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心脏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3篇旁路移植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脏病
  • 2篇手术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杨海平
  • 8篇陈林
  • 7篇郝懿
  • 6篇张振华
  • 5篇孙林
  • 4篇吴骏
  • 3篇李卫强
  • 3篇王立杰
  • 3篇张建鹏
  • 2篇王艳瑜
  • 1篇韩洋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115例围术期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对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围术期心肌梗死、神经系统并发症、精神症状、低心排综合征、术后30 d死亡、输血量、二次开胸、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大剂量多巴胺使用例数(>10μg·kg^-1·min^-1)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肾功能不全、切口并发症较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6、1.237,P=0.021、0.03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科学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
郝懿杨海平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对比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0例患者均进行了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通过检查这40例患者共有74处骨折。其中,肋骨骨折67处,肋软骨骨折7处。经DR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24处(24/7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32.4%;经肌骨超声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58处(58/74)、肋软骨骨折有7处(7/7),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3%,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总检出率为87.8%;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肋骨骨折有66处(66/7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89.1%。结论与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相比,肌骨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肋软骨骨折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骨折的检出率,且其检出率与多层螺旋CT无显著差异。
郝懿杨海平韩洋张大鹏孙林王艳瑜李卫强陈林
关键词: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X线平片
心脏外科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心脏手术围术期置入IABP患者36例,其中冠心病27例,瓣膜病8例,左房粘液瘤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死亡10例(27.8%),置入IABP冠心病患者病死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18.5% 与 55.6%,χ^2=4.615,P=0.032).置入IABP后相关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6例(16.7%)、下肢缺血3例(8.3%)、下肢动脉血栓栓塞2例(5.6%)、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5.6%)、急性胰腺炎2例(5.6%)、肠系膜缺血肠坏死1例(2.8%)、消化道出血2例(5.6%)、穿刺处出血3例(8.3%)、发热4例(11.1%)、管路漏气1例(2.8%)、管腔无压力数据1例(2.8%).26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用量减少(t值分别为-22.35、64.41、53.31、-23.82、26.07、14.15,P均〈0.05).结论 IABP能明显提高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效果,积极处理并发症减少IABP引发的死亡.
杨海平郝懿陈林张振华孙林吴骏王立杰李卫强王艳喻张建鹏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CABG术后患者66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27例)与非糖尿病组(39例),术后5年行冠状动脉CT检查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患者共检测141根桥血管(其中糖尿病组60根,非糖尿病组81根),糖尿病组患者桥血管闭塞率高于,通畅率低于非糖尿病组[38.3%(23/60)比21.0%(17/81),26.7%(16/60)比51.9%(4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03、4.804,P=0.024、0.028)。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CABG术后桥血管闭塞及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杨海平郝懿陈林张振华贺宁陈越岭王晶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桥血管通畅率
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可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比例。随着手术技术进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病例逐年增加,但糖尿病对OPCABG的影响尚不确切,相关报道较少。
郝懿杨海平孙林吴骏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OPCABG高危因素
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胱抑素C在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胱抑素C(CysC)在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医院体检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ADMA、CysC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ADMA、CysC对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ysC、AD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31.51±19.09)mmHg(1 mmHg=0.133 kPa)比(126.48±16.68)mmHg、(91.11±16.35)mmHg比(86.89±10.71)mmHg、(74.39±15.22)次/min比(70.09±13.01)次/min、(4.51±1.12)mmol/L比(4.15±0.92)mmol/L、(1.91±0.63)mmol/L比(1.60±0.65)mmol/L、(2.59±1.13)mmol/L比(2.27±0.85)mmol/L、(1.01±0.22)mg/L比(0.79±0.16)mg/L、(20.17±6.38)ng/L比(11.88±4.22)ng/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56.45±9.21)%比(60.87±10.02)%、(1.56±0.63)mmol/L比(1.76±0.6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ysC、ADMA是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C鉴别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灵敏度为71.67%,特异度为73.17%;血清ADMA鉴别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AUC为0.862,灵敏度为71.67%,特异度为87.80%;二者联合诊断AUC为0.910,灵敏度为85.56%,特异度为84.15%,明显高于CysC、ADMA单独检测(Z=4.897、3.335,P<0.05)。结论血清AD
张振华杨海平郝懿陈林贺宁陈越岭朱帅赵飞飞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胱抑素C
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否对进一步提高管状胃代食管功能有益。方法:总结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例56例,随机分成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观察组)29例与不缝合纵隔胸膜(对照组)27例,对两组术后近期(1年内)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均为肿瘤根治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观察组并发胃内切缘急性出血1例,肝性胸腹水1例(酒精肝),乳糜胸1例,对照组并发吻合口瘘1例;随访1年,观察组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口狭窄6例(P>0.05);观察组有2例并发胸胃综合征,对照组并发胸胃综合征8例(P<0.05),术后3、6个月、1年胸片、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两组均无明显胃排空障碍,观察组胸胃膈上位置有2例扩张,向一侧胸腔侧凸移位,其余病例胸胃呈细管状,牢固置于后纵隔,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局部存在侧凸移位;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并发反流性食管炎(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中缝合纵隔胸膜固定管状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法,使管状胃代食管功能得到了有益提高,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王立杰吴骏孙林杨海平张建鹏陈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治疗管状胃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比较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与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为多发性肋骨骨折选择较优的内固定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胸心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的20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将患者分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组(钛板组,105例)和钛镍记忆合金环抱器组(环抱器组,101例),其中钛板组男82例、女23例,年龄23~65(46.5±9.7)岁;环抱器组男83例、女18例,年龄19~63(44.7±10.3)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环抱器组相比,钛板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VAS评分降低、治疗效果好。结论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在临床中优势较大,可优先选择使用。
郝懿吴骏王立杰孙林杨海平王艳瑜李卫强张建鹏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