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方林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绿茶
  • 4篇香气
  • 4篇香气成分
  • 4篇粒形
  • 2篇色谱
  • 2篇气相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香气特征
  • 2篇粒型
  • 2篇颗粒型
  • 2篇参数优化
  • 1篇蒸馏
  • 1篇蒸馏萃取
  • 1篇整齐度
  • 1篇质谱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系
  • 1篇色泽
  • 1篇色泽品质
  • 1篇深加工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余方林
  • 7篇张悦
  • 7篇林智
  • 7篇郭丽
  • 6篇戴伟东
  • 4篇彭群华
  • 3篇谭俊峰
  • 3篇吕海鹏
  • 1篇杨停
  • 1篇施江
  • 1篇杜琪珍
  • 1篇董春旺
  • 1篇郭敏明

传媒

  • 2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茶叶通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颗粒型绿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形成研究
绿茶在茶叶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其产量、消费群体都很庞大。颗粒型绿茶作为绿茶的一种,主要代表有绍兴的平水日铸,安徽的涌溪火青,贵州的绿宝石等,因其适合机采,可用春末、夏秋鲜叶为原料,从而提高了夏秋茶的经济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
余方林
关键词:参数优化香气成分
文献传递
颗粒形绿茶的香气特征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以不同产区的颗粒形绿茶为材料,分别采用茶叶感官审评法评析茶样的香气品质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分析代表性茶样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颗粒形绿茶的香气品质存在产地差异,其中勾青茶和自制颗粒形绿茶分别呈现栗香和清香,香气得分达90分,被选作代表性茶样。两个代表性茶样共检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占比较高;源于萜类代谢途径的化合物有17种,分别比脂肪酸、类苯丙烷、类胡萝卜素的衍生物多7种、11种和12种;含量较高的组分是香叶醇、顺-茉莉酮、β-紫罗酮和苯乙醇。勾青茶中萜类化合物和类苯丙烷衍生物的含量较高,自制颗粒形绿茶中脂肪酸衍生物和类胡萝卜素衍生物的含量较高。
郭丽赵锋陈金择汪素琴余方林张悦朱荫戴伟东林智
关键词:绿茶香气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
颗粒形绿茶的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机采叶加工颗粒形绿茶,是实现绿茶机采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机采鲜叶的采摘标准、杀青温度、二青时间和做形温度等对颗粒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颗粒形绿茶适制的机采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优化的关键工艺参数分别是杀青温度200~210℃、炒二青时间15 min、做形与定形温度160~170℃。此工艺加工的颗粒形绿茶外形品质较好,香气清高,滋味清醇,能达到优质绿茶的品质要求。
郭丽余方林林智郭敏明张悦朱荫彭群华
颗粒型绿茶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对颗粒型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香精油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型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有苯乙烯、乙酸异丙酯、苯甲醛、苯乙醛、2,6,10-三甲基十二烷、苯乙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异戊酸香叶酯、橙花醇、十七烷、苯甲酸甲酯、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和α-金合欢烯等;在加工过程中,颗粒型绿茶的香气物质总量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在杀青、做形与定形阶段香气物质的变化最为明显。
余方林郭丽朱荫戴伟东张悦杜琪珍林智
关键词:香气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一种天然红色系茶叶染料上染丝绸的方法
一种天然红色系茶叶染料上染丝绸的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取机采茶鲜叶先采用组织捣碎机破碎,再自然地氧化修复,待叶色转为暗红并带有酸味时,得到染料用茶;采用乙醇对染料用茶进行提取,得到茶叶染液;对...
郭丽林智余方林朱荫戴伟东张悦彭群华吕海鹏谭俊峰
文献传递
西湖龙井茶香气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被引量:77
2015年
【目的】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优劣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探明茶叶香气的化学组成可进一步丰富茶叶香气化学理论,为改善和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西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比较两种分析技术在分离性能上的差异性;结合质谱数据库匹配、化合物保留时间、结构谱图及峰面积等对通过GC×GC-TOFMS分离得到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进而结合相对高含量化合物(≥0.5%)的气味特征分析西湖龙井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通过与GC-MS的总离子流图及色谱峰对比,GC×GC-TOFMS在分离性能上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定性分析及相对定量分析表明,采用GC×GC-TOFMS技术鉴定出西湖龙井茶样品中存在的522种共性香气成分,归为烯醇、烯、胺、烷烃、醛、烯醛、醚、醇、酯、内酯、烯酯、烯酮、酮、酚、酸、含硫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氧杂环化合物、芳香烃及炔等20类化合物,其中芳香烃的数量最多(77个),烷烃(50个)、烯(43个)、酯(43个)、酮(41个)次之,炔类最少(3个);戊烯-3-醇、顺-3-己烯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丁烷、甲基环戊烷、2,2,4,6,6-五甲基庚烷、十二烷、二十一烷、二十四烷、三十一烷、乙醛、戊醛、己醛、糠醛、庚醛、苯乙醛、壬醛、乙丙醚、2-乙氧基丁烷、乙基丁基醚、1,2-二乙氧基乙烷、戊基乙基醚、正戊醇、叔丁醇、苄醇、苯乙醇、植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酞酸二丁酯、乙基-2-(5-甲基-5-乙烯基四氢呋喃-2-烯)丙基-2-烯碳酸酯、顺-己酸-3-己烯酯、棕榈酸甲酯、乙偶姻、2,4-二叔丁基苯酚、异戊酸、壬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二甲基亚砜、苯并噻唑、吲哚、咖啡碱、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型)、2,3-二氢苯并呋喃�
朱荫杨停施江余方林戴伟东谭俊峰郭丽张悦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西湖龙井香气成分香气特征
颗粒形绿茶的物理特性与外形品质关联性被引量:4
2020年
颗粒形是绿茶机械化采制的优选造型,揭示颗粒形绿茶的物理特性与外形品质因子的相关性,对于绿茶机械化加工与品质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8份颗粒形绿茶和1份卷曲形绿茶为材料,采用人工感官审评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颗粒形绿茶,进而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筒法、质构仪法分析茶样的颜色和形状特征以及容重、百粒质量、弹性和塑性等物理特性,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MSRA)法分析各参数与外形品质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勾青’茶的外形品质因子得分在85分以上,具有较好的形状品质与整齐度,可作为颗粒形绿茶的典型代表。随原料成熟度的增加,‘勾青’茶的红色通道值、绿色通道值、蓝色通道值、亮度与饱和度减小,色调值增大,叶色由黄绿转为深绿;圆形度和形状指数增大,容重下降,百粒质量升高,且最高达33.1 g;塑性减弱,其与弹性的比值达1.5。不同物性指数与颗粒形绿茶的外形品质的相关性存在差异,MSRA结果显示蓝色通道值、色调值、弹性、塑性和圆形度对颗粒形绿茶外形品质的影响较明显;色调值、弹性对其形状品质、色泽品质起负作用,蓝色通道值、圆形度只与整齐度有相关性。细化颗粒形绿茶的外形品质因子,针对性地研究单项品质子的主导因素,更有利于体现不同物性指标的贡献。
郭丽余方林赵锋张悦朱荫戴伟东董春旺林智
关键词:绿茶物理特性整齐度色泽品质
微波烘二青与双锅曲毫机做形结合的颗粒形绿茶加工方法
微波烘二青与双锅曲毫机做形结合的颗粒形绿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以下工艺步骤: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烘二青;做形;摊凉;干燥;提香。上述的微波烘二青与双锅曲毫机做形结合的颗粒形绿茶加工方法,设计合理,通...
林智郭丽余方林郭敏明朱荫张悦彭群华戴伟东谭俊峰吕海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