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平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动脉
  • 6篇心脏
  • 5篇主动脉
  • 5篇外科
  • 4篇食管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食管癌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肋骨
  • 2篇弹力
  • 2篇弹力纤维
  • 2篇弹力纤维瘤
  • 2篇动脉瓣
  • 2篇动脉内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0篇杨海平
  • 13篇吴骏
  • 13篇孙林
  • 11篇李卫强
  • 9篇王立杰
  • 8篇陈林
  • 8篇郝懿
  • 7篇张振华
  • 3篇张建鹏
  • 2篇刘彤
  • 2篇王艳瑜
  • 2篇杨建杰
  • 2篇刘辉
  • 1篇李新飞
  • 1篇胡艳萍
  • 1篇孟旭
  • 1篇刘紫强
  • 1篇崔莉
  • 1篇张海波
  • 1篇王胜询

传媒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115例围术期临床资料,比较糖尿病对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围术期心肌梗死、神经系统并发症、精神症状、低心排综合征、术后30 d死亡、输血量、二次开胸、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大剂量多巴胺使用例数(>10μg·kg^-1·min^-1)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肾功能不全、切口并发症较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6、1.237,P=0.021、0.03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科学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
郝懿杨海平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新发心脏传导阻滞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不同人工瓣膜围手术期新发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瓣膜中心行TAVI治疗的9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股动脉途径Venus-A瓣膜组(52例)与经心尖途径J-Valve瓣膜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结果Venus-A瓣膜组与J-Valve瓣膜组比较,新发传导阻滞[48.1%(25/52)对53.3%(24/45),P=0.61]及永久起搏器置入[11.5%(6/52)对6.7%(3/45),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Valve瓣膜组中的主动脉瓣狭窄亚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亚组比较,患者新发传导阻滞[43.8%(7/16)对58.6%(17/29),P=0.34]及永久起搏器置入[6.3%(1/16)对6.9%(2/29),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enus-A瓣膜与J-Valve瓣膜行TAVI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张振华张海波李岳环王胜询刘巍周玉杰杨海平孟旭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
后胸壁弹力纤维瘤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后胸壁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后胸壁弹力纤维瘤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病理改变、近远期手术疗效。结果19例患者发病部位均为肩胛下角,3例为双侧病变,16例为单侧病变。12例患者偶然发现后胸壁无痛性肿物,7例局部疼痛不适伴上肢活动时后胸壁异物感。除早期6例外,近期13例患者在手术前未依赖组织学检查而依据典型发病部位(肩胛下)及典型影像学确诊。19例均行肿物切除术,肿物长径3—10cm,术后并发症为伤口积液1例,渗血1例。穿刺抽液后积液消失,给予止血药物、输血及局部加压包扎后渗血停止。手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复发。结论弹力纤维瘤常见于老年女性患者,肩胛下角区域为主要发病部位。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在术前即可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杨海平吴骏王立杰孙林李卫强刘彤杨建杰
关键词:弹力纤维瘤软组织肿瘤外科手术
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对比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0例患者均进行了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通过检查这40例患者共有74处骨折。其中,肋骨骨折67处,肋软骨骨折7处。经DR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24处(24/7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32.4%;经肌骨超声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58处(58/74)、肋软骨骨折有7处(7/7),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3%,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总检出率为87.8%;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肋骨骨折有66处(66/7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89.1%。结论与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相比,肌骨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同时还可以解决肋软骨骨折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骨折的检出率,且其检出率与多层螺旋CT无显著差异。
郝懿杨海平韩洋张大鹏孙林王艳瑜李卫强陈林
关键词: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X线平片
低级别软骨肉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低级别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低级别软骨肉瘤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低级别软骨肉瘤主要发生在中轴骨或接近中轴骨的部位。肉眼观察肿瘤呈灰白色软骨样或灰白间灰褐色,有囊性变5例;显微镜下为低级别软骨肉瘤。结论低级别软骨肉瘤的诊断必须将临床症状、影像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尽管为低度恶性,但明确诊断后根治切除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杨海平许丽娟吴骏刘辉
关键词:软骨肉瘤病理学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我们对145例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其中9例双侧同期手术,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45例,男101例,女44例;年龄15—57岁,中位年龄27.5岁。均为自发性气胸。单侧136例,双侧9例。50例为多次发作,7例闭式引流后5—7d仍有持续漏气。
吴骏孙林杨海平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
心脏外科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心脏手术围术期置入IABP患者36例,其中冠心病27例,瓣膜病8例,左房粘液瘤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死亡10例(27.8%),置入IABP冠心病患者病死率低于非冠心病患者(18.5% 与 55.6%,χ^2=4.615,P=0.032).置入IABP后相关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6例(16.7%)、下肢缺血3例(8.3%)、下肢动脉血栓栓塞2例(5.6%)、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5.6%)、急性胰腺炎2例(5.6%)、肠系膜缺血肠坏死1例(2.8%)、消化道出血2例(5.6%)、穿刺处出血3例(8.3%)、发热4例(11.1%)、管路漏气1例(2.8%)、管腔无压力数据1例(2.8%).26例存活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用量减少(t值分别为-22.35、64.41、53.31、-23.82、26.07、14.15,P均〈0.05).结论 IABP能明显提高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效果,积极处理并发症减少IABP引发的死亡.
杨海平郝懿陈林张振华孙林吴骏王立杰李卫强王艳喻张建鹏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CABG术后患者66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27例)与非糖尿病组(39例),术后5年行冠状动脉CT检查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患者共检测141根桥血管(其中糖尿病组60根,非糖尿病组81根),糖尿病组患者桥血管闭塞率高于,通畅率低于非糖尿病组[38.3%(23/60)比21.0%(17/81),26.7%(16/60)比51.9%(4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03、4.804,P=0.024、0.028)。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CABG术后桥血管闭塞及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杨海平郝懿陈林张振华贺宁陈越岭王晶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桥血管通畅率
糖尿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之一,可增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比例。随着手术技术进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病例逐年增加,但糖尿病对OPCABG的影响尚不确切,相关报道较少。
郝懿杨海平孙林吴骏陈林张振华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OPCABG高危因素
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5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经验。方法1990年1月至2006年11月,对55例贲门失弛缓症施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手术经左开胸,纵行切开食管肌层6~10 cm,使黏膜膨出达到食管周径的1/2~2/3,最后将胃底上提覆盖于食管贲门肌肉切开处,并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固定在食管肌层切缘上。结果55例患者治愈39例(78%),好转11例(22%),总有效率100%,全组无死亡病例。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0.9%,随访期1~11年。结论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简单易行,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抗返流效果满意。
吴骏孙林杨海平田强王立杰李凤杰李卫强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改良HELLER手术胃底折叠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