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尚国

作品数:148 被引量:1,751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4篇岩浆
  • 33篇成矿
  • 28篇岩石
  • 25篇矿床
  • 19篇岩体
  • 17篇硫化物
  • 15篇硫化物矿床
  • 15篇矿物
  • 15篇变质
  • 14篇地质
  • 14篇锆石
  • 12篇杂岩
  • 12篇铜镍
  • 11篇杂岩体
  • 10篇岩浆通道
  • 9篇造山带
  • 9篇流体
  • 9篇花岗岩
  • 8篇岩石学
  • 7篇地球化

机构

  • 12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中国地质科学...
  • 16篇中国地质调查...
  • 1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0篇长安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信...
  • 4篇天津地质矿产...
  • 4篇武警黄金第二...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临沂大学
  • 2篇国家地震局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8篇苏尚国
  • 44篇邓晋福
  • 34篇刘翠
  • 27篇罗照华
  • 22篇赵国春
  • 17篇肖庆辉
  • 12篇冯艳芳
  • 10篇莫宣学
  • 8篇宋晨
  • 8篇周肃
  • 8篇顾德林
  • 7篇汤中立
  • 7篇侯建光
  • 7篇张波
  • 7篇游振东
  • 7篇赵兴国
  • 7篇吴宗絮
  • 7篇梁凤华
  • 6篇喻学惠
  • 6篇刘璐璐

传媒

  • 28篇地学前缘
  • 20篇岩石学报
  • 10篇现代地质
  • 6篇地质论评
  • 5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矿床地质
  • 4篇中国地质
  • 4篇高校地质学报
  • 4篇地质通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中国区域地质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西北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地区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被引量:24
2016年
长期以来,对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和造山带性质,讨论很多,但分歧很大。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1∶250万)和研究这个侧面,参加讨论。1扬子东南缘与武夷—云开(即华夏)的构造性质;2钦杭oφ作为亚省级主洋盆的识别及其分段性;3关于弧—弧、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的识别;4燕山期洋—陆会聚的构造格局;5洋—陆分布格局的重组;6俯冲增生造山带与εNd(t);7陆缘洋与陆间洋等问题。
邓晋福冯艳芳狄永军刘翠肖庆辉苏尚国赵国春孟斐熊龙
内蒙古固阳县文圪乞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中铂族金属矿物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
2010年
在内蒙古固阳县文圪乞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中发现了砷铂矿、砷锑钯矿和黄碲钯矿等铂族金属矿物。野外观察和室内电子探针分析发现,砷铂矿与磁铁矿、绿泥石共生,砷锑钯矿和黄碲钯矿与黄铁矿共生。铂族金属主要赋存在二辉石岩中,且在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中呈脉状产出。文圪乞铂族金属的分布、产状及特征显示岩浆作用对铂族金属的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岩浆期后的热液作用对铂族金属迁移、富集也起着关键作用。
赵兴国苏尚国王水炯杨帅师侯建光池涵
从31届地质大会看火成岩石学的研究动向被引量:18
2001年
主要根据第 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关于花岗质岩浆作用与成矿 ,花岗岩系统及元古宙岩石圈过程 ,玄武岩 ,碱性侵入体的成因与侵位 ,碳酸岩、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及相关岩石 ,造山带酸性与中性火山岩 ,火山作用等方面的发言、论文及摘要 ,结合其它资料 ,对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火成岩石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动向进行讨论。认为从 2 0世纪末到 2 1世纪初 ,在地球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的总框架下 ,在人类对资源、环境、减灾重大需求的推动下 ,火成岩石学在地球物质科学、岩石探针、大火成岩省事件与超级地幔柱、地幔动力学。
廖忠礼莫宣学喻学惠赵志丹苏尚国董国臣
关键词:火成岩石学花岗质岩浆作用玄武岩碱性岩地幔动力学
河北武安地区斑状角闪二长岩中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矽卡岩铁矿成因的指示被引量:5
2020年
成矿作用需要巨量含矿流体,而矽卡岩铁矿的含矿流体到底是从致矿侵入体中析出还是来自于深部岩浆仍有很大争议。为了研究邯邢地区矽卡岩矿床中成矿岩体演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性质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原位分析,对河北武安地区斑状角闪二长岩中角闪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岩相学特征显示角闪石可以根据颜色分为两类:褐色角闪石和绿色角闪石。斑晶主要为褐色角闪石并具有反应边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黑云母带、透辉石和斜长石带、绿色角闪石和磁铁矿带;基质主要为绿色角闪石,少数核部为褐色角闪石。褐色角闪石的成分主要为镁绿钙闪石和韭闪石,绿色角闪石主要成分是镁角闪石、浅闪石和阳起石。化学成分上褐色角闪石低Si,高Ti、Al;绿色角闪石高Si,低Al、Ti。利用角闪石温压计计算褐色斑晶角闪石形成于相对高压(400~560MPa)和高温(950~980℃)的深部岩浆房条件;褐色基质角闪石形成压力比斑晶角闪石降低(200~300MPa)而温度变化不大(870~940℃)的浅部岩浆房;绿色角闪石都形成于相对低压(<100MPa)、低温(700~880℃)的岩浆定位深度条件下。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并且从褐色角闪石到绿色角闪石,岩浆的氧逸度升高,高氧逸度条件有利于金属元素进入流体相,阻止其以硫化物的形式在早期沉淀。同时岩浆高含水量促使在低压条件下出溶成矿流体和挥发分,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和迁移。相对于褐色角闪石,绿色角闪石具有更强的Nb、Sr、Pb、Ti的负异常和极高Nb/Ta值,这代表绿色角闪石是在流体的交代作用下形成的;结合斑晶角闪石反应边产物及其含铁量分析计算,我们得出外来富铁碱性流体的加入是必须的。"邯邢式"铁矿的成因模式不是传统的接触热液交代成因模型,矽卡岩铁矿的铁质来源�
崔晓亮苏尚国孟维一刘璐璐陈晨
关键词:角闪石矿物温压计含矿流体
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特征、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5
1999年
通过对山东沂水地区紫苏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的研究,认为山东沂水地区紫苏花岗岩为变质表壳岩经深熔作用形成.其主要证据为:(1)紫苏花岗岩与变质表壳岩在空间上密切伴生,二者多为渐变过渡接触关系,且他们的片麻理协调一致;(2)在变质表壳岩中发育大量长英质或花岗质脉体,这些脉体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与紫苏花岗岩一致;(3)紫苏花岗岩与变质表壳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型式;(4)紫苏花岗岩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及生热元素,其原岩应为经历了深变质作用的岩石;(5)紫苏花岗岩中锆石多为圆粒状和椭球状,并发育磨蚀坑,说明其原岩主要为变沉积岩;(6)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间与紫苏花岗岩形成时间基本一致.
苏尚国顾德林朱更新
关键词:紫苏花岗岩深熔作用花岗岩
华北克拉通减薄过程中岩浆深部过程及浅部响应:以河北武安坦岭杂岩体为例被引量:5
2019年
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发生了强烈的减薄作用,其减薄过程中岩石圈、岩浆的深部过程及浅部响应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中部的河北武安坦岭杂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以及锆石年代学研究。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显示,细粒二长岩的年龄为134Ma,具似斑状及斑状结构的岩石的平均年龄为127Ma。岩相学观察及BSE图像显示,坦岭各岩体的斜长石均具有复杂的结构。文中对杂岩体各侵入岩中的斜长石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其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通过对坦岭杂岩中各侵入岩中角闪石的温度、压力计算,获得的计算结果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温度为927~940℃、819~852℃、696℃,压力为347~390MPa、179~223MPa和30MPa,对应的形成深度为13~15km、7~8km和1km。根据斜长石晶体群成分剖面的分析及角闪石温压计的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个多重岩浆房模型:来自深部幔源的流体形成流体超压将至少二个岩浆房进行活化,并夹带不同岩浆房中的晶体和残余岩浆进行混合形成熔体-流体流迅速上侵冷却就位于地表,伴随着多次脉动及地壳快速抬升完成了坦岭杂岩体的组装过程。在此过程中,研究区地壳在7Myr内抬升了约5km,表明了拆沉作用的发生,是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浅部响应。
刘璐璐苏尚国王娜王文博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蛇绿岩岩石单元地质特征、就位机制及时限被引量:8
2017年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出露蛇绿岩,其研究对探讨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内蒙古索伦山地区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其就位机制与时限。结合索伦山蛇绿岩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蛇绿岩组合包括地幔与洋壳组分。索伦山地区蛇绿岩存在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模式,出露地幔岩石组合为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蛇纹石化二辉-方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和硅化碳酸盐化蚀变超基性岩(风化壳)等。蛇绿岩组合中洋壳组分为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和硅质岩。蛇绿岩就位机制划分为4种,即碰撞仰冲型、增生底垫型、俯冲剥离型和角流型。其中,俯冲剥离型就位机制表现为岩石组合齐全完整的特征,产出形态为岩块、岩片,其中岩块、岩片与基质为构造断层接触;在俯冲带近大陆一侧常形成岛弧岩浆岩等特征。索伦山蛇绿岩地质特征与俯冲剥离型就位机制特征完全相符,故索伦山蛇绿岩就位机制大致为洋中脊俯冲剥离型。根据大洋岩石圈形成之后在10 Ma之内就位这一原则,结合索伦山地区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80.7±5.3)Ma,认为索伦山蛇绿岩就位时限在270 Ma左右。
薛建平苏尚国李成元侯万荣董明明刘永新梁月升
关键词:蛇绿岩就位机制
内蒙古文圪气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中环带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5
2013年
内蒙古文圪气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主要由辉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普遍发育角闪石环带的角闪石岩位于岩体南部,呈伟晶结构,主要由角闪石(>95%)和磷灰石(3%~5%)组成。选取环带较明显的两个角闪石样品,采用EMPA和LA-ICPMS分别做主量和微量成分剖面,环带角闪石边部为铁韭闪石,核部为韭闪石。从核部到边部,SiO2、MgO、Na2O含量逐渐降低,Al2O3、TiO2、FeOT、K2O和碱金属(Na2O+K2O)逐渐升高。中稀土、重稀土元素和Sc最大值位于核部,最小值位于边部;轻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过渡金属元素最大值位于幔边部,最小值位于核部,反映了核部氧逸度较高、温度和压力较低,边部氧逸度较低、温度和压力较高,是两期不同成分、温度、压力和氧逸度岩浆结晶的表现,并且角闪石岩受到后期高氧逸度低温热液的改造。环带角闪石的形成机理与文圪气岩体中铂族元素矿化过程相吻合。文圪气岩体与华北地台北缘中泥盆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具有相同的岩石组成、成因和构造背景,环带角闪石具有幔源角闪石特点,核部平均温度大于732℃,边部大于770℃,核、边部温度均小于950℃,结晶压力≤272 MPa,结晶深度≤12.4km。环带角闪石的结晶过程可能与文圪气岩体中铂族元素的成矿过程类似。
刘飞苏尚国余晓艳梁凤华梁凤华胡妍
关键词:镁铁-超镁铁质岩
华北地台北缘狼山造山带喷溢沉积层控成矿模式及预测
王思源杨海明苏尚国池三川黄华盛
该成果从宏观到微观对狼山地区,特别是霍各乞矿田的地层、构造演化、岩浆活动素、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诸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新发现及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应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首次确定狼山主龄为27.35Ma...
关键词:
关键词:多金属矿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控制成矿控制
中国大陆科学钻100-2000米岩心榴辉岩类岩石退变质过程:对超高压变质地体隆升的启示
<正> 引言中国大陆科学钻100—400米岩心,按自然岩性组合可分为5个岩性段:(1)金红石榴辉岩夹少量榴辉岩质片麻岩(100—608米);(2)石榴橄榄岩,石榴单斜辉石岩夹数层多硅白云母榴辉岩(608—704米);(3...
游振东苏尚国梁凤华张泽明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