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琪
- 作品数:63 被引量:271H指数:9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宋学云钱琪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归
-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术后随访90 d(失访2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4分,n=38)和预后良好组(mRS<4分,n=6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9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78%(38/98)。年龄≥60岁、T2DM病程、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底动脉梗死、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酗酒史、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介入治疗方式及随机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lc、术前NIHSS评分、T2DM病程、基底动脉梗死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T2DM患者在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发生率仍较高,NIHSS评分、HbAlc、T2DM病程及基底动脉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 钱琪韩凯冯陆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
-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的特点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上肢感觉功能、肌力及灵活度的特点。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13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老年DPN组(n=46)、非老年DPN组(n=54)及老年糖尿病组(n=31)。采集性别、年龄、利手、病程、空腹血糖、身高、体重和BMI值,记录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估双上肢触觉、握力、捏力及灵活度。对3组检测值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老年DPN组与非老年DPN组双侧尺神经MCV均显著低于老年糖尿病组(P<0.05);老年DPN组右手触觉、双手捏力均明显低于非老年DPN组(P<0.05);老年DPN组双手握力及灵活度均低于另外2组(P<0.05);3组双侧正中神经MCV、SCV及尺神经SCV、左手触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非老年DPN患者及老年糖尿病,老年DPN患者双手肌力、灵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利手感觉减退较非利手患者明显。
- 林奕芳王小峰张淇刘心华张燕钱琪贾杰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赛乐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 2001年
- 钱琪钱敏杨斌
- 关键词:中风抑郁症药物治疗赛乐特
- 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者EEG改变的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病毒性脑炎 (病脑 )前后的EEG变化。方法 :观察HBO治疗病脑 3 2例前后EEG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O治疗前EEG异常率为 87 5 % (2 8/3 2例 ) ,HBO治疗后有 14例EEG恢复正常 ,10例EEG异常显著改善 ,4例EEG异常无变化。EEG好转率为 85 71% (2 4/2 8例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BO是一种治疗病脑的有效方法 。
- 郜建卫买国平杨斌钱琪吕海东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高压氧治疗脑电图EEG
- 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高。本文报道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CSF)净化加常规内科疗法治疗SAH,并与常规内科疗法治疗SAH相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降颅压、抗纤...
- 郜建卫杨斌马晓丽钱琪秦东香
- 文献传递
- 丁苯酞、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丁苯酞、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抽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4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联组和二联组,每组52例。二联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三联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联组总有效率(96.15%,50/52)高于二联组(78.84%,41/52),P<0.05;治疗后,三联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二联组(P<0.05),脑血流动力学水平高于二联组(P<0.05);治疗后,三联组NIHSS评分低于二联组、Barthel指数高于二联组(P<0.05);三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2%,1/52)低于二联组(15.38%,8/52),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阿加曲班治疗AIS,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脑血流动力学,缓解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促进机体康复,且安全性良好。
- 钱琪韩凯冯陆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丁苯酞尤瑞克林阿加曲班
- 无症状性脑梗死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钱琪吕海东
- 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无症状脑梗死定位体征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梗死灶
- 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滴。治疗4周,于治疗前、4周后、3个月后分别用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评分,依据评分值变化评定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治疗组治疗4周后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评分差异更明显(P<0.01);3个月后的优良率分别为对照组80%、治疗组96.7%,差异明显(P<0.01)。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应用抗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面瘫患者的预后。
- 杨加青党明韩凯宋学云张三军钱琪张晓丽郑献召郜建卫
- 关键词:依达拉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ETFDH基因突变致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18例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ETFDH基因突变致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Riboflavin-responsive lipid storage myopathy,RR-LSM)的临床、病理和ETFDH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经肌肉活检病理确诊和基因检测证实的18例RR-LSM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采取外周血DNA进行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进行数据读取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女各9例,发病年龄9~60岁,平均(29.83±13.44)岁,病程1 m~22 y,平均4.5 y。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和运动不能耐受,伴颈伸肌无力14例,咀嚼肌无力9例,吞咽困难5例,恶心纳差5例,少数患者伴有肌肉疼痛和呼吸困难。本组患者肌肉病理均可见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质沉积,5例可见少量坏死肌纤维,伴有CD68(+)的巨噬细胞浸润。18例患者经核黄素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本组病例均检测到ETFDH基因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15例(83.3%),单一杂合突变2例(11.1%),纯合突变1例(5.6%)。共发现20个突变位点,其中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为c.770A>G,占等位基因的19.4%(7/36),其次为c.1454C>G,占等位基因的8.3%(3/36)。结论ETFDH基因突变所致的RR-LSM患者以躯干中轴肌和咀嚼肌受累为特点,肌肉病理发现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质沉积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770A>G和c.1454C>G是本组病例ETFDH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
- 钱琪崔文豪瞿千千刘海燕陈萍周亚光吕海东
-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肌肉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