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3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总结我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3例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足溃疡进行分级、病因分析、疗效转归的评价。结果收治足病年龄65-80岁、诱因多为物理因素、WangerⅠ级和Ⅱ级溃疡占58.1%,疗效较差。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单发、表浅及缺血溃疡多见,合并感染率高,应及早防治,多科协作。
- 马昌军马丁卢富琨熊伟冯潇宇
- 关键词:糖尿病足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 马丁罗光涛
- 盐酸小檗碱联合吡喹酮对血吸虫病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吡喹酮联合盐酸小檗碱对血吸虫病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32只血吸虫病大鼠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8只,其中单药1组给予盐酸吡喹酮,单药2组给予盐酸小檗碱,联合组给予吡喹酮联合盐酸小檗碱,模型组不作任何治疗。另选取8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差异。结果相比模型组,单药1组、单药2组及联合组大鼠肝组织中TIMP-1表达显著降低,MMP-13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联合组TIMP-1表达水平较单药1组、单药2组显著降低,MMP-13的表达水平较单药1组、单药2组显著上升(P <0.05)。相比模型组,单药1组、单药2组及联合组大鼠肝组织中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联合组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水平较单药1组、单药2组的水平显著降低(P <0.05)。相比模型组,单药1组、单药2组及联合组大鼠肝组织中GSH-Px水平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大鼠肝组织中GSH-Px水平较单药1组、单药2组显著上升,MDA含量较单药1组、单药2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吡喹酮联合盐酸小檗碱治疗血吸虫病大鼠能够有效改善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改善TIMP-1、MMP-13、Ⅰ型胶原、Ⅲ型胶原、GSH-Px及MDA水平,从而起到阻滞血吸虫病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且二者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和增效作用。
- 王德华马丁雒艳
- 关键词: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盐酸小檗碱吡喹酮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ie-2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DR)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ie-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84例)、非增生性DR(NPDR)组(50例)和增生性DR(PDR)组(35例),另选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一般资料、常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Ang-1、Ang-2、Tie-2、VEGF水平。分析DR患者血清Ang-1、Ang-2、VEGF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结果(1)单纯T2DM组、NPDR组、PDR组糖尿病病程依次延长,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依次升高,PDR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HbA1c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及NPDR组(均P<0.05)。(2)单纯T2DM组、NPDR组和PDR组血清Ang-1、Ang-2、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单纯T2DM组、NPDR组、PDR组Ang-2和VEGF水平依次升高;PDR组和单纯T2DM组Ang-1水平均低于NPDR组,且PDR组Ang-1/Ang-2值低于NPDR组(均P<0.05);4组Tie-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R患者血清Ang-1、Ang-2和VEGF水平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以及HbA1c、Ang-1、Ang-2、VEGF水平是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与单纯T2DM患者相比,DR患者血清Ang-1、Ang-2、VEGF和HbA1c水平升高,其中Ang-2、VEGF和HbA1c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而Ang-1水平升高是保护因素。
- 卢富琨马丁马昌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自噬活性参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自噬活性参与桥本甲状腺炎(HT)的发病机制的动物实验。方法将30只NOD.H-2h4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HT组,各15只。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中甲状腺炎的发生情况。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2组小鼠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23、IL-1β和干扰素-γ(IFN-γ)的mRNA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LC3-II和Beclin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中活性氧(ROS)的积累。通过免疫组化分析AKT/mTOR/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HT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浸润程度为(1.75±0.25)分,高于对照组[(0.67±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IL-23、IL-1β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37±0.42、3.04±0.71、2.85±0.35,均高于对照组(1.26±0.14、1.15±0.16、1.0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LC3-Ⅱ和Beclin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5±0.18、1.17±0.15,均低于对照组(2.07±0.34、2.59±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16±0.34、2.74±0.46、2.51±0.38,均高于对照组(1.18±0.15、1.32±0.17、1.08±0.09),Bcl-2蛋白表达水平(1.07±0.12)低于对照组(2.1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小鼠甲状腺滤泡细胞中阳性细胞占比、免疫荧光强度值分别为(62.79±10.47)%、43.18±7.26,均高于对照组[(12.56±3.15)%、16.72±3.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AKT、mTOR和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34±0.41、2.15±0.38、2.09±0.21,均高于对照组(1.15±0.10、1.23±0.14、1.08±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T发病机制中,炎症细胞因子IL-23、IL-1β和IFN-γ通过AKT/mTOR/NF-κB信号通路诱导甲状腺滤泡细胞自噬激活,这会导�
- 马丁马昌军卢富琨熊小芹
-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滤泡细胞自噬活性氧炎症
- 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变化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影响评价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药利拉鲁肽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相关性,确定最佳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接受利拉鲁肽药物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用药过程中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治疗时间1年,根据血糖临床控制疗效标准确定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子指标;ROC曲线分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血药利拉鲁肽的浓度。结果:HPLC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色谱图基线平稳,回归方程线性良好;显效患者42例,有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13例,3组患者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分别为116.40,102.58,82.33 ng·mL^(-1),显效组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最高,有效组次之,无效组最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分成A组(<100 ng·mL^(-1))、B组(100~120 ng·mL^(-1))、C组(120~140 ng·mL^(-1))及D组(>140 ng·mL^(-1))4个浓度区间;当高于120 ng·mL^(-1)时,易发生低血糖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对FPG、PBG、HbA1c、TC、TG、LDL-C、ALT、Cr、AIP、IMT厚度、sICAM-1、sVCAM-1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影响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利拉鲁肽最佳浓度为108.44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调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利拉鲁肽浓度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毛爱珺冯潇宇马丁熊小芹王瀚宇
- 关键词: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药动学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a-miR-30c-5p水平表达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人微小核糖核酸(homo sapiensmicroRNA,hsa-miR)-30c-5p表达对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5例为糖尿病组,并根据患者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并发组(n=124)和未并发组(n=8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5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hsa-miR-30c-5p表达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微血管并发症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预测血清hsa-miR-30c-5p表达对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价值。结果并发组、未并发组的血清hsa-miR-30c-5p表达分别为0.58±0.06,0.72±0.08,均低于对照组(0.89±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38,7.079,均P=0.001);并发组低于未并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89,P=0.001)。糖尿病病程[OR(95%CI):3.873(2.976~4.770)]、尿酸[OR(95%CI):2.125(1.211~3.040)]、糖化血红蛋白[OR(95%CI):2.680(1.745~3.616)]均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OR(95%CI):0.491(0.135~0.846)]、血清hsa-miR-30c-5p[OR(95%CI):0.532(0.146~0.817)]均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均P<0.05)。血清hsa-miR-30c-5p表达预测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81.45%,85.19%,0.802(0.741~0.854)。结论T2DM患者血清hsa-miR-30c-5p表达异常降低,且血清hsa-miR-30c-5p为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对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熊小芹冯潇宇毛爱珺马丁石亚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益生菌联合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F-κB及肾脏脂体比、脂肪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核因子-κB(NF-κB)、肾脏脂体比、脂肪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清洁级雄性C57/BL大鼠,造模成功后将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分别为模型组、A组(益生菌)、B组(益生菌+运动A强度)、C组(益生菌+B强度)、D组(益生菌+C强度)。A组、B组、C组、D组每日灌胃嗜酸乳杆菌1 mL(益生菌数量为1×10^(9) CFU/mL),B组、C组、D组都给予跑台有氧运动训练,分别按10、20、40 m/min速度进行跑台训练,每天训练1 h。五组大鼠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比较五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肾脏脂肪量和脂体比、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DNF、NF-κB水平。结果:治疗4、8周,A组、B组、C组、D组的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抵抗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D组均低于A组、B组、C组,C组均低于B组、A组,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A组、B组、C组、D组的肾脏脂肪量和脂体比、血清IL-1β、TNF-α含量、腓肠肌BDNF与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D组均低于A组、B组、C组,C组均低于B组、A组,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在2型糖尿病大鼠中应用,能抑制腓肠肌BDNF与NF-κB蛋白的表达,还可抑制血清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大鼠的血糖与肾脏脂体比、脂肪量。
- 马丁卢富琨熊小芹马昌军
- 关键词:益生菌有氧运动2型糖尿病腓肠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血清25-(OH)D3与糖尿病的关系及骨化三醇辅助利格列汀干预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糖尿病的关系及骨化三醇辅助利格列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组方案1:将80例2型糖尿病列为DM组,另取健康人群80例列为非DM组;分组方案2:将DM组随机分为治疗亚组(采用骨化三醇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和对照亚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各40例。比较DM组、非DM组血清25-(OH)D3、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M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OMA-β),同时分析血清25-(OH)D3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比较治疗亚组和对照亚组的HbA1c、MOMA-IR、MOMA-β。结果DM组的血清25-(OH)D3、MOMA-β分别为(15.79±1.59)ng/mL、93.19±10.36,分别低于非DM组[(28.36±2.05)ng/mL、149.75±1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的HbA1c、MOMA-IR分别为(8.97±0.15)%、3.69±0.12,分别高于非DM组[(6.13±0.07)%、1.58±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HbA1c、MOMA-IR呈显著负相关(r=-0.425、-0.317,P<0.05),且与MOMA-β呈显著正相关(r=0.326,P<0.05)。在DM患者中,治疗亚组治疗后的HbA1c、MOMA-IR分别为(6.68±0.17)%、2.26±0.18,均低于对照亚组[(7.83±0.15)%、2.93±0.19],其MOMA-β为137.35±8.57,高于对照亚组(104.71±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较低,血清25-(OH)D3过低会引起HbA1c增高,增加胰岛素抵抗,损伤胰岛素分泌功能,诱发或加重2型糖尿病病情。在降糖治疗基础上辅以骨化三醇治疗能进一步降低HbA1c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
- 毛爱珺冯潇宇马丁熊小芹
- 关键词:糖尿病骨化三醇
- 血清铁调素铁蛋白结合FRAX评分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铁蛋白结合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MOP患者3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91例)和未骨折组(26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均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评估FRAX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MOP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单独及联合对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骨折组年龄≥60岁、生育次数≥2次、有脆性骨折史占比及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均高于未骨折组(P<0.05),初潮年龄、绝经年限均大于未骨折组(P<0.05),有雌激素使用史占比、腰椎L1~4骨密度和血清铁调素水平均低于未骨折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脆性骨折史、绝经年限长、腰椎L1~4骨密度降低、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铁蛋白水平升高、FRAX评分高均是PMOP患者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雌激素使用史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结合FRAX评分预测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51%、91.57%、0.955,灵敏度和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均与单独预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铁蛋白水平与FRAX评分升高均是PMOP患者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均可作为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指标,且联合的预测效能更好。
- 熊小芹罗光涛冯潇宇毛爱珺马丁石亚军
- 关键词:铁调素铁蛋白骨质疏松症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