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厚
- 作品数:3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型HPV治疗性疫苗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 近年来,经生殖道传播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呈逐年上升趋势。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主要包括16、18型等)感染是引起阴道、宫颈尖锐湿疣并最终导致阴道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 董立厚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治疗性疫苗融合蛋白抗肿瘤
- 文献传递
- 生物类似药毒代动力学生物分析策略与方法探讨
- 董立厚
- 两种基于RAJI细胞的抗CD20单抗新型定量方法的比较及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建立和比较基于RAJI细胞的流式细胞法(Flow cytometry assay,FCA)和细胞放射免疫法(Immuno-radiametric assay,IRA)测定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anti-CD20zumAb)的浓度。两种方法均利用标记后抗体和被检测抗体竞争性结合RAJI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由标记后抗体的荧光或放射性变化而间接反应检测抗体的浓度。FCA和IRA定量范围分别为0.1~100mg/L和0.04~20mg/L,FCA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0%和3.0%,准确度为-1.7%~1.1%,IRA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值均小于7.0%,准确度为-8.9%~13.2%。方法学确证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血浆样品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是检测猕猴血浆中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浓度的理想方法。
- 董增祥王清清陈立慧侯盛董立厚王诗鸿欧伦刘秀文宋海峰
- 关键词:流式细胞法放射免疫法药物代谢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方法恒河猴单次静脉滴注rhTRAIL1,5和25mg.kg-1及iv5mg·kg-1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rhTRAIL在恒河猴体内的血药浓度,并采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结合三氯乙酸(TCA)沉淀和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5I]rhTRAIL在荷瘤裸鼠组织内的含量。结果恒河猴单次静脉滴注rhTRAIL1,5和25mg·kg-1后,各剂量组的药代参数除cmax和AUC以外,均无显著差异,表现出线性动力学性质。恒河猴每天给药1次,连续7d,药物在体内没有蓄积。恒河猴静脉滴注和iv给药对药物的体内清除过程无明显影响。[125I]标记rhTRAIL后的放化纯度大于98%。荷瘤裸鼠iv给予[125I]rhTRAIL后,在各组织广泛分布,总放射性在肿瘤组织中于给药后2h达到高峰,在其他大部分组织中于给药后10min达高峰。给药后10min及2,8和24h,肿瘤/血清的酸沉放射性比值分别为0.07±0.01,0.62±0.17,0.78±0.57和1.66±0.50;给药后24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和血清。结论在研究剂量范围内,rhTRAIL在恒河猴体内表现为线性动力学。[125I]rhTRAIL给药后在荷瘤裸鼠中广泛分布,在肿瘤组织中分布浓度较高,并主要经肾脏排泄。
- 王诗鸿董立厚王清清欧伦陈方雒蓬轶宋海峰刘秀文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 核酸杂交酶联桥接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寡核苷酸被引量:6
- 2012年
- 建立了基于核酸杂交及连接酶和核酸内切酶的酶联桥接分析(ELBA)系统,用于生物基质中反义寡核苷酸(ODN)药物的定量分析。对ELBA系统中的亲和素包被、俘获探针/检测探针浓度、T4DNA连接酶及S1核酸酶用量、碱性磷酸酶底物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使用中性亲和素包被的酶标板,俘获探针与检测探针浓度比为2∶3,S1酶为40U/孔,显色15min为最优条件,并考察了生物基质效应和稀释效应对方法的影响,建立了猕猴血浆中反义寡核苷酸的定量方法,并进行方法学确证,方法学定量范围为0.10~6.25nmol/L。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反义硫代寡核苷酸药物在低剂量(1mg/kg)静脉滴注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成为生物基质中寡核苷酸类药物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
- 孙云娟付洁王清清周磊董立厚欧伦高新宋海峰
- 关键词:寡核苷酸药代动力学核酸杂交
- 新型宫颈癌治疗性疫苗肿瘤杀伤作用
- 2012年
- 目的研究新型治疗性疫苗NTV的体内外宫颈癌杀伤作用。方法采用51Cr释放法研究脾淋巴细胞对宫颈癌细胞TC-1的体外杀伤活性,将正常小鼠体内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输给荷瘤小鼠,采用过继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转移实验研究CTL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CTL杀伤实验设置的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数量比分别为3:1、10:1及30:1,51Cr释放分析结果显示,疫苗NTV能够显著诱导脾淋巴细胞的肿瘤特异性杀伤作用,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变化,杀伤效率最高可达到53.5%;疫苗NTV在过继性CTL转移实验中的肿瘤抑制率为64.7%,上述结果均与阴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疫苗NTV在体内外对宫颈癌细胞均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
- 张卓梅宋海晶李娜邹佳季颖王清清陈方高新董立厚
- 关键词:治疗性疫苗融合蛋白
- 聚乙二醇修饰对艾塞纳肽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影响研究
-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PEG)修饰对艾塞纳肽(Exendin-4)在猕猴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影响,比较二者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酶免疫吸附分析(EIA)法测定猕猴血清样品内PEG和非PEG化Exendin...
- 邹佳陈方尚明美董立厚欧伦孙效李娜刘秀文宋海峰
- 关键词:聚乙二醇修饰EXENDIN-4药代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促红素在大鼠体内的PK/PD研究
-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促红素(PEG-EPO)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性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大鼠血浆样品内PEG-EPO浓度,同时测定大鼠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变化。结果...
- 董立厚王诗鸿刘秀文宋海峰
-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方法猕猴给予不同剂量(30、100和300μg/kg)的PEG-rhG-CS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猕猴血浆中PEG-rhG-CSF浓度;[125I]标记示踪法结合分子排阻色潽法观察PEG-rhG-CSF在Wistar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猕猴单次sc PEG-rhG-CSF后血药浓度及系统暴露随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增加。低、中、高剂量组达峰时间(Tmax)为6.67~12.00h,全身清除率(CL)顺序减小,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sc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7.5%。与临床使用剂量的rhG-CSF(10μg/kg)相比,猕猴sc中剂量PEG-rhG-CSF后Cmax、AUC分别为(1671±357)μg/L和(45 156±9407(μg.h)/L,均明显高于rhG-CSF组(P<0.05);PEG-rhG-CSF组的T1/2β为(13±3)h,较rhG-CSF组的T1/2β(1.52±0.08)h显著增加(P<0.05);而CL为(2.3±0.5)ml/(h.kg),较rhG-CSF组的CL(19.6±2.4)ml/(h.kg)显著降低(P<0.01)。大鼠sc[125I]PEG-rhG-CSF后血清、肾、肺等组织放射性较高,2 h血清原形药物浓度达峰,肺、肠道、膀胱等组织在给药后分布较慢,8 h放射性达峰值。尿液中主要为小分子[125I]降解代谢产物;未观察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结论将rhG-CSF进行PEG化修饰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清除率,延长体内半衰期,增加药物暴露,可达到长效目的。药物主要分布于血管床,并代谢为小分子从泌尿系统排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李娜欧伦陈方孙效邹佳董立厚王清清宋海峰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药代动力学酶联免疫吸附法
- 重组人尿激酶原临床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后的药代动力性质。方法:采用ELISA分析方法测定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以及联合免疫生色底物法测定纤溶活性变化。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20、40和60mg,血浆uPA、sc-uPA和纤溶活性的AUC和C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比为1∶2∶3,AUCuPA之比为1∶2.1∶3.3;AUCsc-uPA之比1∶1.9∶2.9;不同给药剂量组间的uPA、sc-uPA抗原浓度的CLS、VSS、MRT、末端t1/2和tmax等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血浆纤溶活性浓度时间曲线的AUC和Cmax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趋势,Cmax之比为1∶2.3∶3.9,AUC之比为1∶2.9∶4.7,CLS与Vd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健康受试者个体口服20~60mg剂量rhproUK后,血浆总u-PA、sc-uPA抗原浓度变化表现为线性药代动力学;而血浆纤溶活性浓度表现出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点。
- 宋海晶杨伟志张卓梅欧伦陈方王清清董立厚刘秀文
- 关键词:人尿激酶原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