;④微创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开胸手术组[加权均数差=-9.14天,95%可信区间(-16.09,-2.19)天];⑤虽然微创手术与普通开胸手术在在胸部、消化道相关并发症以及肺水肿和肺栓塞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以及声带麻痹的并发症,而且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普通开胸手术组。结论微创手术组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恢复;但远期疗效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
- 王志强张建华王成李斌苟云久
- 关键词:食管癌微创外科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CBP基因对肺鳞癌NCI-H520细胞生长侵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CSK结合蛋白(CSK-binding protein,CBP)基因转染对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体外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CBP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CBP,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Western-blotting和RT-PCR分别检测转染前后CBP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Wound-healing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稳定转染CBP基因的细胞株有外源目的基因的整合和相应蛋白的高表达。MTT检测表明,pcDNA3.0-CBP转染组活细胞数低于未转染组和pcDNA3.0(-)空载体质粒细胞转染组(P<0.01)。细胞侵袭、迁移实验表明转染pcDNA3.0-CBP的瘤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外源性CBP基因稳定转染可抑制人肺鳞癌NCI-H520细胞增殖、侵袭的恶性表型。
- 周栋杨勇王志强王成张建华苟云久李斌苏云峰
- 关键词:肺鳞癌转染
- 组织工程化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培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在体外分离、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是研究组织工程食管的最基本环节。实验拟寻找适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实验于2007—05/11在兰州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取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食管长2.0~3.0cm,患者对试验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获取可用于组织工程的食管上皮细胞,常规传代培养。⑨实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20min,1~4d细胞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中的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绘1~6d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食管上皮细胞。②正常细胞较大,呈球形悬浮于培养基中;约20min后开始贴壁,1d后大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并呈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2d后细胞开始成簇生长;三四天细胞达生长高峰,胞浆丰富,核大而圆。⑧培养第3天细胞生长达高峰,其吸光度值与第1,2,5,6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F12(1:1)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 柏启州杨永珠王志强苟云久
- 关键词:细胞培养食管上皮细胞
- miR-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miR-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PDCD4)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76例ESCC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miR-21、PDCD4 mRNA的表达量。结果 ESCC组织中miR-21的表达较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升高(P<0.05),PDCD4 mRNA的表达较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降低(P<0.05);miR-21、PDCD4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ESCC中miR-21、PDCD4 mRNA表达呈负相关(rs=-1.131,P=0.004)。结论 miR-2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在ESCC的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
- 郭权威张建华王成李斌王志强蒋鹏
- 关键词:MIR-21食管鳞癌荧光定量
- 艰难梭菌A毒素对食管癌干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研究艰难梭菌毒素A(TcdA)对食管癌干细胞(SP细胞)的杀伤力,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食管癌干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TcdA对食管癌干细胞DNA损伤情况;同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研究TcdA作用后的食管癌干细胞发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400 ng/mL TcdA作用食管癌干细胞后;细胞DNA被破坏,单细胞凝胶电泳后细胞"彗尾"长度明显增加,荧光强度变大;细胞荧光染色发现实验组的细胞碎裂伴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TcdA对食管癌干细胞DNA的损伤及诱发凋亡的特性,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张建华宋铁牛李斌苟云久王志强
- 关键词:细胞损伤
- 胸腔镜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收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3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1、2、3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的meta分析结果为[RR=2.75,95%C(I1.45,5.2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胸腔闭式引流组。2或3年生存率均为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术后完全缓解率: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后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胸腔闭式引流组[RR=13.90,95%C(I6.56,21.23)]。(3)术后总有效率: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胸腔闭式引流组[RR=11.62,95%C(I4.21,32.10)]。(4)术后引流时间:胸腔镜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少于胸腔闭式引流组。(5)KPS评分:meta分析结果[WMD=9.43,95%C(I5.27,13.59)],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胸腔镜手术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和完全缓解率,同时可提高患者术后KPS评分和减少术后积液引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张建华潘慧苟云久刘燕飞李斌王志强
- 关键词:胸腔镜晚期肺癌胸腔积液META分析
- 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诱生型环氧化酶和p53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测定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诱生型环氧化酶(COX-2)及p53在肺鳞癌病理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表达与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81例肺鳞癌病理组织和12例正常肺黏膜组织中MCM-2、COX-2及p53表达,对81例术后的患者随访8~60个月。结果81例肺鳞癌中MCM2的表达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高(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MCM2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但是,COX-2表达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高,TNM分期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2);有淋巴结转移者p53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9);MCM2、COX-2和p53三者两两之间无相关性。单因素生存率分析提示MCM2高表达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COX-2和p53的表达与疾病的预后无关。多因素Cox模型筛选出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和MCM2是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检测MCM2、COX- 2及p53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肺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 苟云久杨永珠张安平李斌王志强
- 关键词: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P53肺鳞癌免疫组化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3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截至2011年9月)。收集胸腔镜手术治疗血胸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3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胸腔镜组的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开胸手术[WMD:-4.55,95%CI(-6.07,-3.04)];②胸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普通开胸手术[WMD=-65.68,95%CI(-71.88,-59.48)];③胸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普通开胸组[WMD=-121.25,95%CI(-195.68,-46.82)];④胸腔镜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WMD=-2.00,95%CI(-2.90,-I.09)];⑤胸腔镜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普通开胸组[WMD=-65.37,95%CI(-71.76,-58.98)]。结论胸腔镜手术可以明显缩短凝固性血胸治疗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血胸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及缩短住院时间。
- 王志强张建华苟云久王成李斌杨建宝
- 关键词:血胸胸腔镜手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壁缺损23例报告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巨大胸壁缺损后用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该院在2002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23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巨大胸壁缺损患者,对其骨性缺损部分采用多层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的"三明治"式复合体进行骨性胸壁重建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远期胸廓外形满意,呼吸功能良好。结论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人工材料复合体修复大块骨性胸廓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建华李斌苟云久王成王志强苏云峰
- 关键词:胸壁肿瘤胸壁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