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晋福

作品数:232 被引量:5,768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9篇岩石
  • 36篇岩浆
  • 36篇花岗岩
  • 36篇成矿
  • 33篇岩石圈
  • 23篇造山带
  • 22篇地质
  • 22篇火山
  • 20篇燕山期
  • 17篇新生代
  • 17篇岩石学
  • 17篇山岩
  • 17篇锆石
  • 17篇火成岩
  • 17篇成矿作用
  • 15篇地幔
  • 15篇火山岩
  • 14篇同位素
  • 12篇青藏高原
  • 11篇地质意义

机构

  • 19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6篇中国地质科学...
  • 3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国土资源部信...
  • 14篇天津地质矿产...
  • 10篇中国地震局
  • 9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南京地质矿产...
  • 6篇宜昌地质矿产...
  • 6篇国家地震局
  • 5篇安徽省地质调...
  • 5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北京市地质研...
  • 5篇内蒙古自治区...
  • 4篇教育部

作者

  • 232篇邓晋福
  • 54篇刘翠
  • 49篇赵国春
  • 46篇肖庆辉
  • 45篇罗照华
  • 45篇赵海玲
  • 44篇苏尚国
  • 32篇莫宣学
  • 26篇周肃
  • 26篇吴宗絮
  • 25篇邱瑞照
  • 24篇汪洋
  • 19篇冯艳芳
  • 16篇狄永军
  • 12篇赖绍聪
  • 12篇李廷栋
  • 10篇段培新
  • 10篇李凯明
  • 9篇戴圣潜
  • 8篇熊亮萍

传媒

  • 31篇地学前缘
  • 16篇现代地质
  • 16篇中国地质
  • 16篇岩石学报
  • 11篇矿床地质
  • 10篇地质论评
  • 9篇岩石矿物学杂...
  • 9篇地质通报
  • 6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地质科技情报
  • 5篇大地构造与成...
  • 5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地球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西北地质
  • 3篇北京地质
  • 3篇地球科学
  • 3篇1994年中...
  • 2篇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18篇2004
  • 17篇2003
  • 9篇2002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幔—岩浆—C-H-O系统——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1989年
本侧重介绍高压—超高压实验对地球层圈结构的约束以及与地幔C—H—O系统密切相关的一些稀少的火成岩岩浆起源的实验成果.
邓晋福
关键词: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霞石岩
岩基后成矿作用:来自小兴安岭鹿鸣超大型钼矿的证据
小兴安岭鹿鸣钼矿是新近发现的斑岩型超大型钼矿.尽管近两年有一些新年龄和新资料发表,但是关于矿区的成岩、成矿事件的时代和成因仍有很大争议.本文采用LA ICP-MS 锆石U-Pb、辉钼矿Re-Os 以及黑云母40Ar-39...
刘翠邓晋福罗照华田世攀张昱钟长汀孔维琼段培新
关键词:年代学
太行-五台山区不同时代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对比及陆壳演化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对太行-五台山区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并将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同国内外同时期花岗岩类进行对比,确定了本区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并以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为主,叠加了部分钙碱性演化;而元古宙、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则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花岗岩,以钙碱性演化趋势为特征。可以认为晚太古时期的太行-五台山区正处于陆壳演化的初始阶段和成熟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
罗淑兰吴宗絮邓晋福杨瑞瑛
关键词: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陆壳演化
岩浆活动性质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约束
2006年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来岩浆活动的空间展布形式包括三种:与雅鲁藏布缝合带、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岩浆带和藏北离散性岩浆分布区.这三种分布形式分别受控于大陆碰撞、大规模走滑和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印度-亚洲深部软流圈的汇聚过程不仅控制了青藏高原的块体相对运动,软流圈的挤出效应也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伸展有重要影响.
罗照华邓晋福莫宣学侯增谦邓万明王江海赵志丹喻学惠李建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岩浆活动
燕山地区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热供给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3年
燕山地区燕山期发育大量的岩浆岩,如此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热)的来源一直是一个谜。本文利用有限元的热传导模拟反演可能的热供给。模型假设温度1 250℃、面积905.86km2半圆面形玄武岩浆底侵到36.6~50km深的陆壳底部,陆壳的地温梯度随着克拉通的破坏而逐渐升高。数值模拟的主要结论:①早侏罗世时期的地温曲线表明,要使围岩发生熔融,所需要的底侵玄武岩岩浆量是非常大的,基于燕山地区实际产出的早侏罗世时期的酸性岩,反演产生81km2的花岗岩需要的最少底侵玄武岩岩浆量为1 053km2;②早侏罗世(J1)的模型温度场表明,随着时间的演化,在40~50km处水平方向的围岩温度升高明显,形成很明显的一条高温带或熔融带,该高温带或者熔融带可能成为后期的构造薄弱面,加上榴辉岩相变造成的密度增加引起下坠,达到临界值时,就会出现垮落,因此本文从数值模拟的角度,支持拆沉作用的发生。
刘翠石耀霖乔彦超邓晋福李宁段培新
关键词:岩浆活动早侏罗世拆沉数值模拟
东昆仑--柴达木北缘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与构造演化
析整个特提斯构造域的基础上,从火山岩的角度对东昆仑--柴达木北缘地区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东昆仑--柴达木北缘地区早古生代火山活动反映了柴达木微板块从华北板块上裂解下业以后经历的大范围的拉伸作用,在昆中、祁漫塔格和...
曹永清罗照华邓晋福赵国春荆旭华
关键词:矿床成因论铜矿床早古生代火山岩
中国东部上地幔热结构——由岩石学模型推导被引量:16
1990年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是玄武岩浆喷出地表时取出的上地幔岩石标本。本文汇集了405个超镁铁岩中辉石的温压数据,提出了更为情确的新的辉石地温。它所代表的上地幔平均地温梯度为3.3℃/km,远小于由传导热模型推导的地温梯度(约14℃/km),暗示了对流热传输占有重要位置。粗略估算表明,对流热传输与传导热传输的贡献分别为79%与21%。上地幔热结构的扰乱是新生代中国东部发育大陆裂谷构造与强烈玄武岩火山活动这一构造热事件的重要表现。基于辉石地温与地表热流值推导的现代地温场的对比,提出了Moho可能是一个次级的热边界层,中国东部现代地温场与岩石圈热结构,可能仍主要反映了晚第三纪—第四纪构造热扰乱事件的结果,或者说岩石圈的冷却才刚刚开始。
邓晋福赵海玲
关键词:上地幔地温场构造热事件晚第三纪热边界层大陆裂谷
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北缘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被引量:11
2000年
曹永清邓晋福
关键词:岩浆活动深部过程盆地矿床成矿
加拿大Voisey's Bay Ni-Cu-Co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成矿系统——小岩体成矿典型实例被引量:3
2012年
Voisey′s Bay岩体(VBI)位于加拿大拉布拉多岛北部中元古代Nain深层岩套(NPS)中,Voisey′s Bay Ni-Cu-Co硫化物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1.34Ga。岩体主要由Western Deeps岩体和Eastern Deeps岩体组成,它们由1条隐伏的岩浆通道所连接,矿体就位于岩浆通道中,形成典型岩浆通道成矿系统。在Voisey′sBay地区同时代岩体有很多,相对于相邻的其他岩体来说,Voisey′s Bay岩体体积最小,到目前为止,只有Voisey′s Bay岩体形成了大型Ni-Cu-Co硫化物矿床,是小岩体成大矿的典型实例。
张波苏尚国汤中立邓晋福肖庆辉闫海卿焦建刚宋晨蒋校陈永健
关键词:铜镍硫化物矿床
东南沿海及南海新生代火山作用与南海的形成演化
东南沿海地区和南海海域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类型和Sr-Nd同位素特征十分相似,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根据南海扩张时代,将新生代的火山岩划分为扩张期前、扩张期和扩张期后3大阶段,并利用原生岩浆推导了软流圈岩石圈的一些深部作用...
赵海玲邓晋福李凯明李永华
关键词:大地构造学新生代火山作用岩石圈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