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喜文

作品数:1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化疗
  • 4篇疗效
  • 4篇肠癌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三阴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肿瘤
  • 3篇胃肠
  • 3篇胃肠道
  • 3篇腺癌
  • 3篇肠道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术后
  • 2篇呕吐
  • 2篇中重度癌痛
  • 2篇肿瘤化疗

机构

  • 10篇广东省梅州市...
  • 7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黄喜文
  • 8篇吴国武
  • 6篇曾娟紫
  • 6篇黎佳全
  • 3篇杨志君
  • 2篇叶敏
  • 2篇郭维新
  • 2篇林呼
  • 2篇吴静娜
  • 2篇杨志君
  • 2篇曾志威
  • 1篇黄清苑
  • 1篇李亮
  • 1篇李恩
  • 1篇邓伟胜
  • 1篇陈刚
  • 1篇王秋明
  • 1篇邹小芳
  • 1篇余新莲
  • 1篇王秋明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和胃方对缓解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症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方对缓解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肠癌化疗4个疗程的5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化疗,观察组采取健脾和胃方+扶正升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扶正升血汤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癌化疗患者应用健脾和胃方+扶正升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症状。
林呼黄喜文黄清苑余德惠张志澜
关键词:化疗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A-24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癌胚抗原)与CA-242(糖类抗原242)水平变化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当中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接收80例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组,晚期结直肠癌组患者给予化疗,化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两组人员的血清CEA、CA-242水平进行检测,结合随访复查的影像检查结果,客观评价上述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晚期结直肠癌组的化疗效果的关联。结果晚期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24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80例患者中,CR 2例,PR 40例,SD 20例,PD 18例,总有效率为52.5%,疾病控制率为77.5%,治疗有效的患者化疗后的血清CEA、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CR、PR、SD患者血清CEA、CA-242水平均显著低于PD患者(P<0.05);而化疗后CR、PR患者的血清CEA、CA-242水平又均显著低于SD患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CEA水平和CA-242水平对于判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喜文郭维丘惠珍李恩黎佳全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在中重度癌痛滴定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比较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方案和常规吗啡片方案在中重度癌痛滴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进行滴定治疗的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口服吗啡即释片的方式完成滴定治疗)和观察组(100例,采用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方案完成滴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滴定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滴定剂量(镇痛维持剂量)、滴定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NRS评分从(7.8±2.4)分降至(1.8±1.3)分,观察组患者从(7.6±2.7)分降至(1.9±1.1)分,两组患者滴定前后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滴定剂量为(60.6±29.7)mg/24h,观察组患者为(65.4±32.5)mg/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4,P>0.05)。对照组患者滴定周期为(4.1±2.7)个,观察组患者为(3.2±1.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滴定方案具有时效优势。
吴国武曾娟紫黄喜文丘丽君张英燕
关键词:癌痛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困扰程度及严重程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困扰程度及严重程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分别在患者化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填制患者症状评估量表与生命质量评估表,并对相关症状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1化疗过程中患者记忆症状评估总分与困扰程度总分明显上升;2治疗期间患者存在恶心、手脚麻木、刺痛、皮肤改变等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症状日趋严重。3治疗期间,患者声明治疗未见明显变化,但是患者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与共性症状、副作用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得分明显降低。结论化疗周期中,患者症状总分与生命质量评分呈负相关,表明患者症状得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低,因此早期干预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所在。
杨志君吴国武黄喜文曾娟紫
关键词:胃癌术后化疗相关症状生命质量
DPYD和GSTP基因多态性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相关毒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研究二氢嘧啶脱氧酶(DPY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GSTP)基因多态性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相关毒性的影响。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138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XELOX方案实施化疗。采集每例受试者的静脉血5 mL,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采用生物系统获得的Taq Man-SNP基因分型试验,经由实时PCR对DPYD*2A基因、DPYD*5A基因、DPYD*9A基因以及GSTP1-105基因多态性实施基因分型。分析上述基因多态性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相关毒性的关系。DPYD*2A基因分型结果均为野生型GG,并无多态性;DPYD*5A基因分型结果为野生型AA共90例,杂合突变型AG为43例,DPYD*5A基因纯合突变GG型5例;DPYD*9A基因分型结果野生型TT为112例,杂合突变型TC为26例;GSTP1-105基因分型结果为野生型AA共110例,杂合突变型AG共23例,纯合突变GG共5例。138例结直肠癌患者XELOX方案相关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发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腹泻、皮疹,发生率分别为44.93%、40.58%、28.99%、24.64%、23.91%、19.57%、15.94%、12.32%。血小板减少、腹泻与DPYD*9A基因多态性有关(均P<0.05),而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手足综合征、呕吐、神经毒性、皮疹与DPYD*9A基因多态性无关(均P>0.05)。亦未见GSTP1-105基因与以上毒副反应相关(P>0.05)。DPYD*9A基因多态性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毒性密切相关,具有作为其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黄喜文蓝永权杨志君
关键词: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
尿毒症性脑病41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起病的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结果尿毒症性脑病依起病方式分型有意识障碍型,精神障碍型,癫痫发作型,不自主运动型,视力骤降型等;影像学表现有脑萎缩,亦可有局部病灶。结论急性起病的尿毒症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延误诊治,影像学检查也为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提供了客观依据,亦可作为尿毒症性脑病的辅助检查常规手段。
邓伟胜黄喜文
关键词:尿毒症性脑病影像学检查
客家地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客家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 258例客家籍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部位和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差异。结果 2 25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5岁(14~96岁),男女发病比例为1.73:1;左、右半结肠癌分别占29.4%和21.6%,直肠癌占49.0%;TNM分期中晚期比例大(Ⅲ/Ⅳ期占50.9%),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为主。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大于女性(Z=-2.633,P=0.008);男性患者直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占比高于女性,女性患者右半结肠癌占比高于男性(χ^2=33.959,P<0.001)。右半结肠癌早期诊断率最低,中老年男性结肠癌患者更易合并肠息肉,老年结肠癌患者更易合并肠梗阻。结论客家地区结直肠癌患者发病趋于老龄化,就诊时分期偏晚,结肠癌占比高于直肠癌,不同性别、不同发病部位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点上中存在差异。
王秋明郭维新杨志君曾娟紫黄喜文黎佳全陈刚
关键词: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种群特征
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卡培他滨对一线化疗后未进展的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进行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93例接受一线化疗有效的复发转移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全阴性的乳腺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培他滨维持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口服卡培他滨,疾病进展或者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则停止治疗;对照组46例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个月(3~18月),高于对照组的4.5个月(2.5~12个月),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P <0.01)。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和肿瘤控制率(DCR)分别为55.32%和87.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手足综合征,均可耐受。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一线化疗有效的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好,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轻且可耐受。
吴静娜李亮黄喜文王秋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维持化疗卡培他滨
大肠癌营养与辅助化疗耐受及预后的相关性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大肠癌营养状态与治疗耐受性及辅助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100例大肠癌患者,以NRS 2002量表作为患者营养状态评价方法,以患者化疗及辅助化疗过程中的随访资料为评价患者治疗耐受程度的依据,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5年生存率为评价辅助化疗预后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 10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计划,65例(65.0%)完成同步化疗,35例(35.0%)患者未完成同步化疗;肠癌患者体重下降>7%、术前营养不良、术中需营养支持及出现食欲减退情况下,其耐受性不及体重下降≤7%、术前营养良好、术中无需营养支持及未出现食欲减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大肠癌术前营养状态评分而言,分为A、B、C 3组,比较B、C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癌营养状态影响患者治疗耐受性,大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好,耐受性较高。
杨志君吴国武黄喜文曾娟紫
关键词:肠癌营养状态耐受性预后化疗
自拟扶正生血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生血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初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生血汤辅助治疗,14d为1个周期,观察4周期化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扶正生血汤用于化疗后患者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外周血象,并有助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林呼黄喜文余新莲叶敏曾志威
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