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燕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甲基化
  • 2篇OST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意义
  • 1篇内膜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甲基化
  • 1篇宫内
  • 1篇宫内膜
  • 1篇肝细胞
  • 1篇肝细胞肿瘤
  • 1篇SOCS-3
  • 1篇TSA
  • 1篇5-AZA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姚树哲
  • 2篇张翠娟
  • 2篇张晓莹
  • 2篇陈海燕
  • 1篇张廷国
  • 1篇周庚寅
  • 1篇盛燕
  • 1篇张建平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OCS-3和3-OST-2基因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中相关抑癌基因(SOCS-1、SOCS-3、3-OST-2、DLC-1)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60例EC、79例增生子宫内膜和27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S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表观遗传学药物处理前后Ishikaw a细胞株中抑癌基因甲基化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在EC中,SOCS-1和DLC-1基因甲基化率较低(分别为13.3%和21.7%),SOCS-3和3-OST-2基因甲基化率很高(分别为88.3%和78.3%),且SOCS-3在复杂和不典型增生中就出现高频率的甲基化(分别为53.3%和54.2%)。3-OST-2甲基化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P<0.05)。SOCS-3和3-OST-2在Ishikaw a细胞株中均呈完全甲基化状态,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5-Aza-dC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TSA处理后甲基化均得到部分逆转,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TSA效果优于5-Aza-dC;两药联合处理后甲基化被完全逆转,mRNA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SOCS-3、3-OS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EC中是一个频发事件,且SOCS-3甲基化的发生早于3-OST-2。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共同参与了3-OST-2和SOCS-3的基因表达调控,并存在交叉作用。
陈海燕姚树哲张晓莹张建平张翠娟张廷国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表观遗传
5-Aza-dC和TSA对肝细胞癌细胞株中3-OST-2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5-Aza-dC和TSA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3-OST-2甲基化水平、基因表达以及对核转录因子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也称为ICBP90/NP9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HCC细胞株中3-OST-2甲基化的状态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OST-2和UHRF1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法检测UHRF1蛋白表达。结果 3-OST-2在HCC细胞株中呈完全甲基化状态,5-Aza-dC或TSA均能部分逆转3-OST-2甲基化,其mRNA表达分别增加2.7倍和4.9倍,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3-OST-2甲基化被完全逆转,其mRNA表达增加9.1倍。5-Aza-dC或TSA均能降低UHR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TSA比5-Aza-dC疗效更好(P<0.01),两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P<0.01)。结论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共同导致3-OST-2基因表达降低。5-Aza-dC和TSA单独作用均能部分逆转3-OST-2甲基化,增加其mRNA表达,抑制核蛋白UHRF1表达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姚树哲陈海燕张晓莹盛燕周庚寅张翠娟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TSA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