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光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5篇老年
  • 4篇综合征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酮症
  • 3篇老年人
  • 3篇甲状腺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中毒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糖尿病酮症
  • 2篇糖尿病酮症酸
  • 2篇糖尿病酮症酸...

机构

  • 12篇巴中市中心医...
  • 12篇巴中市人民医...
  • 4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4篇罗光涛
  • 6篇熊小芹
  • 5篇杨飞
  • 5篇王中琼
  • 4篇李秀钧
  • 4篇袁萍
  • 4篇杨健全
  • 4篇石亚军
  • 3篇李武
  • 3篇周江
  • 2篇马丁
  • 2篇马昌军
  • 1篇徐世成
  • 1篇张娟
  • 1篇张瑞
  • 1篇李波
  • 1篇杨飞
  • 1篇熊伟
  • 1篇马丁

传媒

  • 5篇华西医学
  • 4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心肌炎1例
2013年
1临床资料1.1病史:患者女,13岁,学生,住院号1209876。因双下肢无力6天,加重1天,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前6天,上课时无诱因感双下肢无力,行走费力,尤以上楼梯时明显,伴双下肢疼痛不适。
罗光涛杨飞王中琼
关键词: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格林-巴利综合征心肌炎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3例的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3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老年人占69.6%,临床好转13例,死亡8例自动放弃2例,病死率34.8%,首诊误诊率47.9%,感染占诱因的60.9%。结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好发于老年人,极易误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诱因和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马昌军毛爱珺熊小芹卢富琨熊伟冯潇宇张瑞罗光涛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误诊率病死率肺部感染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白聪山徐世成李波罗光涛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
儿童格雷夫斯病15例误诊分析
2005年
杨飞罗光涛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格雷夫斯病儿童低钙注意力缺陷肠炎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讨论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丙硫氧嘧啶)与研究组(甲巯咪唑),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甲状腺功能、肝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治疗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4.36±1.92)mU/L高于对照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21±0.05)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9.13±1.10)pmol/L、游离甲状腺素水平(15.05±1.23)p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6、4.850、3.067、5.205,P<0.05)。治疗后,研究组谷丙转氨酶(35.39±2.18)U/L、谷草转氨酶(32.38±3.19)U/L、碱性磷酸酶(110.56±2.84)U/L、总胆红素(10.46±2.35)μ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1、5.715、5.140、2.17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相较于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病症疗效较高,更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减轻药效治疗不良反应。
熊小芹罗光涛石亚军
关键词: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甲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MELD评分值的相关性
2016年
将我院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进行MELD评分与HOMA-IR等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硬化组患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blood insulin,FINS)、HOM A-IR、M ELD评分值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HOMA-IR与M ELD评分值呈正相关;ISI与M ELD评分值呈负相关。结论:联合使用M ELD评分、HOM A-IR、ISI指标,能更好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病进程,从而更好指导临床的治疗。
熊小芹罗光涛石亚军马丁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指数慢性乙型肝炎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马丁罗光涛
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调查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初诊的T2DM相关资料,分析初诊T2DM合并MS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初诊T2DM合并MS的患病率为62.8%,且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女性有肥胖儿生产史及MS相关家族史呈正相关。(2)初诊T2DM合并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51.7%。(3)初诊T2DM体质指数≥25.0kg/m2的比例为63.2%。(4)初诊T2DM合并血脂异常者为69.9%。(5)女性T2DM有肥胖儿生产史者合并MS的患病率为69.3%。(6)初诊T2DM有MS相关家族史者合并MS的患病率为72.4%。结论:(1)初诊T2DM合并MS的患病率为62.8%,且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女性有肥胖儿生产史及MS相关家族史呈正相关。(2)早期控制体重,尤其是有MS相关家族史者,是预防T2DM和MS的关键。
罗光涛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年龄体质指数家族史
四川巴中地区老年人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巴中地区≥60岁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在四川巴中地区的7个社区(乡)抽取241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414名调查对象的2型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0.4%(252/2414);其中女性占12.5%(158/1261),高于男性的8.2%(94/1153);城市居民(18.2%,79/434)高于农村居民(8.7%,173/1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34,34.12,均P<0.05).(2)家庭收入偏低(OR=1.640)、糖尿病家族史(OR=2.777)、血脂偏高(OR=3.190)为巴中地区老年居民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遗传因素、低收入和血脂异常与巴中地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
罗光涛杨健全王中琼杨飞李武周江袁萍李秀钧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
9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性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9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为青年男性,年龄30.78±5.56岁;(2)病前均无糖尿病史及相关症状,均无高脂血症史;(3)病前均无暴饮、暴食和胆石症史;(4)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有腹压痛;(5)均为肥胖体型,体质指数28.33±1.54kg/m2;(6)均达到DKA诊断标准;(7)入院时有7例血淀粉酶升高,其中6例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2例正常(其中1例入院后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8)入院时均有高脂血症,其中3例脂血,6例TG均〉11.3mmol/L,DKA纠正后(入院后第3天)TG降至1.1~1.8mmol/L,TC降至3.6~4.6mmol/L;(9)B超或cT均有胰腺炎改变;(10)治愈后症状解除,血TG、TC均正常或稍高,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结论:(1)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常规查TG、TC、血尿淀粉酶、胰腺B超或CT,以排除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青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能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入院。
罗光涛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甘油三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