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4篇植入
  • 3篇乳腺
  • 3篇粒子植入
  • 3篇放疗
  • 3篇CT引导
  • 2篇诊治
  • 2篇植入治疗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术后
  • 2篇通络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头颈部肿瘤
  • 2篇中药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机构

  • 12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苏晓华
  • 7篇王泽阳
  • 7篇赵静
  • 6篇张宏涛
  • 6篇隋爱霞
  • 6篇王娟
  • 5篇于慧敏
  • 4篇高贞
  • 4篇张晶晶
  • 3篇支政
  • 2篇李庆霞
  • 2篇吴娟
  • 2篇康林
  • 2篇邓新娜
  • 2篇马春玲
  • 2篇李娜
  • 1篇时高峰
  • 1篇李扬
  • 1篇王明博
  • 1篇岳萌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一例因直肠反应严重未能完成外放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应用3D打印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进行补量治疗。术前患者俯卧位真空垫固定,行盆腔CT强化扫描,术前计划满足剂量学要求后,将术前计划传入3D打印机打印模板。术中调整患者体位与术前定位一致,校正模板位置后臀部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在CT引导下按照术前计划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穿刺前列腺并植入125I粒子。结果:在3D打印模板引导下,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可精准穿刺至术前计划位置,粒子植入位置与术前计划一致,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术中未出现出血、直肠损伤、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由术前的10.16 ng/ml降至6.93 ng/ml。CT复查评价为肿瘤稳定。结论:局麻下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安全可行,简便省时。
张宏涛苏晓华梁岩松高贞于慧敏赵金鑫隋爱霞王娟
关键词:3D打印前列腺癌
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靶体积缩小对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术后不同时间的验证计划,观察靶体积缩小对周边剂量(D90)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吴娟王娟隋爱霞苏晓华高贞于慧敏张宏涛
关键词:体积缩小植入术后肿瘤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腰淋巴结转移瘤穿刺路径初探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腰淋巴结转移瘤的穿刺路径,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技术指导。方法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腰淋巴结转移瘤,据转移瘤的不同位置:左腰、右腰、中间腰淋巴结病变部位采用相应穿刺植入方法,同时考虑规避危及器官,设计不同的进针路径。结果左腰、右腰、中间腰淋巴结^(125)I粒子植入常用穿刺方法分别为后入路即经皮经胸腰髂肋肌法、侧入路即经肝经十二指肠法或者是后入路经皮经胸腰髂肋肌法、前入路即经肠系膜同时采用同轴针法。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腰淋巴结转移瘤采用不同穿刺路径是可行的,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底学敏王娟张宏涛王泽阳张晶晶苏晓华于慧敏隋爱霞
关键词:穿刺路径危及器官
补气化瘀通络利水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观察组25例给予患肢功能锻炼及按摩加服补气化淤通络利水方煎剂。结果患肢周径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肢周径均明显缩小(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肢周径缩小更明显(P=0.036);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比较: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乏力、麻木、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观察组改善率96%,对照组改善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或放疗后上肢水肿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静邓新娜王泽阳苏晓华张晶晶支政
关键词:上肢水肿放疗
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10例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腹膜后转移癌患者,经充分的肠道准备,在CT引导下经皮经胃入路,采用1~3支粒子植入针植入125I粒子,活度0.3~0.7m Ci,术后验证周边剂量(D90)为40~70 Gy,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9个月,CR 2例,PR 4例,SD 3例,PD 1例。7例术前腹部疼痛,术后不同程度缓解。2例术前不能进食,术后可进少量半流汁,1例肠梗阻术前无排便,术后排出成形粪便。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穿刺部位表皮轻微疼痛,无需特殊处理;1例术后1个月出现穿刺针道皮下转移;均未出现出血、腹膜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粒子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胃入路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癌安全可行。
王娟隋爱霞赵静高贞张宏涛苏晓华于慧敏吴娟
关键词:腹膜后转移癌近距离放疗
补益气阴通络生津法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补益气阴通络生津法防治头颈部肿瘤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组中药含服25例,对照组西药含漱25例。观察两组患者口咽粘膜反应程度、发生的时间、放射剂量、放疗后缓解情况、放疗疗程的完成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中药干预组较西药干预组口咽粘膜反应出现的时间晚,放射剂量高,反应程度轻,缓解快,疼痛症状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气阴通络生津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头颈部肿瘤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赵静马春玲支政邱刚王泽阳苏晓华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中药方剂
乳腺肿瘤诊治及治疗后并发症中医药干预效果研究
赵静邓新娜李庆霞康林李娜王泽阳苏晓华张晶晶
该项目围绕乳腺肿瘤诊治,以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为重点,探讨了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并且根据该院近8年收治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探讨,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课题组经过长...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肿瘤中药治疗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预防与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于放疗开始第1天常规使用预防性灌肠(加温至37℃~40℃的康复新液120ml,保留灌肠30min,2次/d),对照组暂不做特殊处理。依据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记录全组患者Ⅰ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出现时间、最重症状分级;当出现Ⅲ级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暂停放疗,给予治疗性灌肠(加温至37℃~40℃的康复新液120ml、云南白药1g、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20ml,保留灌肠30min,2次/d)并进行疗效评价,症状缓解后恢复放疗,观察组、试验组患者均同样方式灌肠至治疗结束,继续记录直肠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出现Ⅰ级直肠反应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晚(21.76d±3.50615.63d±3.966,t=7.250,P<0.01)。试验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程度较对照组轻(χ2=6.029,P<0.05)。试验组、对照组因放射性直肠炎需临时暂停放疗(3级放射性直肠炎)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9,χ2=3.744,P>0.05)。2组接受治疗性灌肠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盆腔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使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王泽阳任文君黄欣赵静苏晓华隋爱霞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盆腔恶性肿瘤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PTs 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术前确诊7例;误诊2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8例,乳腺癌7例;未能明确诊断6例。本组皆行手术治疗,采用肿块单纯切除术21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1例,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术后均送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良性乳腺PTs 26例,交界性乳腺PTs 7例,恶性乳腺PTs 5例。38例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6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0 d^4年;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PTs各2例。除1例恶性乳腺PTs伴骨肉瘤分化出现肺转移,放弃治疗1年后死亡;余28例随访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结论乳腺PTs发病率及术前确诊率较低。临床上遇及疑似乳腺PTs患者需综合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协助诊断,以避免误诊误治,但其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赵静高贞李庆霞康林王娟隋爱霞李娜张宏涛王泽阳苏晓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叶状瘤误诊纤维腺瘤
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的初步研究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动脉期增强CT检查。将所有入组的患者分为脉管瘤栓阳性组与脉管瘤栓阴性组,并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用薄层1.0 mm动脉期CT图像分析肿瘤特征,包括CT强化相关特征和CT形态相关特征分析。CT强化相关特征分析包括肿瘤CT值(CT值_(肿瘤))、正常食管CT值(CT值_(正常))、两者的差值(CT值_(差值))及比值(CT值_(比值))、肿瘤坏死、肿瘤内增粗小血管。CT形态相关特征分析包括肿瘤最大厚度(CT_(厚度))、肿瘤最大长度(CT_(长度))、肿瘤体积(CT_(体积))、肿瘤边缘形态。在训练集中,使用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脉管瘤栓状态相关的CT特征,并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脉管瘤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别对各独立预测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诊断效能分析。结果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T值_(肿瘤)、CT值_(差值)、CT值_(比值)、肿瘤坏死、肿瘤内增粗小血管、CT_(厚度)、CT_(长度)、CT_(体积)、肿瘤边缘形态与脉管瘤栓状态呈正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T值_(比值)、CT_(厚度)及肿瘤边缘形态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包含3个独立预测因素的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最高(训练组=0.832,95%CI:0.755~0.909;测试组=0.821,95%CI:0.705~0.937)。结论基于动脉期CT图像特征能够有效预测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状态,可以据此区分脉管瘤栓阳性高风险人群。
李扬苏海燕谷霄龙杨丽王向明岳萌王明博苏晓华任嘉良时高峰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脉管瘤栓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动脉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