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246 被引量:92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4篇植入
  • 85篇肿瘤
  • 70篇粒子植入
  • 57篇放射性
  • 49篇植入治疗
  • 39篇近距
  • 37篇粒子植入治疗
  • 28篇疗法
  • 26篇胃癌
  • 24篇细胞
  • 24篇疗效
  • 23篇恶性
  • 23篇125I粒子...
  • 21篇近距离放射治...
  • 20篇化疗
  • 18篇手术
  • 18篇恶性肿瘤
  • 18篇复发
  • 17篇放射疗法
  • 17篇放射性粒子

机构

  • 178篇河北省人民医...
  • 2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3篇承德医学院附...
  • 1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1篇郑州大学
  • 11篇郑州铁路职业...
  • 9篇涿鹿县医院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南职工医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市第四...
  • 3篇唐山市人民医...
  • 3篇华北油田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38篇王娟
  • 102篇张宏涛
  • 71篇隋爱霞
  • 49篇高贞
  • 39篇于慧敏
  • 26篇赵静
  • 22篇王泽阳
  • 21篇徐建彬
  • 21篇赵金鑫
  • 20篇李庆霞
  • 17篇刘泽洲
  • 16篇任菊娜
  • 16篇公维宏
  • 15篇陈峻青
  • 14篇姚有为
  • 14篇吴娟
  • 12篇唐富龙
  • 10篇胡智慧
  • 10篇阎晓路
  • 10篇贾漪涛

传媒

  • 26篇介入放射学杂...
  • 2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0篇中华放射医学...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承德医学院学...
  • 6篇中华核医学与...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河北医药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实用肿瘤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学
  • 3篇实用肿瘤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日本医学介绍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15篇2016
  • 22篇2015
  • 7篇2014
  • 25篇2013
  • 15篇2012
  • 2篇2011
  • 13篇2010
  • 5篇2009
  • 1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条件复制腺病毒Ad—MK联合丝裂霉素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条件复制腺病毒指在正常细胞内无复制或杀伤作用,而在同一机体内的肿瘤细胞中可选择性复制和溶解之,细胞裂解后释放的子代病毒颗粒又感染邻近的肿瘤细胞,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增殖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肿瘤特异性增殖型病毒。本实验旨在观察该病毒单独及联合化疗后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
张明吴凤鹏石金苓李庆霞高献书王娟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腺病毒丝裂霉素MKAD肿瘤特异性
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体积缩小对十二指肠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最早应用于前列腺癌,是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前列腺癌由于其组织结构的特点粒子植入术后肿瘤体积变化不大,
牛书雷底学敏杜随邵延祺张宏涛王娟
关键词:恶性肿瘤植入术后十二指肠体积缩小根治性治疗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一例因直肠反应严重未能完成外放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应用3D打印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进行补量治疗。术前患者俯卧位真空垫固定,行盆腔CT强化扫描,术前计划满足剂量学要求后,将术前计划传入3D打印机打印模板。术中调整患者体位与术前定位一致,校正模板位置后臀部皮肤局部浸润麻醉,在CT引导下按照术前计划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穿刺前列腺并植入125I粒子。结果:在3D打印模板引导下,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可精准穿刺至术前计划位置,粒子植入位置与术前计划一致,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术中未出现出血、直肠损伤、尿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由术前的10.16 ng/ml降至6.93 ng/ml。CT复查评价为肿瘤稳定。结论:局麻下3D打印模板引导经臀部皮肤直肠两侧后入路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安全可行,简便省时。
张宏涛苏晓华梁岩松高贞于慧敏赵金鑫隋爱霞王娟
关键词:3D打印前列腺癌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科学指导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方法术后24h内,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20例患者距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模拟密切接触者)的剂量率,根据公式计算相应人群在不同距离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结果术后患者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受照剂量率均随时间延长而衰减(30cm:t=6.236、6.236、6.235,P〈0.05;100cm:t=7.310、7.315、7.314,P〈0.05),且同一时间点30em处均大于100Cm处(t=5.962、5.961、5.961、5.962,P〈0.05),具有时间一距离效应;同一人群(用相同距离数据模拟),其有效剂量随时问而减少;与术后患者接触时,同住成年人、同住未成年人及孕妇、同事、同床成年人的警戒时间为:0、54、78和109d。结论在各自警戒时间之后,各人群与术后患者接触可以保证自身安全;警戒时间内,则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隋爱霞李健敏唐富龙张宏涛任菊娜庞林宾夏海水高贞吴立丽王娟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部分乳腺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存在过度表达,约10%的乳腺癌中FGFR1的过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但国内关于FGFR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GF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李庆霞张炎王娟张明潘海燕苗军程
关键词:乳腺癌FGFR1不良预后过表达
食管癌囊性膨胀性骨转移1例
2020年
骨转移瘤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是骨原发肿瘤的30多倍,其中囊状膨胀性改变的骨转移瘤相关文献甚少,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1]。随着恶性肿瘤疗效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治疗骨转移瘤、缓解癌性疼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迫切。本例患者系囊性膨胀性骨转移瘤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结合局部及全身药物治较为成功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胡琪璐隋爱霞李奕彤赵金鑫王娟
关键词:骨肿瘤囊性近距离放射疗法
妇科肿瘤放疗中放射性^(125)I粒子迁移至血管3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放射性^(125)I粒子迁移在肿瘤近距离放疗中较为常见,已经报道粒子迁移的各种位置,包括肺、心脏、肝脏、腹股沟管、膀胱、骨盆、椎静脉丛、骶骨、精囊和睾丸静脉等[1-7],但尚未有粒子迁移至股深动脉、髂内血管、臀上动脉的相关报道。本文报道妇科肿瘤放疗中放射性^(125)I粒子迁移至血管3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周洁周洁张宏涛于慧敏于慧敏赵金鑫王娟
关键词:迁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FGFR1和Survivin表达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乳腺IDC组织石蜡标本中FGFR1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FGFR1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63%(24/81)和77.78%(63/81)。它们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无关(χ2=0.919,P=0.338;χ2=1.442,P=0.233);但与细胞增殖指数(Ki-67)呈明显正相关(r=0.446,P<0.001;r=0.269,P=0.015);FGFR1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呈正相关性(r=0.285,P=0.010),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呈负相关性(r=-0.371,P=0.001;r=-0.372,P=0.001),而与肿瘤大小(χ2=2.222,P=0.329)、腋淋巴结转移(χ2=0.424,P=0.515)、TNM分期(χ2=0.608,P=0.738)和病理组织学分级(χ2=4.514,P=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urvivin表达与ER的表达(r=-0.145,P=0.195)和PR的表达(r=0.172,P=0.126)无关,与HER-2呈正相关性(r=0.275,P=0.013),并与肿瘤大小(χ2=21.500,P<0.001)、腋淋巴结转移(χ2=4.772,P=0.029)、TNM分期(χ2=10.792,P=0.005)及病理组织学分级(χ2=11.638,P=0.003)密切相关;FGFR1与Survivin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47,P=0.006。结论:FGFR1和Survivin可能是乳腺ID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FGFR1及Survivin可能共同促进乳腺癌的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乳腺IDC的预后。
李庆霞颜聪亚闫晓路邢雅军隋爱霞王娟
关键词:SURVIVIN
^(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及组织损伤。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不同剂量(100、120、140 Gy)^(125)I粒子植于实验组。30、60 d:比较移植瘤抑瘤率,病理组织学、局部皮肤反应、裸鼠体重及白细胞计数。结果30 d,100、120、140 Gy组抑瘤率分别为51.93%、79.18%、90.22%,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多为RCRG2(45.83%),各实验组组间除120 Gy与140 Gy(P>0.05)组外,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d,各组抑瘤率分别为97.97%、100%、96.69%,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以RCRG1居多(6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随剂量增高而加重,各实验组组间及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125)I粒子在不同时间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杀伤作用,但120Gy和140Gy组随剂量累积,损伤明显增加。提示100 Gy可能是治疗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有效剂量。
王娟沈永青贾漪涛徐建彬高莉申文江
关键词:胃癌裸鼠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应用粒子植入组织间照射治疗消化道肿瘤国内外已有报道。2003年至2006年间,我们对本院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术后观察随访,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王娟公维宏徐建彬隋爱霞赵娜阎晓路贾漪涛粱巍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并发症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